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衛萍
摘 要:本文從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入手,簡要闡述了教師評價的含義,并初步分析了幼兒園教師評價的現狀,提出了建立評價制度的策略,以期與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交流探討。
關鍵詞: 幼兒園教師;評價;策略;建議
幼兒園教師評價是幼兒園教育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教育工作評價實行以教師自評為主,園長以及有關管理人員、其他教師和家長等參與評價的制度”。幼兒園教師評價的現狀如何,評價是否符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能否有效支持和幫助幼兒園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都需要我們一一探討。
一、教師評價的含義
教師評價不同的定位就會有不同的含義,但總體來說,就是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來評價教師教案編寫的質量、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教學活動設計的能力的評價制度,并作出相應的價值判斷。幼兒園教師不僅僅擔當著教育者的角色,同時還充當著保育員的角色,他(她)們的工作方式和特點決定了他(她)們組織開展的活動能否使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能否對所設計的活動有極高的熱情,從而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因此,幼兒園教師的評價要從教師的職責準則、鑒別社會的需要、確定目標與行動方案、實施行動方案、評價結果以及討論結果六個方面來考慮的。
二、幼兒園教師評價的現狀
目前,幼兒園對教師的評價大多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是一種單向性、行政性、管理性、他律性、獎懲性的評價制度,它忽視教師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帶有極強的“管理主義傾向”和功利性特點,因此不能讓教師最大限度地接受評價結果,從而影響評價的最大效益。
1. 教師對評價的目的認識不清
首先,幼兒園為教師確定了評價的總體目標和標準,但它們往往是籠統的,缺少具體操作標準,只能是模糊的、帶有很大主觀印象的評價,難以真實準確地反映教學優劣。在評價分數及權重的設定上,重顯形事件,輕隱性事件;重結果,輕過程,難以全面地斷定教學優劣。擔心評價者沒有具備應有的評價者的素質,難以真實地斷定教育工作優劣。
其次,多數教師對教師評價制度存在不服氣心理。他們認為單一的評價信息,加上人為因素的影響,造成的印象分、模糊分、人情分、誤解分、運氣分太多,使評價結果與自己的實際工作表現偏差較大,不能公正地評價自己的工作。
第三,多數教師對教師評價制度存在厭煩心理。認為現行教師評價制度、評價工作方法簡單粗糙,難以指導、引導教師的發展。教師只知道評價結果是什么,而很少知道為什么,更不知道以后怎么辦。教師們認為這樣的評價缺乏指導意義,讓人感到的只有壓力,沒有幫助與支持。
第四,多數教師對教師評價制度存在漠然應付心理。現行的教師評價制度,作為一種行政管理手段和制度,雖有上述弊病,但對絕大多數教師而言也只能無奈地、例行公事地予以接受,久而久之形成漠然應付的心理。
2. 教師評價的結構不合理
現行的幼兒園教師評價制度主要采用的是行政(獎懲)性管理評價制度。即由行政管理組織(幼兒園)對評價對象(幼兒園教師)的現實表現做出評價,劃定等級,根據評價等級作出獎勵或懲罰決定的評價制度。其基本操作程序是:幼兒園根據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對幼兒園考核評價的基本要求,結合園所實際,制定各類工作人員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由教師展示足以反映自己在工作中德、能、勤、績情況的資料,幼兒園考核人員對照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和教師個人提供的資料進行檢查考核;采用幼兒園教師自評、組評、園評相結合的方式,對每個教師一學期(或一學年)的現實表現予以評價,并劃定等級;最后,由考核領導小組根據每個教師所獲得的評價等級,作出相應的獎勵或懲罰決定,其基本功能是對在園工作人員實施管理。
3. 評價制度的功能發揮不到位
評價的客體沒有把評價制度當作是一種工作標準,一種工作要求的導向。有些教師對于自己平時的工作任務和工作標準不是太清楚,對于怎樣的教師是一個好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應該做好哪些工作,每項工作到底應達到什么要求,做的工作的結果是否符合要求,比較模糊。對于評價的主體來說,沒有充分發揮教師評價制度在平時工作中的激勵作用、導向作用和調控作用,沒有把評價制度當作是自己所抓工作的重點,沒有意識到評價制度也是對管理者自己的一種評價,有些項目內容的評價只是簡單的數據統計,缺乏必要的示范性和指導性,缺乏充分的信息和數據,帶有較大的隨意性,評價主體的分工不明確,有時相互扯皮,有時平均給分,有時全不給分,公平公正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
三、評價制度策略和建議
1. 明確評價目的
2012年教育部下發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就已經明確提出:完善教師考核評價制度,嚴禁簡單用升學率和考試成績評價中小學教師;要把教師品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認證和注冊、評優評先、績效獎勵的重要依據,并且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雖然這些規定并沒有提到幼兒園教師的評價制度,但這體現了國家對教師評價制度的一種引導。幼兒園需要在國家政策的引領下,積極轉變教師評價制度,在自己的探索中形成獨特的評價制度。
