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悅
【摘 要】啟發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及學生特點,采用多種方法,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啟發,促使其高效學習的一種方法。啟發式教學法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提高,充分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目前我國許多高校在聲樂教學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了改善教學現狀,我們必須將啟發式教學法應用其中。
【關鍵詞】高校聲樂;啟發式教學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9-0227-01
一、高校聲樂教學問題研究
(一)學生音樂基礎薄弱。擴招政策的實施讓很多音樂院校招生數量激增,對學生音樂知識的要求就有所降低,導致很多學生音樂基礎薄弱,有些甚至沒有參加過系統專業的聲樂學習,嚴重影響了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效果。由于學生音樂基礎存在差異,會導致學生對學習聲樂產生恐懼、抗拒和厭煩心理,這加大了聲樂教學的難度。
(二)普遍忽視理論教育。我國傳統的聲樂教學注重的是對學生聲樂技能的提高和訓練,忽略了聲樂理論教育。聲樂教師常常圍繞聲音對學生進行發聲方法、咬字和節奏掌控等訓練,卻忽略了對學生進行聲樂理論教育,缺少創建聲樂藝術整體觀念,導致學生欠缺一定的綜合能力,聲樂素養水平處于較低狀態。
(三)教學方法太單一。傳統聲樂教學采用的是單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音樂教師很少去探索和總結教學實踐,因此很難提高聲樂教學質量。音樂教師都是根據課本內容傳授學生音樂知識的,教學內容不夠詳細,不夠生動,教師對聲樂教學沒有足夠的認識和重視,不能從整體和宏觀的角度去看待教學問題,在教學改革上只對局部進行了改變,并不能起到顯著效果。
二、啟發式教學方法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啟發式教學在氣息訓練中的應用。氣息訓練在聲樂教學中十分重要,將啟發式教學應用到氣息訓練中能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氣息訓練時,啟發學生盡情想象面前有一盤美味的菜,讓學生深深吸一口氣,并保持這種感覺。學生在歌唱時,不僅可以用鼻子吸氣,還能用嘴來換氣,而這種吸氣的感覺,教師可以啟發學生置身于百米賽場,用鼻子呼吸后,再用嘴來深呼吸,在整個過程中緩緩調節呼吸的節奏。通過這種措施來掌握氣息運用的方法。
(二)啟發式教學在聲音訓練中的應用。除氣息訓練外,聲樂訓練也是十分關鍵的。聲樂初學者在最初進行練習時,由于缺乏技巧,導致無法掌握好連音、跳音的應用,久而久之,學生不僅無法掌握聲樂技能,還會對聲音訓練產生抵觸情緒。據此,在聲音訓練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引導,可要求學生觀看劃船視頻,幫助學生領悟到連音訓練的要點。如果學生在歌唱中想要表現出音符的自然過渡,就必須慢慢收放氣息,并掌握好力度,從而促使聲音更加連貫。
(三)啟發式教學在吐字和咬詞訓練方面的應用。歌曲演唱水平受到吐字咬詞的限制,據此教師必須對吐字咬詞加強訓練力度,要求學生吐字清晰,這對學生發聲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舉個例子:教師在教授《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在演唱到:“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涼爽的風”這句歌詞時,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啟發,讓學生想象自身在湖面泛舟的情景,通過情景想象,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歌詞的意境,從而促進演唱水平的提高。在歌曲的演唱中,學生咬字應清晰有力,而在發“飄蕩”、“涼爽”等后鼻音時,學生可適當讓鼻音靠后,卷舌,使咬字更清楚明了。
(四)啟發式教學在在情感表達方面的應用。啟發式教學法在情感表達中也發揮出了一定作用,如在教授《山歌好比春江水》這首歌時,很多90后學生對于歌詞可能缺乏了解,也無法感受到歌曲的感情,從而影響到歌曲演唱的發揮。據此,教師可將啟發式教學應用其中,將劉三姐的故事講述給學生,引導學生去了解劉三姐的為人,這對于歌曲的演唱具有重要作用。
三、促進高校聲樂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針對性地輔導學生。學生音樂基礎薄弱,教師應采用針對性輔導。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設立學習小組,把音樂水平相當的學生分配在一組,進行階段性的輔導教學。對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學習美聲的動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鼓勵學生,給學生普及美聲的基礎知識和文化,讓學生了解美聲的起源和發展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
(二)理論知識結合技能訓練。聲樂除了要求表演者有聲音優美等先天條件外,還需要他們具備豐富的表現力和高超的演唱技巧。學生要在掌握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實踐發揮,通過組織演出和教學觀摩等方式,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訓練,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四、結束語
綜上,筆者對高校聲樂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為了促進高校聲樂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教師應將啟發式教學方法應用其中,其次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輔導,然后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高校聲樂演唱水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陳萌璇.淺析啟發式教學法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8):149+162.
[2]王靜.啟發式教學法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4,(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