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自聘、管理自主、經費包干”,從成都市武侯區了解到,該區在四川大學附屬中學西區學校率先實施“兩自一包”改革,將“人權”“財權”“事權”下放給學校,鼓勵學校進行改革創新。
與很多大城市城區一樣,武侯區近兩年面臨著教師隊伍短缺的瓶頸。2014年8月,川大附中西區學校成立,武侯區在這所新學校首先試點下放學校自主選聘教師的權力,打破了編制內招聘的“鐵飯碗”,賦予教師“縣管校聘”新內涵。
下放“人權”后,武侯區教育局又積極下放辦學自主權,包括學校發展規劃權、教育教學管理權、課程設置開發權、學校經費支配權等。
據了解,川大附中西區學校推行“大部制”改革,去掉了學校辦公室等行政機構,設立校長辦公會、教代會、學術委員會、校務委員會、家委會組成的權力機構,實施分權治理和民主監督;教學機構也精簡成了學生發展中心、教師服務中心、課程中心和學部,強調服務教師教學和學生求學。
據悉,武侯區今年將在10所公辦中小學推廣這項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