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建波
寫作無疑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而寫作教學則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寫作一直都是是令人頭疼的課題,低年級的小學生剛開始接觸寫作,觀察力、語言組織能力、語言應用的能力都尚未熟練,在寫作時常常出現(xiàn)類似不知道該說什么、不知道該怎么說的問題,寫出來的作文大多數(shù)則東一句西一句,且內(nèi)容空洞,沒什么條理,甚至還有的有語句不通的毛病。
葉圣陶先生就有關于作文教學的精辟論述,那是他長期進行教育、教學實踐的結果,具有鮮明的教學特色。他說 “作文即做人,作文即生活,作文即說話”。也就是說,只有從生活中汲取養(yǎng)分,將寫作的過程和做人的過程巧妙結合,才能改進現(xiàn)下小學作文教學盲目追求“言之有‘物”、而且作文主體缺失等現(xiàn)狀,對提高教學質(zhì)量、提高寫作教學的教育能力、促進學生心理和人格健康發(fā)展等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xiàn)實指導意義。那么,該怎樣進行寫作教學才能真實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
一、培養(yǎng)興趣,樂于寫作
大部分學生對寫作都是一種怠慢、消極的心理,這樣的現(xiàn)狀就代表著他們對寫作并不感興趣,而是把寫作當成是任務即作業(yè)來完成,這樣寫作就變成了一種負擔,無疑會加重學生心里的抵觸情緒,削弱其主體性,被動的完全作業(yè)。有句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樣,興趣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學實踐證明只有學生真正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才可以從心里接受寫作,甚至熱愛寫作,樂于寫作。從而使寫出的文字都洋溢著快樂的情緒,這樣才會事半功倍,否則只會事倍功半。
因此,在進行教學中我們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真正做到樂于寫作。而教師也要改變以往嚴肅的形象,用微笑面對學生,用關愛感染學生,讓學生們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愛意與關心。這樣就會大大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以便教師順利走進學生們的心里。如果師生關系親近了,學生就會把這種良好的感受與心理的熱愛轉移到寫作上來。很多人認為寫作便是出口成章、下筆成文,但其實寫作并不是大家口中的那樣,在小學階段,寫作只要做到有感而發(fā),反映生活就可以了。在反映生活的基礎上圍繞一定的中心,條理清楚地寫出一篇文章來。學生的寫作水平就得到了提升。
二、積累素材
(一)大量閱讀
閱讀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形式之一,同時也是學生進行語文實踐的重要途徑之一。課外閱讀以學生作為主體,有效地發(fā)揮其學習的自主性;能夠讓學生在充滿個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中進行更深層次的精神體驗。開展課外閱讀,對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領域、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實踐、全面實現(xiàn)語文課程目標有著重要意義。
在對照、分析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合大量問卷調(diào)查,再針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思考,將課外閱讀納入到新語文課程的視野進行考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吸取現(xiàn)代寫作教學的新理念,從課外閱讀在語文教育中所占有的優(yōu)勢著手,在語文課程結構構建中的意義及小學生自身的需要著手。在實證上,結合問卷調(diào)查,教學實例分析對目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進行評述,在此基礎上提出實施建議。
葉圣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lián)系”。大量閱讀無疑是一條通往作文成功路上的捷徑,杜甫也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通過大量閱讀,真實接觸,才能夠開拓學生們的視野,提高學生在語言各個方面的能力,擁有著豐富的語言素材以及更大的詞匯量,可以使學生自覺地將自己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中去。
(二)觀察生活
寫作不應該也不可能是隨機臆想甚至捏造生活,更不能是閉門造車。背范本這種方法雖然能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并不能真正促使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通過背范文也沒辦法讓學生寫出有個性、有真實情感的文章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嘗試大膽地帶領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世界,讓學生用心體會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在生活中汲取更多的養(yǎng)分,積累更豐富的素材,在寫作時才不會萬馬齊喑,才能寫出個性,寫出特色。
三、加強練筆
中國有句老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文章并不是由詞匯的簡單聯(lián)合組成,而是需要寫作者懂得如何讓匠心獨運進行巧妙構思,妙筆生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在積累大量素材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更多的實戰(zhàn)練習。讓學生在實際寫作中感受寫作的魅力,提高文字運用的綜合能力,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
(一)寫日記
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用筆隨時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觀所感,記錄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讓學生更多且更為真實的寫出自己的喜怒哀樂,寫出自己的真性情。對日記的內(nèi)容以及格式,教師不應該有過多限制,只要讓學生寫出自己的感受即可。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摘抄,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名詞佳句、好詞好段等等都可以記錄在日記本上,方便以后進行翻閱。
(二)課堂練筆
教師應該抓住每一個讓學生鍛煉的機會,讓學生進行仿寫、續(xù)寫等一系類的寫作活動。這樣的訓練方式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nèi)完成對應的寫作任務,更能激起學生的寫作激情,激發(fā)寫作靈感。
(三)口頭作文
在教學的間隙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就一個詞語、一句話等等,進行即興創(chuàng)作。即興創(chuàng)作的方式限制少、且方式靈活,更能使學生的思維活躍,使學生大腦中涌現(xiàn)更多的靈感,發(fā)揮想象,自由的發(fā)揮個人的見解。
四、自我修改
修改不單單是教師的責任,更是學生自己的責任。修改同樣是提高寫作水平與寫作鑒賞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教師應該教會學生修改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自我修改,在修改中得到提升,在修改中完善自身,修改出一篇篇優(yōu)秀作品。
當學生完成對作品的修改以后,教師應該讓學生通讀全文,在閱讀中尋找剩下的漏洞,無論是標點符號或者是字詞句的運用,再有就是從構思到立意等方面進行修改。此外,學生還可以交換作文進行互評互改,這樣一來學生便可以從讀者的角度評改作文,更容易發(fā)現(xiàn)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與作文的優(yōu)勢。
總之,現(xiàn)下的小學寫作教學情況仍不能盡如人意,在教師寫作教學中存在著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的束縛與局限以及寫作教學理念的限制和落后的寫作教學指導,在小學生寫作過程中仍然存在寫作興趣不足、寫作內(nèi)容“假大空”、寫作語言平淡無趣等現(xiàn)狀。
在分析產(chǎn)生這些問題原因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了與之相對應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教師方面應該重新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寫作教學模式、教師應當轉變寫作教學理念、應用行之有效的寫作教學指導方法。在小學生方面,激發(fā)其寫作興趣和熱情、以走進生活為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作,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和積累量,由量變到質(zhì)變。然而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要有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清楚學生的心理特點等,從而使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