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摘 要: 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這便要求教育工作者對小學英語課堂的評價有全方位的認識,既要認識有效的課堂評價,又要正視課堂評價時效缺失,從而更好、更全面地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每個學生都具有自信心并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小學英語 課堂評價 時效缺失
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習教育的啟蒙階段,這個階段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自信心的樹立、情感的教育等將會對今后的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產生極大的影響。我國英語基礎教育的途徑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展開的,所以抓好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尤為重要,而運用好教學評價則是保障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個重要措施。在傳統的教育評價中,學生看不到自己的成長軌跡,所以就缺少成功的體驗和愉悅。課程評價的核心是對學生的評價,以往的英語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是: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不濃;教學評價目標不夠完善;在評價過程中重知識、輕能力,忽視學生的感情、能力和學習策略在學習過程中的發展。近年來,眾多教育工作者都在調整自己的教學評價觀念,嘗試和運用各種各樣的評價方式。下面我針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談談自己的看法。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英語課程的評價應根據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實施對教學全過程和結果的有效監控。通過評價,使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使教師獲取英語教學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適當的調整,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使學校及時了解課程標準的執行情況,改進教學管理方式,促進英語課程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這就要求我們對小學英語課堂的評價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
1.認識有效的課堂評價
1.1明確課堂評價的目的。《新課標》指出: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在“說、唱、玩、演、看”等活動中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讓小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自然習得英語、運用英語。樹立積極的英語學習觀,培養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在課堂上運用新理念進行評價,促使課堂教學任務更加有效地完成。
1.2鎖定課堂教學評價范圍。根據課程的具體內容,鎖定評價的主要范圍。比如是以聽力為主的課,那么就將評價的重點放在對學生的聽力評價活動上,不宜占過多時間面面俱到,逐一加以評價,否則會讓學生困惑,不知道該節課應該重視哪方面的技能。
1.3把握課堂教學評價方式。根據兒童的年齡、心理特點,當他們剛接觸英語時,會有較多的新鮮感和好奇心,模仿力強,隨著知識水平與心理要求差距拉大,就會引起學習外語的情緒變化。因此,在運用評價方式和評價內容時要不斷調整,保證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及自信心。
1.4 確定課堂教學評價的尺度。注重評價的時效性,能使評價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所以,評價學生的活動一定要簡練、準確、到位,既要控制評價的頻率,避免使用復雜、繁瑣的評價程序 ,又要防止評價的形式主義現象的產生。
1.5 適時總結評價反饋。《新課標》中指出,課程評價的目的是使教師獲取英語教學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適當的調整,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如果能夠將課堂評價信息及時進行反饋總結,并對其進行理論升級,然后指導今后的教學,這將極大地幫助和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我們不僅要看到有效的課堂評價,還要正視存在的無效的課堂評價。
2.正視課堂評價時效缺失
2.1 獎勵單一。以新版PEP(人教社)三年級上冊We love animals!這課為例,教師準備了動物圖片和許多精美貼紙,學生每做出一個反映教師就評價:“Good!”“Super!”“Excellent!”學生每讀出一個單詞,教師就獎勵一張貼紙,學生的情緒被獎品激活,個個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但因為機會和獎品數量有限,不可能人人都如愿,所以學生的情緒表現形成鮮明的對比,有歡呼雀躍,有沮喪難過,也有無動于衷……物質獎勵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但學生對學習材料的內在興趣才是學習的內動力。
2.2 評價用語低效。以新版PEP(人教社)三年級上冊“Lets eat!”一課為例。課堂展示環節時教師出示圖片問“Whats this?”,一名學生立即舉手大聲答道:“Milk.”發音準確,聲音洪亮,教師馬上表揚:“Good!”讓全班學生鼓掌并讓全班學生齊聲說:“Good, good,very good!”課堂上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樣的評價方式在這節課上出現多次,整節課掌聲迭起,熱鬧非凡。其實肯定學生的發音正確,根本無需用太夸張的語言評價。無原則贊美與鼓勵,往往會讓學生分不清回答正確與否,并沒有實現教學目標,反而容易致使學生認知偏差,教學低效。
2.3 評價缺乏公正。在一次英語公課上,進行到句型操練環節,教師要求Work in pairs.,請兩位學生上臺表演。前兩位同學帶著課本朗讀了一遍,教師說:“Excellent.”接著又上來兩位學生表演,他們是不看課本的,而且明顯比第一對同學表演得好,但是教師還是說:“Excellent.”這樣的評價使學生很困惑,搞不清到底誰好、誰不好。教師隨意的、主觀的評價不能讓學生感到評價的公正,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結語
對小學英語課堂學習的評價,要求教師敢于在教學上創新,真正做到在課堂教學中不但是組織者而且是參與者,真正使師生之間的互動與融洽,課堂氣氛活躍,讓學生輕松掌握知識點和知識技能。同時,是為了促進學生更好、更全面地進行英語學習,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潛能、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每個學生都具有自信心并可持續發展。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找到教學內容與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結合點,將德育滲透在教學評價中。通過各種活動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既要評價學生的學業,又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道德品質等方面,使學生接受積極的、正面的道德觀和價值觀的教育。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2011版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
[2]鄭雪貞.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誤區與對策[J]. 廣東教育(綜合版),2007(09).
[3]熊國琪.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策略[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5(08).
[4]Tricia Hedge 課堂中的教與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5]林立. 小學英語有效學習評價.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