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
摘 要: 根據課程改革的需要,高中階段,語文教學中多種教學樣式應運而生。在眾多教學模式中,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能夠顯著提高教學效率。雖然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幫助學生形成團隊合作意識,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本文分析了小組合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供了進行小組合作式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小組合作學習 有效途徑
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目的是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通過小組內的分工合作、互相幫助,完成學習任務。小組合作融入了社會心理學,能使學生合作意識增強,引導學生進行分享和交流合作。高中階段,在語文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彌補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模式的不足,教師應不斷完善小組合作教學,對其進行優化管理,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1.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出現的現象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雖然優勢較為突出,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其有效性沒能充分體現,這樣就影響了小組合作學習實施的效果。久而久之,這種高效的教學模式逐漸成了形式化,不但沒能改變教學現狀,反而使形式化的小組教學模式越來越趨近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從根本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依然沒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高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因教師對教學方式的掌握不當,沒能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自由發揮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不能自由進行討論和思考,并且對小組合作學習缺乏管理,實施過程中常會因為課堂秩序雜亂無序而被迫終止。由此可見,源于學生和教師自身的因素制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實際運用,這種狀況下,影響教師對課堂教學掌控,也影響學生參與教學的態度和積極性。另外,在應試教育體制和升學壓力下,語文教學內容按照考試大綱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有限,課程內容緊湊,而小組合作學習則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這樣就影響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推廣和應用。并且,學校和教師將注意力集中在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學生成績上,沒有重視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運用。
2.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式
2.1合理設置合作小組
合理設置合作小組是進行小組合作教學的基本,因為學生是通過小組合作參與教學的,小組學習就是讓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完成教學任務,進行合作探究。所以,小組內的人員分配對學習效果十分重要,這要求教師在分組之前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學生個體的優勢和不足,以及每位學生的學習習慣、知識掌握情況、興趣愛好等進行科學分組,在組內形成各方面的互補。合理分組后,教師要在小組中選舉一名組長,為小組安排學習任務,教師還要依據具體的學習內容對小組內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鼓舞小組同心協力,制訂學習計劃和小組制度等。同時,組長要發揮帶頭作用,除了完成任務外,還要負責組內其他同學的日常學習,監督小組內成員完成任務的情況。教師要引導學生團結互助,課堂上安排小組一起進行學習活動,如朗讀、背誦、復習、研討等,也可以進行組內互評,強化整個小組的學習效果。
2.2合作中要注重傾聽
進行小組教學時,教師要保證課堂秩序,這是取得教學成果的前提。因此,在展開小組合作教學前,教師要使學生明白合作學習的原則,讓學生把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具體而言就是在實施小組合作之前,教師引導學生先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一一發言,由組長記錄每個成員的想法。在這一過程中,應保證小組成員認真聽取他人想法,再進行討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進而形成集體意見,最后由小組內的記錄員進行統一整理。為此,教師應提出具體要求,首先要尊重每位同學的發言,不要隨意打斷,要聽完整;其次要仔細聽取每位同學發言的內容,記錄主要內容;最后要針對其他同學的發言進行積極思考,并做出合理的判斷。這樣的協作學習不僅為學生的制動探究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而且培養了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2.3鼓勵學生組內合作
在開展小組教學時,教師應該鼓舞學生多進行組內合作學習,就教學內容開展小組分工協作,比如在教學《鴻門宴》一文時,教師可以進行小組式的學習活動,如預習、研討等,在預習時要學生了解楚漢爭霸的時代背景,然后就整理的信息進行分別發言,由記錄員整理文中的重點。再讓小組成員針對人物性格進行分析和研討,組內成員可以自由組合,組內分工,推舉主持人,組織討論在組內討論時,應循序漸進,保證組內學習的秩序,學生也要互相補充。在學習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師更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造力。
2.4創建完好的激勵評價機制
激勵性的教學評價可以讓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在開展小組教學過程中,應建立健全激勵評價機制,以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鼓舞學生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提升小組活動的水平。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進行小組評比,設置獎項,比如“最佳組織獎”、“最佳發言人”等,增強學生的榮譽感,使小組成員能夠自動攬下責任,加強小組內的互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課上的表現,如聽課、回答問題等情況為每個小組打分,對于表現好、發言積極的小組進行加分獎勵,也可以將小組的課上紀律表現、單元測試成績、作業完成情況等納入評價中。這樣會讓學生意識到個人的表現對集體成績帶來的影響,只有增強團隊意識,加強團隊合作才能提高小組的成績,進而強化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總之,開展小組學習需要學校和教師轉變教學理念,需要學生積極配合,實施過程中,學校要為教師和學生創造適宜的教學環境,為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提供時間和空間。教師改變教學思路,篩選教學方式方法,指導學生參與到教學中。這樣才能避免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化,從根本上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團隊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謝祖超.強化小組合作學習 打造高效語文課堂[J].新課程:教研,2011(8).
[2]劉園園.讓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效果最優[J].基礎教育論壇,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