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廣西糧食安全農業資源保障能力研究

2016-10-11 17:03:55王輝武
廣西農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糧食安全研究

王輝武

摘要: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是基礎的基礎。文章在調查廣西農業資源利用和糧食安全現狀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分析廣西農業資源利用現狀,提出農業資源利用存在主要問題,對利用潛力進行科學評判;對廣西糧食安全現狀進行科學分析,從近十年廣西糧食生產發展走勢,科學分析廣西糧食供需平衡情況,測算廣西糧食壓力水平,提出提升廣西糧食安全農業資源保障能力對策建議。

關鍵詞:糧食安全;農業資源;保障能力;研究

中圖分類號:TS2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374(2016)01—0052—08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是基礎的基礎。糧食安全直接關系到國家安全,而農業資源利用對糧食安全有著重要的影響。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工業化進程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逐漸改善,資源環境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糧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國際糧價的快速上漲,使得糧食安全問題備受關注。面對國內外糧食安全形勢發生的新變化,從農業資源利用的角度研究廣西糧食安全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在調查研究廣西農業資源利用和糧食安全現狀的基礎上,總結分析廣西農業資源利用及糧食生產面臨的主要問題和發展潛力,測算廣西糧食壓力水平,提出加強廣西糧食安全農業資源保障能力的對策建議,對提高廣西農業資源利用水平,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1廣西農業資源利用現狀分析

1.1自然資源利用現狀及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1.1.1土地資源 從耕地質量來看,廣西耕地以紅壤為主,土壤的有機質及磷、鉀等礦物元素含量低,而且大多數耕地土層比較淺薄,土壤較為貧瘠。從耕地利用程度看,廣西在2003-2012年期間復種指數下降,主要農作物的播種面積由2003年的6107.4千hm2下降至2012年的6089.5千hm2。從耕地利用效益看,近5年來,廣西各農作物的單產水平總體呈現增高趨勢,但與全國單產水平的差距也越來越大。糧食單產由2008年的4690.5kg/hm2提高到2012年的4837.5kg/hm2,與全國糧食單產水平相比差距增大,由相差261kg/hm2增至465kg/hm2。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來糧價增長的正效應被農資價格上漲的負效應所抵消,同時與甘蔗、桑蠶等經濟作物相比種糧比較效益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導致部分地方出現糧食生產“只種夠吃”或改種其他經濟作物等現象,造成了糧食特別水稻面積逐年縮減,給全區糧食穩定發展帶來較大壓力。

1.1.2水資源 從降水量看,近幾年廣西降水量不均勻,呈現波浪狀,除了降水年份分布不均勻外,降水量的季節分配也不均勻。降水量的不穩定會影響農業正常生產,尤其是降水量減少的年份,會使農業水資源緊缺,導致廣西區內部分“靠天吃飯”的產糧地區受到嚴峻挑戰,甚至危及桂西北部分干旱地區的糧食安全。從用水情況看,廣西農業、工業和生活供水總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從2006年的311.91億m3下降到2012年的305.42億m3,其中農業灌溉用水量自2008年起所占比重開始下降,總量趨穩;工業和生活用水卻總體呈現逐年增加趨勢。其根本原因是單位水資源在工業和生活部門所產生的效益遠遠高于在農業部門所產生的效益。因此,隨著廣西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不斷發展,農業用水的比重還會繼續下降,導致農業水資源的嚴重短缺,供求矛盾也將日益突出,農業用水很難得到保證。從農業水資源利用效率情況看,廣西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逐年增長,由2003年的1516.7千hm2增加到2012年的1541.3千hm2,增長了1.62%;水庫容量不斷增強,由2003年的242.4億m3增加至2012年的321.81億m3,增長了32.76%。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保障。

1.1.3氣候資源 廣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全區太陽輻射較強,各地每年太陽總輻射量平均在90千卡/m2-130千卡/cm2之間。各地的年平均氣溫在17℃-22℃之間,1月一7月平均氣溫由北向南遞增,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區遞減。各地無霜期差異也較大。這些良好的光、熱、氣等資源為全區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條件,有利于農業生產發展。但同時,受西南暖濕氣流和北方變性冷氣團的交替影響,干旱、暴雨洪澇、熱帶氣旋、冰雹、雷暴、低溫冷(凍)災害氣象較為常見。春季低溫爛秧天氣和秋季寒露風天氣是廣西主要農業氣象災害。

