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河源市人民醫院(517000)楊海勁
胃癌在臨床上對病患造成的傷害已經嚴重危害其生命健康,是臨床上病死率較高的惡性腫瘤疾病。常規的手術治療無法獲得十分滿意的效果,這時就需要應用化療進行輔助治療,來提高病患的生活質量[1][2][3]。常用的化療藥物時采用5-氟尿嘧啶聯合鉑類治療。隨著對腫瘤疾病的深入研究,發現腫瘤中COX-2存在過度表達。所以,臨床上可以考慮加用COX-2抑制劑配合治療。鑒于此,本文通過對比研究XELOX-C方案和XELOX方案對胃癌病患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胃癌病患126例。入選標準:所有病患經病理學或細胞學診斷為胃癌。排除標準:①血常規、心肺功能或者肝腎功能不全的病患;②預計生存期不超過3個月的病患。男性病患71例,女性病患55例。年齡在29歲~71歲之間,平均年齡43.4±6.23歲。以數字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3例。其中觀察組男性病患36例,女性病患27例。年齡在30歲~71歲之間,平均年齡43.5±6.26歲。對照組男性病患35例,女性病患28例。年齡在29歲~71歲之間,平均年齡43.1±6.21歲。兩組人員在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對比上無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觀察組采用XELOX-C方案治療,對照組采用XELOX方案治療。XELOX方案:其中在第1、2周卡培他濱(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口服量為1000mg/m2,2次/日口服,然后在每個周期的第一天加用靜脈點滴奧沙利鉑(山東齊魯制藥有限公司)135mg/m2,3周為1個治療周期。XELOX-C方案:在XELOX方案的基礎上加用塞來昔布(美國Pfizer公司)400mg,在整個治療期間連續口服2次/日。

附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例,%)

附表2 兩組治療后復發轉移率、骨髓抑制總發生率以及生活質量改善比率對比(例,%)

附表3 兩組治療后毒副反應對比(例,%)
附表4 兩組治療前后COX-2和VEGF水平對比(例,±s)

附表4 兩組治療前后COX-2和VEGF水平對比(例,±s)
組別 例數 COX-2(pg/ml) VEGF(m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63 38.96±9.41 18.43±4.12 431.84±69.04 206.38±31.47對照組 63 38.92±9.38 26.02±6.73 429.77±68.97 268.42±38.51 T值 - 0.024 7.635 0.168 9.901 P值 - 0.981 0.000 0.867 0.000
1.3 療效評價[4][5]①療效判定:根據WHO制定的判定標準依次分為完全緩解(C R)、部分緩解(P R)、穩定(SD)、進展(PD)。具體評價CR為肝臟腫瘤完全消失并且沒有新的病灶出現,PR表示肝臟腫瘤最大徑之和減少≥30%,兩者均至少維持4周以上。而SD表示肝臟腫瘤最大徑之和縮小比例小PR,或者未達到PD。PD表示肝臟腫瘤最大徑之和增加≥20%,或者出現新的病灶。總有效率=CR+PR。②進行1年隨訪,記錄胃癌復發轉移率、骨髓抑制總發生率,同時采用KPS評分對病患生活質量進行評定,其中評分較治療前提高10分記為生活質量改善。同時記錄治療后出現惡心嘔吐、手足綜合征、血小板下降以及粒細胞下降病患的比例。然后在治療前1天以及治療后3個月晨起取靜脈血2ml,在加速離心后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的COX-2和血管生長因子(VEGF)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20.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注差(±s)表示,實施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后C R、P R 病患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9.37%(50/6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6.03%(29/63),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均P<0.05)。詳見附表1。
2.2 兩組治療后復發轉移率、骨髓抑制總發生率以及生活質量改善比率對比 觀察組治療后復發轉移率、骨髓抑制總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生活質量改善比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均P<0.05)。詳見附表2。
2.3 兩組治療后毒副反應對比 觀察組治療后出現惡心嘔吐等毒副反應比例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均P<0.05)。詳見附表3。
2.4 兩組治療前后COX-2和VEGF水平對比兩組治療前COX-2和VEGF水平對比無差異,分別治療后觀察組COX-2和VEGF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均P<0.05)。詳見附表4。
胃癌是一種在患病早期難以檢測到的腫瘤類疾病,常規手術主要是針對原發病灶進行徹底切除以及淋巴結的清掃,在整個手術過程不僅時間冗長且對病患造成極大的創傷[6]。這就導致病患機體在應激的狀態下生成多種炎癥因子,并生成了較多的促炎因子以及自由基。從而引發全身性的炎癥反應,同時對主要臟器造成嚴重的損傷。所以在臨床上需要加用化療輔助治療,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本文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治療后CR、PR病患比例以及總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并且觀察組治療后復發轉移率、骨髓抑制總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生活質量改善比率高于對照組。與鄧艷紅等人得到的結論類似[7]。說明采用XELOX-C方案治療胃癌病患具有更好的效果,并且復發轉移比例低、生活質量提高更為顯著。奧沙利鉑是第三代鉑類化療藥物,在腫瘤化療中發揮基礎作用。奧沙利鉑是通過將DNA作為靶點,然后阻斷DNA的相應合成以及修復,進而達到治療的作用。而卡培他濱聯合是一種口服氟尿嘧啶的前體藥物,主要在轉化的過程中通過對腫瘤靶細胞的特殊選擇來發揮作用。因此兩者聯合治療在臨床上也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在加用塞來昔布后效果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塞來昔布是一種COX-2抑制劑,因為其對腫瘤的治療效果顯著,從而被廣泛關注。COX-2被發現在腫瘤細胞中高濃度表達,導致血管嚴重增生。而會對細胞的增生、新血管形成起到明顯的抑制作用,所以增加了治療效果。
此外,本文還發現:觀察組治療后出現惡心嘔吐等毒副反應比例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兩組治療前COX-2和VEGF水平對比無差異,分別治療后觀察組COX-2和VEGF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XELOX-C方案治療胃癌病患產生的毒副反應更少,對COX-2和VEGF水平下降更為顯著。這可能與COX-2和VEGF兩者的協同作用存在顯著關系,因為在COX-2和VEGF相互作用下對血管的增生以及腫瘤的轉移均有促進作用。在加用塞來昔布抑制COX-2水平的上升,然后抑制VEGF水平的增加。這樣就可以對血管腫瘤的生長以及新血管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時還會誘導腫瘤細胞的凋亡。既可以增強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并且降低毒副作用。因此,XELOX-C方案在臨床上的應用效果非常好。
綜上所述,采用XELOX-C方案治療胃癌病患不僅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而且治療后復發轉移、毒副反應更少,生活質量提高更明顯。XELOX-C方案治療胃癌在臨床上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