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惠元+曹軍


[摘要]以蘭州市中心城區大型商業網點調研數據為基礎,選取大型零售、商業街、工業品批發市場、農業品批發市場、倉儲物流、地下商業空間六種商業業態類型重點分析。運用Google Earth、ArcGIS中核密度分析等分析方法,探討蘭州市大型商業網點的區位特征,運用區位熵、地理分布不均衡指數等方法分析蘭州市城關區、七里河區、西固區、安寧區的大型商業網點分布不合理之處。研究表明:蘭州市大型商業網點基本聚集在城關區、每個區的中心區域,呈現組團式聚集或者沿主干道分布。
[關鍵詞]蘭州市;商業網點;區位特征;存在問題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4.063
商業指以貨幣為媒介進行交換從而實現商品流通的經濟活動,是一種有組織的提供顧客所需的物品和服務的一種行為。衡量城市經濟是否具有活力的重要標準在于該城市商業中心的繁榮程度。文章主要分析蘭州市大型商業網點空間分布特征和出現的不合理之處,對西北地區的商業網點規劃布局提供借鑒意義。
1 研究區概況
蘭州市是甘肅省省會,其首位度達到6.0左右的唯一省會城市,西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文章選取蘭州市中心城區范圍內的城關區、七里河區、安寧區、西固區四個主城區為研究對象。見下圖。
2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2.1 數據來源與處理
文章研究選取的商業網點為《蘭州市城市商業網點規劃(2016—2030年)》涵蓋的建筑面積在5000m2以上大型商業網點,并通過現狀調研補充完善。文章研究的大型商業網點包括大型零售、商業街、工業品批發市場、農業品批發市場、物流倉儲、地下商業空間六部分。其中,大型零售有49個,商業街有19個,工業品批發市場72個,農業品批發市場有10個,物流倉儲有39個,地下商業空間有1個,總共大型商業網點有190個。通過Google Earth找到各大型商業網點坐標,然后導入ArcGIS 10.2軟件進行核密度處理。
2.2 研究方法
在ArcGIS 10.2中利用核密度分析模塊分析蘭州市大型商業網點空間分布不同業態特征。核密度估計法被廣泛地應用于基于點位數據的空間集聚分析中,是借助一個規則移動樣方對點的分布集聚程度進行估計的空間分析方法,反映的是空間點位分布的相對集中程度,是ArcGIS中常見的一種非參數估計方法,用于計算要素在周圍領域中的密度。該方法以某一種特定的點數據位置為中心,落在指定的搜索范圍內的點將被賦予不同的權重,在中心位置處的點將被賦予最大的權重,隨著與中心點距離的增大,權重降低。假定x1,x2,…,xn是分布密度函數為f 的總體中抽取的獨立同分布樣本,f 在點x 處估計值為f(x),則有式(1):fn(x)=1nhni=1k(x-xih),式中:k(·)為核函數;h > 0 為帶寬;x-xi為估計點x到樣本xi處的距離。
3 蘭州市大型商業網點空間分布總體特征
通過核密度分析看出,蘭州市大型商業網點重點分布于城關區的中心區域、西固區以東、七里河區以南以及四區的交匯處,基本呈現組團式發展或者沿著主干道分布,在各區的邊緣區域均沒有大型商業網點分布,無形中加劇了蘭州市交通的堵塞。見下圖。
4 商業網點空間布局合理性研究
從蘭州市總體商業網點空間分布特征來看,蘭州市大型商業網點空間分布存在很多的不合理之處。
(1)區位熵分析
在區域經濟學中,區位熵通常來判斷一個產業是否構成地區專業化部門。文章利用區位熵來分析蘭州市城關區、七里河區、西固區、安寧區的大型商業網點是否達到專業化水平,進而分析蘭州市大型商業網點布局的合理性。因此采用蘭州市四區的大型商業網點個數作為指標計算。計算公式為:LQ=(某區商業網點數量/大連商業網點總數)/(某區地域面積/大連區域面積總和)。當LQ>1時,表明大型商業網點在該地區專業化程度高于蘭州市平均水平,屬于大型商業網點專業化地區,LQ值越大,商業網點專業化水平越高。當LQ=1時,表明蘭州市商業網點的專業化水平與蘭州市平均水平相同。LQ<1,表明蘭州市商業網點的專業化水平低于蘭州市平均水平,需要從其他地區引進一些商業貿易資源,來補充該地區商業網點的不足。通過計算分析,蘭州市四區商業網點發展呈現著階梯變化。城關區LQ略大于1。作為蘭州市的老城區,商業網點率先發展,大型商業網點基本已經完善,商業開始往專業化方向發展。七里河區和西固區的大型商業網點發展緩慢一些,還需要進駐一些專業化的商貿,安寧區商業發展比較緩慢,有待于進一步開發。
(2)地理分布不均衡指數分析
城關區作為蘭州市老城區,率先發展。擁有最多的大型商業網點、人口以及地域面積,但是商業網點地理密度和人均密度偏低。七里河區和安寧區商業網點起步晚,發展快,擁有商業網點地理密度和人均密度最高。西固區作為蘭州最早的工業區,起步早,發展緩慢,商業網點地理密度和人均密度最低。
5 商業網點空間布局存在的問題
5.1 商業網點分布不合理
蘭州市商業網點隨著城市的擴張而發展,沒有經過系統的規劃和指導,存在著很多不合理之處。首先,蘭州市獨特的“一河兩岸、東西狹長、南北縱深淺”的帶形城市地形的限制,商業網點主要沿東西向主干道發展,“慶陽路—西津路—西固路”已經成為蘭州市商業繁華軸線。匯聚了大量的商業貿易,無形中增加了交通堵塞,環境惡化等問題。其次,在城市的核心地區,擁有最大的人流量和商業貿易交流機會,但是商業的發展主要是以較低檔次的部分業態發展,導致周邊環境混亂,土地利用率低,對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有較大影響。
5.2 商業特色不突出,影響力、文化內涵亟待提升
不同業態結構較不成熟,底商仍為主要類型,大型集中商業以百貨為主,商業特色不突出,影響力不強。不同業態的商業發展大多停留在低檔次的傳統模式,缺乏文化內涵。利用區位熵分析得出,除了城關區商業網點達到專業化水平外,其他三個區的商業網點處于發展階段,商業發展特色不突出。
5.3 不同業態商業網點過于集中導致不良競爭
通過ArcGIS 10.2對不同業態的大型商業網點進行核密度分析,發現商業網點主要集中在城關區以及三區的銜接處,呈現組團式發展,但是商業的業態和經營方式相同,增加了局部區域商業的惡性競爭,無法做到優勢互補。其他三個區的商業網點布局較少,很多的區域大型商業網點出現空白,不利于商業的均勻發展。
參考文獻:
[1]安成謀.蘭州市商業中心的區位格局及優勢度分析[J].地理研究,1990,9(1):28-34.
[2]薛領,翁瑾.基于壟斷競爭的大都市商業空間結構動態模擬[J].地理學報,2010,65(8):938-948.
[3]寧越敏.上海市區商業中心區位的探討[J].地理學報,1984,39(2):163-172.
[4]王遠飛,吳建國.GIS在商業網點規劃與管理中的應用[J].華東經濟管理,2006,20(3):111-114.
[5]侯帥.長春市城市密度與規劃策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9.
[6]劉胤漢,劉彥隨.西安零售商業網點結構與布局初探[J].經濟地理,1995,15(2):64-69.
[7]張水清.商業業態及其對城市商業空間結構的影響[J].人文地理,2002,17(5):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