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章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4.050
摘 要:足球運動相對于其他體育運動而言,劇烈程度相對較高,在足球運動中受損傷的情況更是常見。該文通過對高校足球運動教學過程中常見的損傷進行了簡單地分析,并指出出現損傷的影響因素,最后針對怎樣預防足球運動中常見的損傷提出幾點建議,旨在為減少足球運動在高校教學過程中受傷的幾率,提高足球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普通高校 足球教學 運動損傷 原因 建議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2(a)-0050-02
眾所周知,足球運動是一項世界級的體育運動,有著深遠的影響力。在我國,也有很多熱愛該項運動的群眾,尤其受到當代大學生的喜愛,很多普通高校已經把足球運動列入了大學體育教學的課程中。除此之外,特別是在體育課外活動中,足球運動也備受喜愛。經常參加足球運動有以下好處:能夠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有助于增強體質;能夠培養大學生堅強勇敢、果斷、迎難而上的優秀品質;還能培養出大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這對以后其步入社會是有幫助的。普通高校足球運動的教學需要學生們具備較高的心里素質,因為參加足球運動的人員比較多,對抗比較激烈。在足球運動過程中的許多環節如沖刺、急停以及搶斷等都容易造成運動員的損傷,這也是普通高校開展足球運動課程出現踟躕不前的原因所在。在足球運動中受傷會影響到學生們的身心健康,可能對其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該文正是考慮到以上的問題所在,結合足球運動教學的實踐并分析常見的運動損傷,找出造成損傷的原因,以此提出建議措施來預防足球運動中常見的損傷,最大程度地發揮出普通高校足球運動健身和娛樂的功效。
1 普通高校足球教學常見的運動損傷以及損傷部位
在普通高校的足球教學過程中,常見的運動損傷類型有拉傷、扭傷以及挫傷。容易受傷的部位主要有:踝關節、脛骨以及膝關節。
拉傷主要出現在身體肌肉的部分,在足球運動過程中,需要大小腿的強力擺動。所以如果運動前準備活動不充分的情況下,大腿前后側的肌肉很容易出現拉傷的情況。肌肉的拉傷是指肌肉過度地收縮拉長引起肌肉微細纖維的部分撕裂或完全撕裂的情況。扭傷是指學生的下肢關節承受了較大的運動負荷造成的,對于膝、踝關節而言更容易出現扭傷的情況。在足球運動中,加速、急停、蹬轉以及變向等環節要注意出現扭傷的情況。挫傷是由于身體的某些部位遭到激烈撞擊造成的,特別是在足球運動過程中爭搶頭球的情況容易造成頭部或者大小腿的挫傷。
踝關節主要是由很多塊的小肌肉、韌帶以及肌腱固定而成的,因此就相應地缺少肌肉的支撐。踝關節承受人體的全身重量,尤其在人體跳轉、奔跑時會大大提高踝關節的稱重力量,再加上地面的反沖力首要作用到踝關節,所以在急速起跳以及轉身時,就會造成踝關節的損傷。脛骨的位置比較淺,加上只有皮膚覆蓋,所以在激烈的拼搶運動中容易造成脛骨開放性的損傷。膝關節也是人體比較薄弱的一個關節,其穩定性并不好,當關節彎曲在30°時其穩定性更差。在足球運動中突然外翻或內扣等動作就容易造成膝關節的損傷[1]。
2 造成損傷的原因分析
2.1 準備活動不充分
普通高校的大學生主要是以學習為主,參加體育運動的時間并不充裕,所以身體鍛煉的程度并不高,再加上缺乏運動相關的一些保健知識,對運動前的準備活動并未予以重視。就簡單地做壓腿或者牽拉等是遠遠不夠的。足球運動是一項比較激烈的體育運動,如果運動前不做好充足的準備的話,在運動過程中是很容易受傷的。在足球運動開始前,必須使身體的全部運動器官以及運動神經系統都進入運動狀態,僅僅只有一部分投入運動是不行的。
2.2 技術動作不合理
對于初學者來說,足球的技術動作是很難掌握的,不熟悉的球技,會出現違反人體結構的特點以及人體運動力學原理的情況,這超出了身體可承受的活動范圍,這樣就會增加運動損傷的幾率。比方說腳背繃直的技術技巧,如果踢球時用腳趾觸地就會輕易受到傷害,腳踩球以及頂球落地時穩不住重心又或是用手撐地等都容易造成踝關節或者腕關節的損傷。
2.3 大學生自我保護意識缺乏
在足球運動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不規范的動作,比方說不合理的身體撞擊行為以及鏟球等都會造成運動的損傷,這就相應地要求普通高校足球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大學生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從而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以及意識。然而現實情況并非這樣,很多體育教師對學生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并未給予相當的重視力度,這樣終究會影響到大學生的身體安全。