1.1.4生物資源 廣西地跨北熱帶、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自然生態環境優越,滋生和蘊藏著種類眾多、組成復雜的野生動植物資源。近年來,廣西加強主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和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大力開展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和展示,建立和完善主要農作物品種基因庫、良種繁育中心和區域分中心,建設水稻、玉米等良種生產標準化、新品種展示示范基地,培育了一批高產、優質、高效的農作物優良品種。同時,植物病蟲災害比較嚴重,直接影響糧食的質量。廣西境內常見的病蟲災害有水稻病蟲、玉米病蟲、果樹病蟲、蔬菜病蟲和鼠害、蝗蟲、福壽螺等病蟲災害。針對這些情況,廣西加強了植物保護工作,在重大病蟲防控季節,把握好全區病蟲防控動態,制定了一系列防控方案,抓好主要作物、關鍵時期、重點區域、重大病蟲害防治工作。

1.2社會資源利用現狀

1.1.2勞動力資源 2012年,廣西農村勞動力約2500萬人,其中外出務工勞動力1011萬人。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廣西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進一步加快。由于農民種糧收入增長緩慢,絕大多數青壯年農民選擇外出打工,導致種糧勞動力不足、農業生產技術推廣困難、管理粗放,影響了糧食生產面積穩定和單產提高,有些地方還出現了農民棄耕和“雙改單”的現象。同時,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進一步加劇,農村勞動力素質結構性下降趨勢明顯,對新品種新技術的接受能力不斷下降,加劇了培養新型農民、配套跟進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難度。

1.2.2資金投入 農業資源的利用和農業生產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投入。近年來,廣西堅持以糧食直補、良種補、農補、農資綜合補、糧食低收價和土配方施肥補等為主要內容,出臺扶持糧食生產的各項政策措施,持續實施“三個千萬畝”增糧增收行動計劃,同時整合有關農業項目資金,集成關鍵栽培技術,開展高標準示范片建設。此外,不斷深入發展開放合作,進一步拓展桂粵、桂臺、桂閩、桂浙、桂魯、桂滬等區域農業合作,利用外資不斷增多。

1.2.3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廣西十分注重加強農業生產設施建設,重點推廣應用大棚、溫室和滴灌、噴灌與水肥一體化等設施設備以及耕作、播種、預冷和清洗分揀類小型農,農業械化水平逐漸提高。進一步加強基本農田建設,開展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快推進小型水利重點縣(市、區)建設,強化灌區末級渠道建設和田間工程配套,在產糧大縣(市、區)建立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開展水稻耕、種、管、收和運輸、加工機械化應用示范,推進農機農藝結合。但是,從全區來看,一些地方的農業水利等基礎設施大多修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長期以來沒有得到有效維護和修善,“滲、透、漏”現象仍然十分嚴重,特別是小型農田灌溉設施的最后一公里甚為嚴重,導致防災救災能力差,使用效率低下。

1.2.4科學技術 廣西雖為欠發達、后發展地區,但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一直常抓不懈。一是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全面提升科學施肥水平。廣西組織了全區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動,建立土壤養分數據庫,扎實肥料利用率測算專題工作,加快測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進。二是大力推廣新技術,奠定錢糧雙增基礎。自主創新的馬鈴薯免耕栽培技術體系填補了國內外免耕馬鈴薯生長發育規律與免耕栽培生理生化應用機理等多項空白,技術創新、理論研究和示范應用居國內外領先水平;強化超級稻新品種及高產栽培技術,水稻拋秧技術推廣取得新跨越。三是全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突破旱作節水農業瓶頸。四是健全農業科技隊伍,增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廣泛開展科技創新與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農民教育培訓工程、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工程等建設。

1.3農業資源利用主要問題及利用潛力

1.3.1農業資源利用主要問題 通過對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利用現狀的分析,不難發現,當前廣西農業資源利用仍面臨一些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

(1)土地約束加劇,實現糧食安全目標壓力巨大。廣西全區人均耕地僅為全國平均數的70%,土地資源不足、人均耕地少成為長期制約廣西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同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耕地、水資源等資源不可避免地被大量占用,糧食生產發展越來越失去資源的支持,土地對糧食發展的剛性約束作用將變得更為突出。

(2)氣候變化不確定性增強,糧食增產難度加大。近年來,廣西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低溫陰雨、風雹、高溫、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和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福壽螺、飛蝗等重大農作物病蟲害頻發重發的可能性較大,各種災害對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的影響不可低估。

