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林
摘 要: 數學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應當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盡可能地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生活實踐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作者結合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經驗,分析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關鍵詞: 小學數學 生活化教學 教學策略
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提高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能力和生活實踐能力。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之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培養。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而生活化教學的實施,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立足于學生的現有生活經驗,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滲透一些生活化的教學,促進學生生活能力的提高。當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存在很多問題。下面筆者結合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現狀
中國的教育體制,從傳統的科舉考試制度開始,就已經是應試教育體制。從根本上講,傳統的科舉考試制度,是應試教育體制的前身。近年來,我國不斷倡導素質教育模式,但是,由于傳統應試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直接導致素質教育的實施收效甚微。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如下。
1.教學內容與生活脫節
當前,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是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放在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解題能力上,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成為教師教學的核心。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卻忽視了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使得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之后,在日常生活中不懂得如何運用,導致大量“高分低能”的學生出現。這是一種不合理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不符合當前國家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希望。
2.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這個道理想必絕大部分教師都是明白的。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卻難以實現學生主體地位培養的教學模式。絕大部分教師的教學,都是以自身的經驗為核心,實施自己覺得不錯的教學模式。對于不同的學生,往往都是采取同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這樣的教學模式,直接導致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主體地位缺失,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嚴重影響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和熱情,也影響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
3.教師的教學手段比較落后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對于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有一定的認識,但是由于受到自身綜合素質的影響,這些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難以運用創新的教學手段,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從而使得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不足,教學內容嚴重滯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受到極大的制約,不利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又好又快發展,也不利于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發展。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要求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立足于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立足于教學內容,通過將生活化的問題和課堂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從根本上講,生活化教學是對眾多典型的案例分析總結的基礎之上形成的,可以促進學生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理論聯系生活,提高綜合素質。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怎樣形成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呢?
1.創造生活化的學習環境
俗話說:環境造就人。環境對于人的性格、道德及行為的影響是極大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實現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可以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環境。所謂生活化的教學環境,是指學生和教師生活于其中,并受到其影響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整合,可以是物質環境,也可以是精神環境。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上,教師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化的東西帶入課堂教學中,通過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和教學氣息,達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目的。
2.明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立足于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明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有利于提高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探索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對于促進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具有很多積極意義。例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會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懂的問題,教師通過解答,讓學生明白很多生活中的道理和原理,從某種層面上提高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實現生活化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應當不斷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懂得觀察,善于觀察,通過觀察,發現很多與數學知識聯系的生活現象;通過觀察,發現很多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久而久之,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強了,總結能力增強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增強了。
4.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教師應當借助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實現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營造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情境,將生活化的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出來,不斷提高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
總而言之,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當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不斷改革和創新,達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目的,促進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提升,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美國數學科學資金來源特別委員會.美國數學的現在和未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