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軍 韋其泰 何海玲
摘要:文章通過調查了解橫縣甜玉米生產基本概況、甜玉米發展的歷史、發展現狀,根據其發展規劃及思路,提出了發揮優勢,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強良種良法的推廣;培育扶持農業龍頭企業,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加強基地建設,示范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組織,密切農民與市場的聯系;大力發展循環農業,促進甜玉米產業可持續發展;大力抓好流通工作,解決甜玉米長途運輸銷售問題,提高市場占有率;抓好品牌建設等做法和建議,為橫縣甜玉米生產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甜玉米;可持續發展;做法;建議
中圖分類號:G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374(2016)01—0043—03
橫縣位于廣西東南部,地處北緯22°08-23°30′,東經108°48′-109°37′,屬南寧市轄區,總面積3464km2,耕地面積6.33萬hm2,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暖,年平均日照時數1778.1h,年平均氣溫21.4℃,年平均日照時數1778h,無霜期338d,年平均降雨量1400.53mm。優越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十分適宜發展甜玉米的生產。
1甜玉米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為貫徹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五位一體”總布局,我國農業發展以此為標志全面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作了部署,農業發展需要從思想觀念上突破創新加強頂層設計的規劃研究。長久以來農業只重視其經濟生產功能而忽視其環境、資源等服務價值,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導致了農業生態資源環境的惡化并最終反過來影響了農業和經濟生產的持續進行與發展。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農業生態文明也必然會引發一系列涉及自然和社會方面的改革和創新,需要我們重新認識現代農業的發展理念及其發展的新特點,需要我們用新的思路深化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和理解。通過開展甜玉米可持續發展調查研究發現,實施甜玉米秸稈綜合利用對于農民增產增收意義重大。一方面是可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橫縣每年種植甜玉米產生大量的甜玉米秸稈,2015年全縣種植甜玉米1.62萬hm2,產生甜玉米秸稈及鮮苞苞殼30萬t,如果丟棄在田間地頭,造成極大的浪費,給環境帶來不小的難題。二方面是推動“甜玉米秸稈養牛(養羊)—牛糞種菇—菇料堆制成有機肥一種植有機作物”等一系列綜合利用,可有效解決秸稈對環境的污染問題,為實現“農業生態文明”提供有效保障。橫縣甜玉米生產涉及農民2萬多戶8萬多人,推廣甜玉米秸稈綜合利用技術,通過養牛種菇、秸稈過腹還田技術,可進一步拉長產業鏈,增加農民就業,提高農民收入。達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等綜合效益多贏的顯著效果。
2甜玉米發展的歷史和發展現狀
2.1甜玉米發展的歷史
橫縣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就開始種植甜玉米,當時廣西農學院教授在橫縣校椅鎮蕾橋村委開展甜玉米雜交制種,生產出了廣西第一個甜玉米品種——超甜20號,超甜20號的育種成功,使甜玉米在橫縣得到逐漸推廣,并獲得了成功。到2000年甜玉米種植面積發展到600多hm2。特別是2003年以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橫縣甜玉米產業得到迅速發展,短短幾年時間,就從2000年的600多hm2發展到2004年的4667hm2,產量5.7萬t,產值7500多萬元;2005年的8060hm2,產量10.3萬t,種植收入1.16億元;2010年超過了1.49萬hm2,產量20.72萬t,種植收入達4億多元,使橫縣成為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甜玉米生產加工基地,形成以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鏈,并帶動其它產業如水奶牛養植業的興旺發展。
2.2甜玉米產業化經營現狀及成效
2.2.1基地規模迅速擴大 2010年,橫縣甜玉米播種面積1.49萬hm2,比上年增667hm2;鮮苞總產量20.72萬t,比上年增0.4萬多t;鮮苞產值4億多元,同比增0.8億元。除此之外,農民銷售甜玉米秸稈收入1500萬元,銷售甜玉米筍(即甜玉米種植過程中剝除的未發育的第二苞)收入2500萬元。橫縣共有2.13萬戶農戶9.26萬人種植甜玉米,僅甜玉米種植一項,甜玉米種植戶農民年人均純收入近2400元。播種面積最大的有校椅鎮、石塘鎮、陶圩鎮。其中校椅鎮2010年播種面積6067hm2,鮮苞產量9萬多t,產值1.9億元。