(3)農業勞動力素質結構性下降,影響農業科技推廣應用。近年來,全區每年外出打工的青壯年農村勞動力在700萬人以上,糧食生產勞動力季節性、結構性短缺問題日益突出,將對良種、良法的普及推廣帶來嚴重影響。新時期對加快培養新型農民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亟需農業社會化服務配套跟進。

(4)農業投入要素不足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帶來的壓力前所未有。農業比較效益低,投入要素不足,農資價格、生產用工成本上升的壓力增加,農民經營j生收入增長乏力;農民工技能水平還不能適應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工資性收入增長的不確定性較大;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滯后,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潛力受到抑制。農民持續增收的后勁不足,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將更加困難。

(5)科技投入不足,農業科技創新難度加大。農業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和示范推廣經費投入不足,加上科技推廣和管理機制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將直接影響農業科技的創新和農技推廣工作。廣西全區中低產田比例高達70%,農田排灌設施差,50%以上的耕地無法保證正常灌溉,僅有15%的旱地能夠灌溉。基層農技推廣部門多頭管理,一線農技人員明顯不足,隊伍老化,服務功能弱化,農技人員待遇嚴重偏低,經費嚴重不足,農技推廣工作難度加大。

(6)市場競爭激烈對促進農產品銷售的壓力不斷增大。隨著人們對農產品的剛性需求越來越強,對農產品品種、品質和質量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壓力越來越大。發達省份以工補農、以城帶鄉能力強,對農業支持大、補貼多,農產品生產成本低;東盟部分國家與廣西農產品結構趨同,土地、勞動力比較優勢明顯,給廣西農產品外運銷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1.3.2農業資源利用潛力 廣西是農業大省,也是資源大省,農業資源開發利用仍具有較大潛力。一是耕地資源的潛力。目前,全區不少耕地資源可供開發。中低產田增產的潛力巨大,若能全部改造一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可以增產糧食20%-30%。二是水氣資源的潛力。加強農業水資源的利用,進一步發展節水農業,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可以增加農業用水量;加強氣候變化研究,提前防范氣象災害,加大病蟲災害防治,能夠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三是加大培訓力度,培養新型農民。通過強化農民培訓和示范,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地辦好示范樣板,千方百計加快科技的入戶率和提高科技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能夠提高種糧主體素質。四是良種良法上尋求突破。精心做好新品種的引進和試驗、篩選、審定、確認工作,定期舉辦農產品現場會,展示各類農作物新品種、間套種模式、超級稻高產栽培、水稻直播、覆膜水稻等先進農業技術,通過培育優良品種和增強農業技術來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五是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財政在農業方面的投入力度,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同時,增強農業比較效益,適當提高糧食收購價格,營造糧食市場氛圍,增強農民種糧積極性。

2廣西糧食安全的現狀分析

2.1廣西糧食數量變化情況分析

2.1.1近十年來廣西糧食生產基本情況 近十年來,廣西糧食生產總體水平呈下降趨勢,年均下降0.7%。2005年廣西糧食生產總量為1516.3萬t,為近十年最高水平。糧食播種面積為335.1萬hm2,為近十年期最大耕種面積。但2006年廣西糧食生產和耕種面積雙雙出現十年來最大降幅,分別為一5.85%、-6.50%。到2008年,糧食生產總量為1394.7萬t,耕種面積為297.3萬hm2,同為十年最低水平。2011-2012年,廣西糧食生產出現“兩連增”,但也沒有恢復到2005年的水平,主要原因是耕種面積出現大幅度減少。十年間,2012年人均糧食占有量比2003年減少了22.37kg,比全國平均水平少約150kg,差距較大。

2.1.2 1950年以來廣西糧食占農作物的比例情況1950年以來,廣西糧食的播種面積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例呈現總的下降趨勢,從1950年95.07%下降到2012年52.35%,下降了42.72%。這說明了一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來源的多樣化,人們對谷物等口糧的依賴性逐步降低,同時隨著農業綜合技術的發展,可以釋放出部分的糧食生產用地用來發展經濟作物,另一方面農民為了提高經濟收入,大力發展甘蔗、木薯、蠶桑、蔬菜等經濟作物,致使糧食作物播種面積下降。所以,為了確保糧食的產量能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對糧食的需求,必須保持糧食播種面積的穩定。

