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開增
[摘 要]長期以來,如何教好小學語文作文一直是令語文老師頭疼不已的難題,學生一旦碰到作文,積極性瞬間全無,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缺少寫作素材,換言之就是閱讀量少了些。面對這種情況,作為老師,應該從閱讀訓練著手,帶領學生廣泛的閱讀,讓他們通過閱讀凝練自己的語言,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為學生寫作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從而學會在寫作中進行語言表達,實現快樂閱讀快樂習作的目標。在文中,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論述如何通過快樂閱讀來讓學生快樂的習作,促進小學生語文寫作水平提升。
[關鍵詞]快樂閱讀;快樂習作
一、課堂閱讀有利于學生感悟文字,學會習作
在小學語文教材里,精選的都是文質兼美的文章,因此,老師們要把這些文章好好利用起來,帶領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讓學生積累一定的語言知識。同時,通過課文中語言文字的分析,可以讓學生展開無盡的想象,老師們還要幫助學生對課文中有用素材進行充分挖掘,這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是極為有利的。
我們都知道,小學語文教材里出了優美的文章,還有很多美麗直觀的插圖,插圖最大的好處就是使抽象的字詞變得形象化。插圖有助于增強人的感性認識,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情育趣,同時思維也變得更加活躍起來,這樣寫作素材就得到了極大豐富,在寫作時才能做到有感而發。特別是小學生,通過插圖能讓他們在說話寫話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想象,學生在想象作文過程中,想象力與思維力就得到了有機結合,更能在文章中展現出自我。
其次,由于長期從事小學一線教學,筆者深知小語教材里所體現出來的語言意境往往和學生現實生活聯系密切,這樣有助于指導學生在聯系實際生活的過程中展開豐富的想象,這樣學生寫作起來就不會顯得太拘束。比如說,在學習完《荷花》一文后,就可以讓學生對《紫藤花》進行寫作訓練,前面已經學習了課文,因而就有了一定依托,寫作起來也就不會覺得很難。
最后,老師們應特別關注那些學生特別感興趣的文章,同樣也有利于學生寫作。一旦學生對課文感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產生很多共鳴,這樣學生在進行相關內容寫作時,情緒會更加高昂,在寫作中也更能凸顯個性。比如說在學習完《長江之歌》一文后,就可以讓學生寫一寫對長江的所思所想;再比如說學習完《盧溝橋事變》一文后,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對七七事變的看法,學生在學習這些文章時興致就比較高,因此在寫作時,表達往往會更加大膽,同樣內容也會更加豐富。
二、課外閱讀有利于豐富學生語言,渴望習作
考慮到教材上閱讀內容實在有限,根本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因此老師還應該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這樣除了可以讓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寬,還能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素材,同時還能提高他們的文字表達能力。所以老師推薦的書應該盡量接近學生生活,學生也同樣愛讀,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外書籍的篩選上下功夫,盡可能讓學生愛上讀書。鑒于此,筆者選取了曹文軒的《草房子》一文,利用早讀時間帶領學生對文章中好詞好句進行賞讀,文章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優美的語言表達,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們的心。同時,筆者還帶領孩子們閱讀了其他課外作品。
興趣是學習的老師,作為學生,只有在學習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時,才會表現出極強的求知欲,不用他人指導,很自覺的就會進行觀察研究,甚至是親自實踐。換句話說如果學生對寫作興趣不高,想寫出好文章是決不可能的。如果硬逼著學生去寫,學生往往也只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草草了事。實際上,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就是對實際生活進行觀察和感悟的過程,在將文章內容與自己生活實際的對比中,學生就會形成自己特有的看法,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就會讓學生急于進行語言表達,寫作就變得主動起來。就算不會主動進行創造,看到老師布置的作文題后,他們就會把積聚于胸的想法通過文章吐露出來,寫出的文章才更加突出真情實感。不僅如此,在大量的課外閱讀中,學生很可能會對作者寫作技巧、寫作手法以及作家作品風格進行總結歸納,一旦形成自己的想法后,就會激起學生嘗試寫作的欲望,正是在這種欲望的促使下,學生寫作起來表現的才會更加主動,這種寫作興趣的激發正是課外閱讀所導致的。
著名作家肖復興曾提到過,對于孩子而言,熱愛讀書并懂得如何更好地讀書,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通過快樂的課外閱讀能夠讓學生更加快樂地進行習作,在習作過程中,學生才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三、閱讀生活有利于激發學生靈感,樂于習作
老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教育時,一定要注意現實生活的影響。在上世紀40年代初,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就指出了兒童寫作根源在于生活本身,脫離生活的寫作時毫無意義的。同時《語文課程標準》中也說明了,只有在寫作教學中注重與學生實際聯系起來,學生不會難以下筆,表達起來才會更加順暢,還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多多關注生活現實,注意在寫作時表達出真情實感。
通常,只有那些對生活充滿熱愛之情,在平時善于觀察生活的人,才會在現實生活發現個中豐富多彩的作文素材,才會讓學生產生寫作的欲望,從這個角度看,習作材料來源于現實生活。因此老師要做好相關工作,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現實生活中去,注意觀察生活、理解生活以及感悟生活,并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這樣進行文章寫作時,才會做到有感而發,才會使文章內容更加打動人。正如賴配根編輯提到的那樣,進行文章寫作,既要有溫度還要有濕度,在他看來,只有來自心靈深處的精神愉悅,寫作來的東西才能更加讓人怦然心動。這就要求老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能夠注意到這一點,注重將生活實際與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從此快樂的習作,并通過不斷創新引領方式,促進學生發展個性化。
參考文獻:
[1]陳楓.快樂閱讀讓學生的作文流光溢彩[J].語數外學習,2012,(05):104-104.
[2]李志偉.快樂閱讀快樂習作[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3(10):67-68.
[3]馮振華.快樂閱讀輕松習作——挖掘課外閱讀中的習作資源[J].新作文:小學作文創新教學,2014(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