2.2.2龍頭企業發展壯大 橫縣共有6家甜玉米加工龍頭企業,年加工甜玉米能力17萬t,即廣西集盛食品有限公司、橫縣興輝食品有限公司、廣西東潤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橫縣金山食品有限公司、南寧市金牌帆船有限公司、橫縣果寶營養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其中自治區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一家(興輝)、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五家(興輝、金山、東潤、金牌、集盛)。2010年,共有5家企業收購甜玉米,主要產品為甜玉米粒罐頭、速凍甜玉米、甜玉米奶等,共收購甜玉米近6萬t。5家企業總產值3.06億元,其中甜玉米加工產值1.94億元;上交稅金1362萬元,其中甜玉米加工部分上交稅金831萬元。廣西東潤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總資產2748萬元,其中,固定資產為1962萬元,安裝有當前國內先進的全套速凍生產線,年生產能力1.2萬t。擁有員工200多人,其中技術和管理人員70多人。2010年生產總值7949萬元,上交稅金347萬元,企業利潤446萬元。公司主要產品以速凍甜玉米為主,兼有速凍甜玉米筍、速凍馬蹄、速凍芒果等速凍果蔬類食品。2006年獲得廣西糧食骨干加工企業,落戶六景工業園區。
2.2.3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中介組織在甜玉米生產、銷售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2010年,橫縣共有從事甜玉米生產、經營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7家,帶動農戶5250戶,幫助農戶實現銷售收入3000萬元,增加農民純收入1000萬元。此外,有大批甜玉米中介組織、經紀人為甜玉米流通發揮了巨大作用,在其帶動下,橫縣甜玉米鮮苞大部分銷售到縣外、區外。
3發展規劃及思路
3.1擴大種植面積。到2015年橫縣甜玉米播種面積發展到1.67萬hm2,年產鮮苞25萬t,2020年全縣甜玉米播種面積發展到2萬hm2,年產鮮苞30萬t。把橫縣建成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甜玉米生產、加工基地和種子繁育基地。
3.2加強甜玉米新品種的引進和種子市場管理.從源頭上抓好甜玉米產業的發展
3.3加強對走“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道路,建立優質甜玉米生產基地,鼓勵引導企業建立企業核心標準化基地,重點建設校椅鎮山口、陶圩鎮六秀為核心的兩個萬畝基地,通過這兩個基地的發展推動全縣甜玉米產業的迅速發展。
3.4大力扶持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龍頭企業,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3.5開發利用甜玉米副產品,延長甜玉米產業鏈,提高產業綜合效益,大力發展循環農業,建設兩個以上的“甜玉米種植—養殖水奶牛、育肥牛—種植蘑菇—種植甜玉米”循環農業模式的專業村。
3.6加強種植技術培訓,大力推廣標準化栽培技術,提高復種指數,普及一年三造,推廣一年四造。
4甜玉米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做法和建議
4.1發揮優勢,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橫縣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同時,農民種植甜玉米有豐富的經驗,在廣東省種植甜玉米的大部分是橫縣的農民。縣委、縣政府經過深入的調研,把甜玉米列為橫縣重點發展的八大農業優勢產業之一,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吸引外出農民回鄉創業,大力發展甜玉米產業。制定《2011-2015年橫縣甜玉米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加大投入,力爭到2015年,橫縣甜玉米年播種面積達到1.67萬hm2,鮮苞產量達到25萬t。
4.2加強良種良法的推廣。目前全縣種植的甜玉米90%以上都是“華珍”品種,品種已經逐漸退化,因此必須引進新的優良品種,代替“華珍”品種。同時大力推廣甜玉米“營養杯育苗+免耕+定向栽培+測土配方施肥+無公害病蟲害防治”等標準化栽培技術,特別是甜玉米免耕技術的推廣,使甜玉米實現了一年種三造甚至四造,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促進了甜玉米產業規模的迅速發展。
4.3培育扶持農業龍頭企業,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堅持把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作為發展甜玉米產業的關鍵來抓,充分發揮現有加工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在此基礎上,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培育與壯大龍頭企業。
4.4加強基地建設,示范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今年以來,發展以校椅鎮、石塘鎮、陶圩鎮、蓮塘鎮為重點的甜玉米生產基地,共建立了優質甜玉米生產基地2667hm2,為企業提供量大、質優、穩定的原料。
4.5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組織,密切農民與市場的聯系。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按照“完善組織、創新機制、自主管理、共同受益”的目標,積極引導農民組建專業合作組織,推動農業產業化上檔次、上水平。
4.6大力發展循環農業,促進甜玉米產業可持續發展。通過探索及推廣“甜玉米種植—秸稈養牛—牛糞種蘑菇一蘑菇培養料還田種植甜玉米”等種植甜玉米循環農業模式,延長產業鏈,提高產業效益。
4.7大力抓好流通工作,解決甜玉米長途運輸銷售問題,提高市場占有率。當前重點考慮解決冷鏈運輸問題,通過原產地建設冷庫,增加冷庫運輸數量,延伸銷售距離,擴大銷售空間,為橫縣甜玉米鮮苞銷售提供保障。
4.8抓好品牌建設,引導企業與合作組織注冊甜玉米商標,打造橫縣甜玉米品牌,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把橫縣甜玉米作為橫縣茉莉花之后的另一張橫縣地方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