1.2廣西糧食供需平衡情況分析

廣西糧食供給是一種自產和外購相結合的方式。2004年以來糧食供給情況見表1,外購糧食總量情況見圖1。

從表1可以看出,2004年以來,廣西糧食供給總量總體上平穩,9年間平均年增長3.36%,累計增長了26.92%。外購總量呈“兩年增一年減”,年均增長8.61%,累計增長68.85%。其中,在外購糧食中,稻谷累計增長134.55%,大豆累計增長187.80%,玉米累計減少8.53%。

從圖1可以看出,2004年以來廣西外購糧食總量占糧食供給總量的比例總體上呈增長態勢,9年間外購糧食占供給總量的比例增長了12.57%。

廣西糧食消費按照消費品種分主要為稻谷、玉米和大豆,按照消費項目來分主要為口糧、飼料用糧和工業用糧。2004年以來廣西糧食需求情況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廣西糧食需求總量、消費總量都不斷增長。按照消費品種來分,稻谷消費占消費總量年平均在60%左右,為最大消費品種,玉米和大豆分別為23.3%和10.14%。按照消費項目來分,口糧消費占消費總量年平均為54.93%,是最大消費項目,飼料用糧和工業用糧分別為36.74%和7.21%。

另外,從消費各項目的增長速度來看,口糧平均增長速度僅為0.48%,遠小于飼料用糧的2.06%和工業用糧的8.52%。這表明隨著養殖業和糧食工業的發展,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可能會出現養殖和工業“搶口糧吃”的情況。

從表2可以看出,廣西糧食自給率從2004年以后逐年下降,9年間下降了近10%,糧食自給形勢十分嚴峻。

結合表1、2,除了2008年出現糧食需求總量大于供給總量外,其余年份廣西糧食供給總量平均比需求總量大2.43%,說明廣西糧食供需基本平衡。

2.3廣西糧食壓力水平分析

糧食安全程度高低直接反映了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糧食壓力水平的大小,所以在這里直接從糧食安全開始研究分析廣西糧食壓力水平。綜合國內學者對糧食安全評價體系的研究成果,結合廣西的實際情況,在這里,構建廣西的糧食安全評價指標體系見表3。

2.3.1人均糧食播種面積 這是一個反映宏觀的、生產的和供給的糧食安全指標。土地是糧食生產的載體和基礎,如果沒有一定量的土地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無從談起。廣西是耕地相對較少的地區,隨著廣西打造北部灣經濟區、開發西江經濟帶、振興桂西資源富集區的步伐加快,廣西糧食播種面積不斷下降。因此,把廣西人均糧食播種面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系數定為0.1。

我國近五年人均糧食播種面積為0.08hm2左右,是公認的確保糧食安全的最低耕地紅線。而廣西在2012年人均糧食播種面積僅為0.06hm2,所以要保證廣西糧食宏觀安全,人均糧食播種面積的底線不能少于0.08hm2。

2.3.2人均糧食占有量 這是一個反映糧食安全的微觀指標。對于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國家而言,在一定的糧食年度里,不管通過何種方式獲得糧食,只要有了足夠水平的人均糧食占有量,該地區或國家在該糧食年度里就不會存在安全問題。所以人均糧食占有量是糧食安全的核心指標,其對糧食安全的影響權數定為0.4。

2.3.3糧食產量波動率 這是一個反映宏觀的、供給的糧食安全指標。一個地區的糧食總量決定糧食人均占有量,總產量的波動率的大小直接影響了人均糧食占有量的穩定性。所以,總產量的波動率也是糧食安全度的一個重要評價指標,其權數設定為0.3。

2.3.4糧食儲備率 這是反映宏觀的,應對未來各種風險的糧食安全指標。糧食儲備主要是為了防止因糧食總產量波動而導致人均糧食占有量不足,補足糧食供求缺口。儲備水平高低決定一個地區或國家抵御糧食風險能力的強弱,其對糧食安全的影響權數定為0.1。

2.3.5糧食自給率 這也是反映宏觀的、供給的和現實的糧食安全指標。對于廣西糧食安全來講,處于全國糧食安全的大環境下,糧食自給率對廣西糧食安全程度的影響作用不如其它指標明顯,因此,其對糧食安全的影響權數定為0.1。

綜合國內學者的關于糧食安全系數的取值,廣西糧食安全系數取值見表4。

根據表3、4,得出廣西糧食安全綜合得分加權平均計算公式為:

λ=0.1Aα+0.4Aβ+0.3Aγ+0.1Aκ+0.1Aμ——(公式1)

