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華 陳晶晶

摘要:目的 觀察局部麻醉狀態下胸腔鏡介入治療結核性包裹性胸腔積液的臨床療效。方法 采用隨機平行對照方法,選取在我院進行住院治療的結核性包裹性胸腔積液患者100例,入組患者在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的基礎上,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患者。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反復抽胸水和全身抗結核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胸腔內注入尿激酶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局部麻醉狀態下胸腔鏡介入治療。結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4.0%,P<0.05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其抽液總量顯著較多,胸膜厚度顯著較小,FEV1及FVC顯著較高,P<0.05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相比,住院時間和治療費用相當,P>0.05組間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局部麻醉狀態下胸腔鏡介入治療結核性包裹性胸腔積液能夠顯著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顯著改善患者的胸膜厚度和肺功能,且不會增加患者的住院治療時間和治療費用。
關鍵詞:局部麻醉;胸腔鏡介入;結核性包裹性胸腔積液;臨床療效
臨床研究數據顯示,結核性包裹性胸腔積液的發病率逐年升高,臨床對于該疾病的常規治療主要為反復抽胸水及全身抗結核治療。以往臨床對于常規治療較為困難的結核性包裹性胸腔積液患者,采取胸腔內多次注入尿激酶的方式進行聯合治療,但是臨床效果仍不理想[1]。筆者本次研究中,對我院收治的結核性包裹性胸腔積液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實施局部麻醉胸腔鏡介入治療,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平行對照方法,選取在我院進行住院治療的結核性包裹性胸腔積液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組患者在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的基礎上,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患者。觀察組50例患者,男31例,女19例,患者年齡為21~65歲,平均年齡為(37.6±5.6)歲。對照組50例患者,男33例,女17例,患者年齡為22~66歲,平均年齡為(38.5±5.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反復抽胸水和全身抗結核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胸腔內注入尿激酶進行治療,首先經B超檢查對患者的胸腔積液進行定位,選取胸腔積液最深處作為穿刺點進行穿刺,置入單腔靜脈導管持續引流[2]。當患者引流不暢時,通過導管向胸腔內注入尿激酶10~20萬U+生理鹽水20 ml,并關閉調節開關。在注入尿激酶的后,指導患者反復變換體位,以此來促使尿激酶能夠與外包膜及纖維蛋白進行充分的接觸。尿激酶注入4~6 h之后放開引流,進行1次/d治療,直到引流不出胸腔積液為止。觀察組患者給予局部麻醉狀態下胸腔鏡介入治療,首先經B超檢查對患者的胸腔積液進行定位,常規消毒,局部麻醉處理。在局部麻醉狀態下,沿肋間走向作1.5 cm切口,進套管針后拔出針芯使空氣進入胸腔,使肺處于萎縮狀態,插入胸腔鏡,通過手持負壓吸出胸腔積液。然后作操作孔,利用器械去除壞死組織及纖維素膜,打通分隔,分離胸膜粘連,抽盡胸水后用溫生理鹽水沖洗胸膜腔。術后放置胸腔閉式引流管,縫合切口[3]。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患者的臨床研究數據進行分析,其中的計數資料以(x±s)的形式進行表示,使用t檢驗;其中的計量資料使用χ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4.0%,P<0.05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數據見表1。
2.2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治療指標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其抽液總量顯著較多,胸膜厚度顯著較小,FEV1及FVC顯著較高,P<0.05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數據,見表2。
2.3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治療費用比較 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相比,住院時間和治療費用相當,P>0.05組間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臨床數據,見表3。
3 討論
結核性包裹性胸腔積液的發生主要是由于結核性胸腔積液治療不及時、治療不規范導致的[4]。臨床上結核性包裹性胸腔積液患者,有大約30%會發生粘連、肥厚,從而導致胸膜腔穿刺、引流治療失敗,從而使患者的病程延長,加大了臨床治療難度[5]。對于這類患者患者,臨床采取的傳統治療方式為胸腔內注入尿激酶,但是長期的臨床實踐表明,這種治療方式對于胸膜粘連程度較輕的患者有一定的療效,但是對于胸膜增厚比較嚴重的患者來說,該療法的效果也不甚理想[6]。本研究結果表明,局部麻醉狀態下胸腔鏡介入治療結核性包裹性胸腔積液能夠顯著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顯著改善患者的胸膜厚度和肺功能,且不會增加患者的住院治療時間和治療費用,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宋修軍,徐俊偉,唐環.微創穿刺胸腔內置入單腔靜脈導管注入尿激酶治療結核性包裹性胸膜炎60例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0,3(6):54-55.
[2]Sun XF,Yao J.Treatment of tuberculous pleura adhesion and en-capsulation via thoracoscope under regional anesthesia[J].Jour-nal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2011,12(11):1202-1203.
[3]許英.中心靜脈導管引流并胸腔內注射尿激酶治療結核性胸膜炎62例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5):931-932.
[4]馬龍艷,孫昕,梁春寶,等.內科胸腔鏡對不明原因胸腔積液患者的診斷評價[J].中國內鏡雜志,2009,15(12):1320-1322.
[5]Yim AP,Izzat MB,Lee TW.Thoracoscopic surgery for pulmonary tuberculosis[J].World J Surg,2012,23(11):1114-1117.
[6]許英.中心靜脈導管引流并胸腔內注射尿激酶治療結核性胸膜炎62例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5):931-932.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