2.4 運動裝備達不到要求
運動裝備準備不足是造成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在足球運動中未佩戴護腿板以及足球鞋的性能差或者是身上佩戴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飾物等,都會提升在足球運動過程中遭受損傷的幾率。
2.5 場地器材存在安全隱患
很多大學的運動場地并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運動需求。足球場不管是在足球教學還是在足球課外活動中常常都出現人滿為患的狀態,有些學生由于場地的缺乏經常在水泥地上進行足球運動,有的高校足球場遭到了破壞出現地面不平或者存在石頭硬物等情況,還有的足球場甚至沒有鋪草皮而是裸露的黃土地,導致足球場上塵土飛揚,還有的球門遭到破壞出現了銹壞的現象。這些都是安全隱患的所在[2]。
3 預防運動損傷的建議措施
3.1 對足球理論知識以及規則的教學不斷加以重視
對于普通高校來說,在制定足球教學計劃的時候,應該更加重視足球規則的教學力度,使得學生的足球裁判執裁意識以及能力得到有效地增強,并且能夠嚴格遵守公平合理的比賽要求,杜絕出現不符合規范的一系列動作,例如:推、拽、拉等等。有效地幫助學生對身體動作的相關要求足夠明確,對足球運動中可能發生的運動損傷充分地了解。
3.2 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以及教學能力不斷提高
對于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師來說,不但要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例如:熱愛教育和運動、尊重學生等,同時,還要對自身做到嚴于律己和以身作則。除此之外,體育教師應該將足球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進一步實現,特別是要將足球教學的趣味性不斷提高,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要有一定了解,從而能夠為大學生選擇更加適當的教學方法,使得足球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同時,大學生的身體機能也能顯著地提高。這樣一來足球教學過程中的運動損傷情況就能有效地避免,從而使得足球教學得以順利、安全地開展。
3.3 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應不斷提高
對于足球教師而言,應該對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加以深入地了解,從而能夠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有效地調整,使得學生的心理得到全方位地訓練,進而將自身的個性心理品質不斷提升。只有這樣,由于心理因素而引起的運動損傷情況就能得到有效地減少和避免。
3.4 將準備活動落實做好
足球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準備活動的重要性有更加充分地認識,從而能夠將活動的相關方法和要領更好地掌握,在選擇準備活動的量和內容的時候,要從個人身體實際狀況、運動方式以及氣候條件等因素出發,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準備活動,從而使得正常的訓練活動以及比賽活動能夠有效地避免運動損傷情況的發生。此外,還應切實強化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3]。
4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預防運動損傷的出現,在高校足球教學中,我們應不斷地分析和總結導致運動損傷出現的原因,并結合這些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切實強化學生的安全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從而在學好足球技能的同時又能很好地預防運動損傷,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楊俊威.普通高校足球教學過程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分析及對策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5):80-81.
[2] 鄭進貴.大學生體育運動中常見運動損傷原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5(22):4130-4133.
[3] 張曉宇,楊利春.普通高校足球教學中常見運動損傷及預防[J].科技信息,2011(29):61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