根據前面確定的廣西糧食有關數據,計算出廣西人均糧食播種面積、人均糧食占有量、糧食產量波動率、糧食儲備率和糧食自給率等五項糧食安全指標見下表5。

根據表4、5和公式1計算出2006年-2012年廣西糧食安全綜合得分見圖2。

從圖2可以看出,2006-2012年,廣西糧食安全綜合得分穩定在0.5-0.6之間。這個數據要低于我國在2004年的0.70水平,也低于2012年我國0.68的水平。2012年我國的人均糧食占有量為432.1kg/人,遠高于2012年廣西的283.38kg/)v。所以根據上述的測算結果,可以對廣西糧食安全作出如下的評價:

(1)廣西糧食安全狀況整體上是基本安全的。2006-2012年,廣西糧食安全綜合得分平均在0.534,最高為2007年的0.58,最低為2009年的0.51。

在全世界范圍內,高于日本的0.49;在全國范圍內,大致處于中等偏下水平,與廣西目前糧食播種面積、總產量、平均單產等全國的排位大致相當。另外廣西糧食平均儲備率在16%左右,還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數據。以上說明,廣西糧食安全整體水平是比較高的。

(2)廣西糧食安全的壓力大。第一,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加快,人口增長和耕地的減少,2006-2012年,廣西人均糧食播種面積總體下降,距離人均糧食播種面積0.08hm2紅線還差很多,估計未來要增加到0.08hm2,基本不可能。第二,2006-2012年,廣西人均糧食占有量逐年下降,且沒有一年是達到國家平均水平的,與發達國家的550-600kg/人相比,差距更大。第三,廣西糧食自給率已經跌至70%左右,離一般意義上的糧食自給率安全標準95%以上的要求相差甚遠。第四,廣西人均糧食播種面積、人均糧食占有量區域分布失衡,桂西地區地少人多、耕種條件差,糧食安全問題更加突出。僅從人均糧食播種面積和人均糧食占有量兩項糧食安全指標去考慮,按照壓力水平一般、中、中高、高衡量,廣西各市糧食壓力水平空間分布見圖3。

3提升廣西糧食安全農業資源保障能力對策建議

3.1明確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水平,保障糧食生產的發展思路

按照“穩重點、挖潛力、促特色”的思路,確保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水平,促進廣西糧食生產穩步發展,增強糧食安全綜合保障能力。“穩重點”就是要穩定水稻生產,穩定水稻種植面種,穩步提高水稻單產,確保廣西口糧(稻谷)基本自足。“挖潛力”就是采取工程技術措施,提高土地、水、光等自然資源利用效率,增加糧食作物復種指數;大力發展玉米、薯類等作物,提高單產。“促特色”就是積極發展冬季馬鈴薯等冬糧。

3.2完善政府績效考核,增強重農抓糧責任意識

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抓糧食生產的責任,進一步完善糧食生產考核獎懲機制,將糧食生產情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作為財政轉移支付的重要參考。加強糧食生產督促檢查,嚴格執行獎懲措施,對工作落實不力的,要追究當地政府主要負責人的責任,確保糧食生產責任落到實處。

3.3落實保護基本農田制度,提高耕地質量

加強基本農田建設,穩定基本農田面積,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對征用基本農田的審批制度,使基本農田保護落實到每個村組和地塊。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力度,重點實施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和桂中、左右江、桂西旱片整治,保耕地總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狠抓農田提質改造,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改造中低產田。大力提倡和積極引導農民利用冬閑田種植綠肥、油菜等養地作物,推廣應用綠肥壓青、秸桿還田、增施有機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合理輪作等保護性耕作制度,組織實施“沃土工程”、旱作節水農業等培肥地力項目,切實提高基本農田的質量。

3.4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夯實糧食安全生產基礎

產糧大縣要鞏固、擴大生產優勢,充分挖掘潛力,擴大生產總量;其他地方要全力確保糧食穩產增產。雙季稻適宜區要繼續狠抓“壓單擴雙”,適度恢復雙季稻種植面積。改革耕作制度,大力發展間套種。大力推進現有經濟作物地間套種糧油作物。充分利用冬閑田發展冬春馬鈴薯種植,增加旱雜糧種植面積。

