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金花
學校是主要的育人園地,肩負著培養德才兼備的合格接班人的重任,開展小學德育工作對加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時期。由于年齡小、知識少、閱歷淺和缺乏社會生活經驗,是非觀念模糊,對人對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很強的模仿性,同時又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種影響。因此必須從小學生抓起,加強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質教育,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健康的消極思想對學生的侵蝕,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學校不能簡單地以學生學習成績的優或差來界定學生的好與壞,在評價學生方面仍然要用辯證的方法來綜合地衡定。把學習成績作為一個參考,把智力、情感、態度以及目前提倡的自信、樂觀、向上等諸方面因素考慮進其中,形成一個綜合界定的標準。素質教育提倡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對待學生,學校要用賞識的態度來對待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并且及時地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多方面、多渠道、多視角地獲取信息,且不失時機地予以表揚或獎勵。我想就如何有效落實小學德育教育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德育組織層級化——優化組織管理,提升德育實效
1.實施層級管理,提升服務水平
進一步明晰“校長室——教導處——德育中心組——德育年級組——班級共同體”的德育網絡,使德育工作層層負責,落實到位。在學校加強年級組建設的基礎上,推行年級組長負責制。明確年級組長的職責,德育管理將作為年級組長對本年段負責的重要內容之一,負責本年級段的班級活動和日常的管理,協調和落實教導處及其他科室的相關任務,反饋一線教師的意見建議,提升各項活動的有效性。逐漸突出年級德育特點,打造班級特色文化。
2.發揮骨干作用,引領全員參與
重視德育體系中心環節建設,組建“骨干”團隊,打造“領軍”人才,發揮先進的引領示范作用。借助學校年級組管理模式,為每個年級配備一位“德育骨干”,提高他們德育的責任意識與自主策劃、落實本年級成員工作的能力,發揮每一位年級組長的主觀能動性。把德育工作作為本年級組各項工作的基礎,進行思考與策劃,全面推進全員德育和全程德育。
3.關注對青年班主任的培養,提高班級管理能力
充分利用優秀班主任、特色班主任、先進德育工作者等平臺,關注對青年班主任的培養,推行班主任師徒結對活動,讓青年班主任有樣可循,在工作中少走彎路。舉行青年班主任沙龍活動,通過學習夕會設計、開展“德育無小事”的德育故事研討等活動,提升青年班主任對德育課堂的把握能力和對養成教育的認識,激勵青年班主任在業務上精益求精,促使他們迅速成長。
二、德育活動課程化——堅持活動育人,豐富德育活動
1.學校系列活動——以主題教育促校園文化建設
學校可以結合生命成長、傳統節日、儀式活動、校本課程和校園文化節設計學校系列主題教育活動,以月為周期,形成主題教育月:常規教育月、生命教育月、紅色教育月、情感教育月、公民教育月。讓德育教育有章可循,力爭活動德育化,以德育活動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同時組織大型校級活動,如,校園吉尼斯、科技節、藝術節,為學生展示“生命成長”風采提供機會,搭建舞臺。
2.年級自主活動——以自主活動增荷韻文化亮點
根據學校德育課程制定活動方案,結合紅領巾電視、道德講堂、班隊課多種形式落實德育教育。要突出班隊課的作用,將生命成長系列、節日系列、崗位系列、生活系列作為班隊專題設計依據。年級組根據年段學生特點進行班隊教學設計,班主任根據班級自主安排,保證每個班級的班隊課既有內容,又有實效,并能初步建立學校班隊課的基本模式,讓學校的各項德育課程的實施在班隊課中得到保證。
3.班級特色活動——以特色活動揚生命個性精彩
在落實年級組自主活動的基礎上,以“特色班級”建設為契機,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需求和興趣愛好,根據班主任性格特點和能力特點,結合班級實際情況,開展班級特色活動,開辟個性化的班級展示墻,展示班級成長的足跡。在豐富的活動形式中特別關注各類動的規范性,發揮活動育人功能。以特色活動揚生命個性精彩。
三、德育陣地立體化——拓展德育教育陣地,追求德育生活化
1.把德育教育滲入課堂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途徑,但課堂不能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貫徹德育,不要忘記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育人。課堂德育的主渠道,是育人的核心和關鍵環節。課堂中德育的目的是育人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養成教育、培養健全人格是課堂德育滲透的關鍵內容。養成教育主要是培養、訓練,以至于成為學生的習慣;健全人格主要靠培養和熏陶,以至于成為學生的道德和品質、健全人格。它是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進行的,它要貫徹于每一學科,貫徹在每一節課堂中,貫徹在每一個課堂的始終。
2.把德育教育遷入班隊
