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凡 朱嫻嫻
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網絡培訓的實踐與思考
——以武漢人事人才培訓網實踐為例
丁凡朱嫻嫻
網絡技術在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推動了繼續教育的發展,體現了職后繼續教育的發展趨勢。本文就近幾年武漢市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網絡培訓的實踐進行研究,力求促進繼續教育的科學、長遠發展。
專業技術繼續教育網絡培訓
(一)武漢人事人才培訓網產生背景及過程
為提高繼續教育的信息化、現代化水平,2008年,武漢人事人才培訓網上線運行。網站由武漢繼續工程教育協會主辦,主要開展公務員培訓、事業單位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和軍隊轉業干部適應性培訓。網站側重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并計劃用5年時間,衍生武漢公務員培訓網和武漢市軍轉干部工作網,實現“三網分離”。武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武漢人事人才培訓網網絡課程作為繼續教育指定學習范圍,列入繼續教育證書驗證管理范疇。
(二)武漢人事人才培訓網實現在線報名考試功能
專業技術人員登錄武漢人事人才培訓網,輸入身份證號注冊后登錄,即可使用培訓課程資源,考試則需要繳納一定費用。網絡培訓系統實現了與銀聯網上支付系統的對接,可以直接在網上報名、選課和繳納費用。學員不需要另外安裝軟件,只要連上互聯網就可進行在線考試,通過隨機組卷生成無紙化考試試卷,完成考試后可立即給出成績。
(三)武漢人事人才培訓網實施電子繼續教育證書
電子繼續教育證書有利于單位科學調整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有利于繼續教育主管部門實現對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情況的動態管理。武漢人事人才培訓網為全市超過12萬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建立電子檔案。每個專業技術人員的學習檔案都設置三種形式的電子證書:五年繼續教育合格證書、年度繼續教育合格證書和單科合格證書。三種形式分別對應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申報、年度考核和單科培訓合格的憑據。
(四)武漢人事人才培訓網課程資源豐富
提供有針對性、時效性強的優質課程資源。配置方法包括:對外購買已成熟的網絡課件、自主開發本地教授學者講座課件、人社系統和繼續教育基地之間互相交換課件。通過這些手段,武漢人事人才培訓網擁有了220多門繼續教育課程,這些課程全部對注冊人員免費,實現了豐富、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一)網絡管理平臺的普遍應用,使繼續教育宏觀管理更加科學
通過網絡管理平臺,對繼續教育的計劃管理和實施情況進行全程控制,促進由松散型向規范化管理的轉變。2010年,武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要求全市109家繼續教育基地全部加入武漢人事人才培訓網網絡管理平臺,從計劃申報、方案預審、實施辦班情況到培訓結果全過程實行網絡化管理。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將不能通過審核,繼續教育學時記載也不被認可。通過網絡管理,全市的繼續教育管理體系可控性明顯增強。
(二)個性化的自主學習,使繼續教育更受專業技術人員歡迎
網絡在線學習方便、靈活,有效地解決了工學矛盾。同時,實現了個性化自主學習,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自己想學的課程。近五年來,武漢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培訓共舉辦6500個班次,累計培訓達799239人次,其中依托武漢人事人才培訓網培訓達424600人次,占總量53.12%,網絡培訓發揮了重要作用,沒有網絡平臺,就不可能實現這種規?;呐嘤栆?。
(三)網絡培訓規模效應的迅速形成,使繼續教育成本更加低廉
按照規模邊際成本理論,在一定的規模內,達到或超過盈虧平衡點,規模增大會帶來經濟效益的迅速提高。以武漢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需科目為例,在五年繼續教育周期內,采用分散的傳統教學模式完成150個學時,人均約花費約600元,而實行網絡培訓考試后,人均成本為423元,成本降低三分之一。武漢人事人才培訓網現有12萬專業技術人員在線培訓,全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需科目成本減少2000萬。
(一)課程資源與學員差異化需求的差距
武漢人事人才培訓網主要開展公需科目培訓和網絡課程培訓,而專業技術人員群體本身結構復雜,專業迥異。因此,網絡課程資源與學員差異化需求的矛盾仍然存在。主要體現在:僅開展公需科目和部分通識型知識培訓考試;現有課程資源在系統性與專題性結合方面做得不夠,課程零散;現有課程的經驗性與創新性結合、前沿性與針對性結合也不足。
(二)自主學習與監督手段不到位的矛盾
網絡培訓最大的優勢是學習自主化和個性化,給予學員更寬松的培訓考試時間和空間限制。但是,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督手段,會為代考提供便利條件。從近幾年的網絡培訓考試實踐來看,雖然大多數專業技術人員對這種學習形式是認可和歡迎的,但也確實有應付差事甚至弄虛作假的情況。究其原因,除了學習的被動性,還有網絡監控手段的缺失給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了便利。
(三)網絡培訓的激勵機制仍不完善
和傳統的繼續教育培訓模式一樣,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網絡培訓多是受限于職稱評審政策規定。往往出現平時不注重培訓,職稱申報前突擊培訓記載學時的現象,等職稱評定后,又忽略繼續教育培訓。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仍然缺乏激勵機制,由于缺乏配套的措施,培訓結果往往沒能與專業技術人員的年度考核、晉升真正緊密結合起來。使用與培訓的脫節,造成了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培訓的動力不足。
(一)實施分級分類差異化培訓
武漢人事人才培訓網現有培訓還明顯不能滿足龐大的專業技術人員群體的需求??梢园凑章毞Q序列進行分級分類實施培訓,如教育類、衛生類、工程類、經濟類、農林水利類,也可以按照職稱等級進行劃分。按照針對性和系統性原則設置培訓模塊,即所選課程應符合培訓對象的需求,采用“菜單式”培訓或將核心課程與輔助課程結合起來。
(二)走聯合建設的市場化道路
可以采取聯合開發的模式,考慮將不同類型的繼續教育培訓網站對接。例如,武漢人事人才培訓網分別可以與以衛生、教育行業的好醫生繼續醫學教育網站、全國中小學繼續教育網站對接,兩個行業的專業技術人員通過武漢人事人才培訓網的鏈接進入網站完成的繼續教育學時,自動計入武漢市專業技術人員個人學習電子檔案。鼓勵繼續教育基地交換課程資源,提供武漢人事人才培訓網使用,最大限度共享資源。
(三)加強對培訓過程的監管
大力開發智能交互式課件,學員在學習過程中會隨時彈出問答題,學員不回答課件就暫停,學習時間不會累計,避免“掛課件”的現象產生。在考試方面,可以僅允許電腦配置了攝像頭的學員自行在網上考試,通過攝像頭拍照后與系統照片比對,核實考生身份,也可以通過攝像頭記錄考生的相片,列入資料庫進行抽查,其余考生必須在指定的繼續教育基地集中考試。
(四)建立培訓考核評估體系
我們認為,必須建立健全培訓考核評估制度,把專業技術人員年度培訓結果與平時使用的考核結合起來。將培訓檔案作為專業技術人員個人檔案的重要部分,繼續教育培訓完成情況作為年度考核評先的重要因素,在開展單位崗位設置和專業技術人員崗位等級晉升的時候,把培訓檔案作為考核內容之一。
(丁凡單位為武漢市軍隊轉業干部培訓中心;朱嫻嫻單位為武漢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支隊)
[1]王曉燕.創新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的路徑與方式[J].中國培訓,2010(5).
[2]余俊光.利用遠程培訓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實施策略[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