3.5推廣普及良種良法,提高糧食單產水平

加強糧食種質資源開發和新品種展示示范,推廣高產、優質主導品種,提高主栽品種覆蓋率,推廣先進適用新技術,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水稻生產重點引進推廣超級稻、雜交優質稻及秈粳型高抗耐寒水稻新品種,大力推廣普及“三免”、“三避”、水氣平衡栽培等先進實用技術,集成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為重點的節本增產增效配套栽培技術。在玉米生產中推廣優質玉米單交種等品質優、單產高、適應性強的主導品種,優化品種布局,合理增加種植密度;改常規栽培為免耕栽培,改露地種植為秸稈還田覆蓋種植,改多次施肥為兩次或一次施肥,改純種經濟作物為經濟作物間套種玉米,改病蟲草害常規防治為綜合防治。加強對脫毒馬鈴薯品種選育引進,開展“看薯選種”活動。

3.6加強防災減災。減輕災害損失

重點抓好以水稻的稻飛虱、稻縱卷葉螟、螟蟲、紋枯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稻曲病、稻瘟病及玉米的大小斑病、紋枯病、玉米螟、玉米蚜、玉米鐵甲蟲等重大病蟲害防控。加快重大病蟲害專業化防治體系建設及植保機防服務組織建設,大力發展糧食種植重大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開展整建制的整體推進試點工作,確保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片、無公害綠色大米生產基地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全覆蓋。加強防災減災工作,建立和完善防重大病蟲害、抗旱澇、防臺風、防寒等農業防災減災技術體系,加強農業氣候資源利用和農業氣象災害的監測預測預警,做好抗災救災的資金、物資和技術準備,加強科學防災減災技術研究。

3.7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和糧食生產水平

鼓勵多種形式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鼓勵農民采取“小塊并大塊”和土地整治方式,引導土地使用權有序流轉。鼓勵和引導工商企業、社會資本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在原有耕地面積不減少的前提下,將農戶原有的條塊分割、零星分布的耕地,依法進行土地承包權調整、土地流轉整合為相對集中連片的耕地。堅決制止耕地流轉后非農化、非糧化。積極扶持發展糧食生產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組織、龍頭企業和專業服務組織,培育和壯大新型種糧主體。引導土地流轉向新型種糧主體傾斜,促進糧食種植規?;?、機械化、標準化生產。通過財政、稅收、金融、保險等優惠政策,引導和扶持新型種糧主體擴大糧食生產規模,推進糧食生產持續穩定發展。

3.8加大政策扶持,健全糧食安全生產保障機制

按照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進一步建立健全財政支持糧食生產的投入機制,統籌、整合安排自治區本級財政支農資金,加大資源統籌使用和優化配置的力度,突出糧食生產設施設備、良種繁育、病蟲害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等基礎設施建設,突出對新品種、新技術、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等方面的扶持。農業綜合開發、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小農水補助等項目以及用于教育、醫療、文化、衛生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投資,優先支持產糧大縣。加快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擴大農業保險財政補貼覆蓋面,增加財政補貼險種。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引導銀行資金、社會資金投入糧食生產領域,加大對糧食生產基礎建設、種糧大戶、農機大戶和糧食加工企業的信貸支持,加快發展農戶小額信貸。建立農村信貸與農業保險相結合的銀保互動機制,拓寬支農資金渠道。

3.9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調動糧食生產積極性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各項強農惠農政策,進一步建立健全財政支持糧食生產的政策體系。創新完善扶糧補貼、貼息、獎勵等政策。建立健全糧食生產利益補償機制,向產糧大縣、糧食先進縣、種糧大戶傾斜,充分調動種糧主體積極性,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坑農害農行為。

3.10深化開放合作,促進糧食安全生產可持續發展

加強桂粵、桂浙、桂滬、桂閩、桂瓊、桂臺等區域糧食生產合作,探索廣西糧食安全新途徑。加強與中國農大、廣西大學等區內外高校開展合作,針對糧食生產共性和關鍵技術進行科研攻關和開發。加快推進與東盟國家農業合作,著力開拓東盟市場,進一步開拓歐美、日韓、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市場,促進糧食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糧食安全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城市化背景下的耕地保護
廣義水資源利用效率綜合評價指數的
城鎮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糧食儲備形式轉變分析
強化農田水利改革 確保糧食生產安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日韩午夜伦|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免费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看免费一区二区 |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日本免费精品|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喷潮|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国产91视频观看|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日韩A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免费三A级毛片视频|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97综合久久| 九色91在线视频|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欧美精品啪啪| 深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国产你懂的| 中文字幕2区|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在线网站18禁| 很黄的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免费看a级毛片|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不卡 |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p区| a毛片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观|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澳门av无码| a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最黄视频|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麻豆精品在线|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国产精品护士|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国产精品黄色片|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免费亚洲成人|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 麻豆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h视频在线|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