班隊活動課是班主任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徑,是師生之間進行情感溝通、心靈對話的紐帶,也是德育教育的主陣地。一次精心設計的班隊活動所起的作用遠勝于一百次空洞的說教。為促使班主任教師精心設計好每一次班隊活動課,就要一如既往地將班隊活動課的研究與討論作為德育工作的一個重點。
3.把德育教育納入夕會
通過組織培訓學習,讓班主任認識到“夕會課”重要性,了解“夕會課”基本內容和基本教授形式,提高教師利用“夕會課”的教育能力。少先隊大隊部成員帶領紅領巾值崗人員對學生一日常規養成進行檢查,夕會課利用紅領巾廣播向全校公開播報,班主任要結合廣播內容對班級問題進行處理,并進行總結教育。
4.把德育教育引向校外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和探究性等特點,為我們展示的社會背景是廣闊的,為我們提供的德育資源是豐富的,綜合實踐活動的開放性為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提供了一個更為寬松、開放的學習環境。在這樣寬松、開放的學習環境中,學生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充分展示,學生不僅學得主動,學得積極,而且真正提高了自我教育的能力。所以,在學校組織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如,清明祭掃、敬老行動、春游等,教師要有德育教育敏感性,認識到它的德育教育功能。
四、德育評價多元化——完善德育評價機制,以評促改促建
1.文明班級評選
根據第一學期細化出臺的“文明班級評比細則”,進一步深化學生常規教育和班級文化建設,每月一評,提升班級文化建設的質量,促進學生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的養成。學期末根據月評選考評出年度“年度文明中隊”,逐步引領班級從外在習慣養成到內在文化塑造的發展。
2.特色班級評選
特色班級的建設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在活動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特色班級的打造上,要打破常規思維,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如,環保特色班級,利用班隊課欣賞一些用廢物做成的物品,引導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很多東西可以變廢為寶,既環保又省錢還鍛煉了創新思維能力,你們想不想親自來變廢為寶?討論家里有哪些廢物?哪些是可利用的廢物?他們分別可以變成什么寶貝呢?瓶瓶罐罐變成花瓶、筆筒、盆栽盒等,舊衣服可以做抱枕、包包、筆袋,舊衣服上的紐扣可以做裝飾畫,鞋盒可以做收納盒、首飾盒。具體的制作過程可以在家里完成,完成后到學校里來分類交流討論,討論怎么想到的點子。怎么完成的。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怎么克服的。最后評出最佳創意獎,最有使用價值獎……接下來,可以討論如何處理我們的作品?用我們的作品來美化我們的教室,也可以作為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的禮物,更可以義賣,賣得錢捐給有需要的學生,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制作一些適合老年人的物品,送去敬老院。
3.特色評價體系
可針對學校實際推出特色評價措施。通過特色評價體系引導學生逐步樹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識,能從學習、紀律、勞動、文明等方面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學生個性得以充分地發展。
五、德育方陣結合化——凝聚家校合力,統一培養目標
1.重視家校的密切聯系
充分利用好校信通平臺,做好家校聯系工作,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活動、交流等各方面的情況,也可以給家長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導。深入開展好“愛生1+1”結對活動,針對單親家庭、離異家庭、貧困家庭等,要特別注意經常與家長進行溝通,做好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導和該類家庭學生的教育。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主題家長會,通過家長會、告家長書、家校互訪等形式對家庭教育的內容、方式、方法進行指導,切實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和家教質量。鼓勵教師上門家訪,并將家訪情況認真填寫在《班隊工作手冊》。
2.發揮家長委員會的監督管理作用
通過發放民意測試卷、座談會、邀請家長到校參與學校事務管理等途徑,認真聽取家長委員會成員的意見建議,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成員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監督、評價作用,推進學校民主管理的進程。
3.推進德育基地活動,嘗試開發社區德育資源
充分發掘教師、家長、社會的教育資源和力量,通過豐富多彩的假日小隊活動,讓學生了解更多書本外的世界,拓寬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
(作者單位:江蘇常州市新北區小河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