王美娟
學講計劃在整個徐州地區得到了廣泛推廣,高年級語文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深入研究學講計劃的內涵,以此為抓手推動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發展。
1. 鼓勵學生在“自主先學”環節提高思考能力
自主先學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課前的自主先學,要讓學生能夠在課前對照預習方向、預習目標、預習內容獨立進行思考;另一部分是在課堂上進行的自主先學,對照教師提出的思考題,運用多種方式尋找問題的答案。無論是課前的自主先學,還是課堂的自主先學,都體現了“自主”二字,如何提高學習效果,應當在學生思維能力訓練上下功夫。筆者堅持對學生進行思維方法技巧的指導,除了解決一些基礎性知識和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學會分析、學會思考。筆者指導學生要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通過快速瀏覽和朗讀對文章有初步的理解,接下來選準切入點進一步深入分析。如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貫穿各個部分的寫作線索是什么,這一篇文章中運用了哪些較為恰當的修辭手法等。這種學生自主先學和教師技巧點撥相結合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的思考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有效提高。
2. 鼓勵學生在“討論交流”環節提高探究能力
小學高年級學生相對于其他年級段而言,學習習慣、學習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學講計劃專門設置了討論交流環節,讓學生在扁平化的學習載體中相互討論和交流學習成果、學習技巧。在討論交流環節,筆者側重于要求學生大膽地講、大膽地議,將自己學習的成果講出來,無論是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概括,還是對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一些重點詞句的理解,都要踴躍講出自己的觀點。只有大家都積極發言,講出學習收獲,才能夠在班級營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民主學習氛圍。在小組范圍內進行交流過程中,筆者還要求學生大膽地議,對別人的學習成果進行評議,對于和自己觀點不同的地方可以指出來,要形成大家民主交流發言的氛圍。只有達到了這樣的目標,學生才能夠在小組討論交流過程中揚長避短,彌補短板和不足,從而更大程度地完善學習成果。
3. 鼓勵學生在“質疑拓展”環節提高辨析能力
學講計劃既要求學生扎實地學進去,又要求他們認真地講出來,和其他同學一起完善學習的目標任務。在學講計劃落實過程中,質疑拓展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質疑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惑,可以提出來讓大家一起討論。針對一個學生遇到的難點,全班學生進行討論交流,集聚大家的智慧解難解惑,可以有效提高學生思維辨析能力。另一方面是針對小組或學生個人回答問題中的部分內容質疑,可以保持不同的觀點。對于這一方面,教師不能直接做裁判員,而要做引導員,引導學生針對他們存在的不同觀點進行討論交流。筆者在質疑拓展環節放手讓學生進行質疑,無論是自己遇到的難點,還是和其他同學交流中持有的不同觀點,只要加以恰當的引導,都可以轉化為實現教學重難點突破的有利契機。
4. 鼓勵學生在“檢測反饋”環節提高回顧能力
為了及時搜集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的信息,筆者在每一節課上都安排了當堂檢測環節。當堂檢測時間不一定很長,檢測的內容也不一定很多,但始終圍繞一節課的教學目標、任務和重難點進行。通過簡要的測試了解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收獲,還有哪些方面的問題。檢測反饋既可以為教師提供評判教學成效的直接依據,同時對學生而言也是反饋學習成效的具體流程。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檢測的內容進行認真回顧,對檢測的成效進行全面反思,重點從檢測中發掘出自己還有哪些地方存在不足,哪些方面需要彌補等。這樣的檢測反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學習的回顧反思能力,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夠認真對照反饋情況,查找自身語文學習活動中的不足,從而實現學習反思能力的提高。這一環節的作用不可忽視,廣大教師要在恰當的時機加以積極的引導,讓學生既要形成習慣,又要提高能力。
5. 鼓勵學生在“總結反思”環節提高提煉能力
總結反思對于教師而言要總結這一節課的效果,反思存在什么問題,下一步如何解決。教師和學生一項共同的任務是一起總結學習技巧,在課文分析、學習重難點突破、思維方法引導中,將一些好的方法技巧提煉出來,從而形成語文學習方面的經驗積累。除了向學生介紹先進的學習經驗之外,師生還可共同努力總結一些本土化的學習方法。筆者和學生在總結反思環節,提煉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例如,課文背誦中的框架背誦法,將文章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框架,分為幾個部分,每一個部分又分為幾個層次,學生在背誦時思維不容易卡殼,一旦臨時忘記了,只要回憶一下課文的框架,就能夠很快地銜接思維。再比如,課文背誦中的重點詞提醒法,記住每一部分或是每一段的開頭一句話或開頭一個詞,這樣學生背誦記憶的難度就會明顯降低。
由此可見,在學講計劃執行過程中,針對高年級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和特點更好地提高教學成效,需要廣大教師結合學講計劃的指導流程,發掘每一個教學環節中的重點和要點,實現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豐縣王溝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