幼兒園教師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師工作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幼兒園教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必要手段。教師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支持和促進教師和兒童發展,而絕不是簡單地甑別教師水平的優劣高下。完善教師評價制度,做好對教師的評價工作,小而言之是對教師的一種關心和培養,大而言之是對幼兒園發展、對教育事業發展的一種責任。因此,確立衡量一個幼兒園教師的標準,充分發揮教師評價的反饋調節功能、教師評價的展示激勵功能、教師評價的反思總結功能、教師評價記錄成長的功能,通過評價過程的反饋、調控,力求達到相互間的溝通和理解,促使每個教師不斷總結、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產生更新的思想以及進一步改進的思路。同時,也促進管理者不斷加強教師隊伍管理和建設,最終達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2. 確立評價標準
教師評價的依據應是: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學校的教育目標、教師的根本任務及國家頒布的有關教師職業道德的規范要求。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將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三方面作為幼兒園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與條件,尤其注重專業理念與師德,強調合格的幼兒園教師必須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必須關愛幼兒,尊重幼兒,做幼兒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引路人。因此,幼兒園在制定、執行考評體系時,要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不能“照搬照抄”他人,要考慮到教師的能力水平。在考評過程中必須注意制定科學合理的考評標準,在考評機制的執行上要做到公正、公平、公開。只有做到實事求是、公平合理的獎勤罰懶、獎功罰過、獎優罰劣,才能夠真正起到激勵作用。反之,領導暗示、暗箱操作,都會使教師憤然,積極性受到挫傷,不利于智慧和才能的發揮,從而造成人力資源的損耗和浪費。
3. 幼兒園教師評價的方法
評價是動態的學習過程和發展過程。教師評價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不僅要關注結果,更應注重教師成長發展的過程。在教師評價中要有機地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將評價貫穿于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使評價實施日常化、通俗化,給予教師多次評價機會,以促進教師行為的轉變與專業的發展。
首先,教師評價要關注教師個體的處境和需要,尊重和體現教師個體的需要與差異,給予個體更多的認可機會。管理者極力促進教職工參與幼兒園管理,使每個教師產生“我就是園長,我應該有相應的責任”這樣一種心理氣氛,進而認識到自己在幼兒園中的作用。從心理學角度看,參與滿足教師較高級的需要,即尊重需要,將會激發教師內在的工作動機和工作效率。
其次,教師評價要建立管理者、教師、家長等參評者之間民主平等、合作和諧的多向互動關系,強調評價過程中評價主體間的多向選擇、相互理解、積極溝通和民主協商,改變管理者作為單一評價主體的現狀,加強教師的自評和互評。要真正使幼兒園教師評價成為管理人員、教師、幼兒及其家長“各方共同參與、相互支持與合作的過程”。
第三,建構發展性評價制度。發展性教師評價主張教師評價制度應與獎懲制度分離。它不僅幫助教師指明方向,促進教師的發展,還有助于幼兒身心發展和幼兒園長遠發展。管理者應根據幼兒園實際情況推動發展性教師評價的順利開展,并為發展性教師評價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制度保障。幼兒園必須遵循《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幼兒園教育評價提出新要求: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園長以及有關管理人員、其他教師和家長等參與評價的制度”。依據幼兒園教育發展目標和教師專業發展價值觀,制定幼兒園管理者和教師雙方都能認可的發展目標,并由幼兒園管理者與教師共同承擔實現發展目標的職責,運用發展性評價技術和方法,對教師的素質發展、工作過程和績效進行價值判斷,使教師在發展性教育評價活動中,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逐步實現不同層次的發展目標,優化自我素質結構,自覺地改進缺點,發揚優點,不斷實現發展目標,從而使教師評價制度成為一種安全的評價機制,減少評價的行政管理和獎懲甑別含量。
4. 重視評價結果的應用
對教師評價結果的合理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比評價過程更為重要,如果在平時的工作中,有制度不考核或只考核不見分數或見分數不見任何應用,教師就會對考核逐漸淡化,使考核工作形同虛設。對教師評價結果的應用,我們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每月公示考核結果,體現公平、公開;二是及時表揚先進,樹立學習榜樣;三是指出問題,明確整改措施;四是與工資掛鉤、與評先評優掛鉤。
5. 合理反饋評價結果
我們要充分注意教師的心理反應和承受能力,做到能根據不同的評價內容、評價結論和評價對象的不同個性,選擇合適的方式反饋,積極主動妥善地做好教師的心理調控工作,使評價對象在最大范圍內接受或認同幼兒園對其所作出的評價結果。如在過程評價中的結果反饋,我們就通過以表揚為主、樹立典型的方式及時在全體教師會議上作通報。對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以會上不點名、會后個別談心商討的方式進行處理,提出整改的原則性或建議性意見。
有效評價機制的建立不僅能提高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更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保證,也是提高幼兒園領導素質和管理水平,提高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幼兒園發展的保證。隨著幼兒園管理改革的不斷深化,幼兒園教師管理工作也面臨著嚴重的挑戰。幼兒園管理者應深入研究幼兒園教師評價激勵機制,挖掘更多的激勵因素,使幼兒園成為一個既充滿和諧氣氛,又有良性競爭的樂園。
(作者單位:湖南省雙峰縣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