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喜梅
摘要:伴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快速發展,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高校聲樂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舊存在諸多問題,阻礙學生聲樂綜合素養的形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引入高校聲樂課堂教學中,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因此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充分利用翻轉課堂教學的優勢,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聲樂綜合素養。本文主要闡述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概述,高校聲樂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以及完善的對策,進而獲得較好的教學成效。
關鍵詞:高校聲樂 翻轉課堂 教學模式 探索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02-0105-03
隨著素質教育的快速發展,高校聲樂課程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引入,為聲樂課堂教學帶來了較好的教學成效,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帶來的優勢,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出現較多問題不利于學生聲樂綜合素養的形成,這就要求教師應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素養,熟悉和了解學生之間存在的個別差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學生的聲樂學習質量和教師的聲樂教學質量。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概述
翻轉課堂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起源于美國,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課堂缺席的學生補課,通過屏幕捕捉軟件,為學生錄制和講解PPT演示文稿視頻,教師將這些視頻傳到網絡中共享,這樣使缺席的學生能夠在家看到視頻,也可以使學生家長掌握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即翻轉課堂。翻轉課堂的引入,深受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已經逐漸引入到課堂教學中[1]。
二、高校聲樂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方法
現階段,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學生不僅需要了解基本的聲樂技能和技巧,還需熟悉和掌握理論實踐知識,但是,就目前的聲樂教學現狀看,大部分教師只注重學生技能的掌握,卻忽視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教師要想獲得較好的教學成效,應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教師應使學生在熟練掌握聲樂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聲樂實踐操作能力,將理論、技能、實踐三者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聲樂課堂教學中[2]。
此外,在聲樂課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仍舊占據主導地位,即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隨著素質教育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聲樂教學的要求。因此,教師應完善教學模式,教師之間經常交流和溝通,相互借鑒一些教學經驗,以此獲得較好的教學成效。
(二)學生的學習方法
現階段,在高校聲樂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法存在很大的問題,由于聲樂自身的特殊性質,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還需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然而,學生能夠熟悉和了解聲樂基礎知識,理論實踐和技巧卻不足,這不利于培養學生聲樂的綜合素養[3]。
三、高校聲樂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
(一)改善高校聲樂教學的軟件和硬件
1.強化對聲樂教學的理論研究。教育部門依據各個高校的共性編制合適的教材,在編制教材時,要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符,要以培養學生的聲樂綜合素養為主要目標,使聲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統一的標準進行教學。編制教材的目的是教師能夠針對性的安排和組織教學內容,學生可以熟練的掌握聲樂理論知識,教師也會獲得較好的教學成效。
2.強化對聲樂教學的重視。高校要想獲得較好的聲樂教學成效,必須強化對聲樂教學的重視。對于已經開設聲樂教學的高校,應開設更多與聲樂相關的課程,以此增加聲樂教學課程在音樂藝術課程中的比例,并為聲樂教學提供充足的空間和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聲樂教學中[4]。然而,對于沒有開設聲樂課程的高校,應積極主動的開設與聲樂相關的課程,使學生選擇聲樂課程的種類增多,為學生聲樂綜合素養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3.強化高校聲樂教學師資力量的建設。現階段,由于高校聲樂教師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因此,高校應聘請專業水平較高的教師任教,并對聲樂教師不定期進行培訓,在培訓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自己在教學中不懂的問題,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教師之間彼此交流教學經驗和心得,互相借鑒教學經驗,共同提升,為教師的專業素養和道德素養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其更好的適應聲樂教學和社會發展的需要[5]。此外,音樂藝術類師范院校在向高校提供聲樂教師時,不僅需要確保數量充足,也需要保證質量,強化聲樂教學師資力量建設,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高校聲樂教學質量,也可以強化學生對聲樂理論的實踐研究。
4.充分利用現代化設施進行輔助教學。伴隨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應充分利用信息化帶來的優勢,將信息化教學引入聲樂課堂教學中,以使抽象難懂的聲樂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化、具體化。以此擴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進而提高學生的聲樂綜合素養。
(二)高校聲樂教學改革的思路
1.聲樂是情感教育的主要體現。聲樂作為情感教育的工具之一,主要是通過觸及學生的心靈深處,以此來陶冶學生和教育學生。因此,教師在日常聲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和自覺性,調節好學生的心理狀態,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聲樂知識。此外,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通過聲樂教學,使學生學會欣賞聲樂的優美旋律,體會聲樂表達的情感和神韻,強化學生對聲樂的審美體驗。
例如,在學到《故鄉的小路》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參加輪唱、合唱等實踐活動,教師讓每一名學生都到講臺前唱一遍此首歌曲,在全體學生演唱完畢后,全班學生進行大合唱,使每一名學生都有參加的機會,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也會調節學生的心理狀態,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日常聲樂課堂教學之中[6]。
2.在聲樂教學中融入民族音樂。現階段,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應將民族音樂融入到聲樂課堂教學中,通過對民族音樂的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熟悉和了解民族文化的內涵,強化學生的民族情感體驗,也為發揚民族精神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學到《我和我的祖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演唱與自己民族相關的歌曲,比如《我愛你塞北的雪》《吐魯番的葡萄熟了》等,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之間互相了解各自的民族文化,體驗民族情感,也會擴展學生的聲樂思維,強化學生的聲樂審美體驗,為學生日后聲樂綜合素養的形成奠定穩固基礎。
3.強化學生的審美教育。聲樂教學的主要目標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要求高校應重視培養學生對聲樂的感知能力,在旋律、節奏、速度和力度等音樂要素方面,學生都有正確的心理反映[7]。此外,在聲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聯想力和想象力,因為音樂語言沒有明確的定義,其感性思維較強,即包括內在情感、精神靈魂,因此,教師應積極啟發和引導學生,強化學生的聯想力和想象力。
4.聲樂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校要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聲樂教學空間,使學生充分利用圖書館和電子網絡的優勢,提升學生的聽覺水平。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接觸不同的音樂家的演唱,對于不同版本的同一首音樂,還要讓學生學會分析、欣賞和演唱,以此為基礎,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的聲樂視野也隨之拓寬。此外,教師應依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始終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8]。教師在教完教材課程之后,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聲樂演唱比賽和觀摩,使學生的角色發生變化,既可以做扮演者,又可以做欣賞者、探索者、發現者,以此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學生的發聲方法、感知歌曲內容、創作手法、作品藝術處理方面都有所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翻轉課堂教學概述,高校聲樂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完善對策,我們可以看出,在高校聲樂課堂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起著重要作用。然而,在實際聲樂課程教學中,在翻轉課堂教學方法運用中,仍舊存在很多問題,影響學生聲樂知識的掌握和學生聲樂綜合素養的形成。因此,在高校聲樂課程教學中,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科學、合理的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教學實踐中,以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學生日后聲樂綜合素養的形成奠定穩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臧學軍,李瑞潔,徐萌萌.新形勢下高校聲樂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和完善的對策[J].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2012,(08):134-136.
[2]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簡析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2):8-9.
[3]張金磊,王穎,張寶輝.高校聲樂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遠程教育雜志,2014,(07):170-172.
[4]陳子超,蔣家富,鄧麗麗.淺談高校聲樂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2,(10):318-319.
[5]郭紹青,周暢,楊濱.基于任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4,(04):157-159.
[6]劉芳芳,魏曉陽,曹宇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聲樂音樂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05):91-92.
[7]趙輝,馮洪鑫,徐菲菲.淺談高校聲樂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05):91-92.
[8]葉林良,李一鳴.簡析高校聲樂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遠程教育雜志,2012,(01):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