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晨
摘 要: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是高校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主要渠道,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是提升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水平的關鍵環節,是推進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改革的關鍵舉措。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應從提升高校教師的政治理論素養入手,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教學方法改革。新時期,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面臨新的挑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應對挑戰的重中之重,是搞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必要條件,是學生學好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決定因素。
關鍵詞:教師隊伍;教學方法;政治理論素養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8-0199-02
習近平同志指出:“青年是標志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1]。青年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主力軍,而高校作為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主要陣地,承擔著偉大的歷史使命。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是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路人,是搭建大學生內心中國夢的建筑師。在新時期,進一步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師隊伍建設,對于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教學水平,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教學改革、搞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培養新世紀有理想有道德、有素質、有文化的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提升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的政治理論素養
進入新時期,我國經濟迅猛發展,在當今新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高校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途徑和方式較以前更為豐富,對于時政熱點的把握程度逐步提升,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內容的消化時間逐步縮短,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水平有了較大提高。針對新時期知識量豐富的高校大學生,提升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的政治理論素養和知識儲備是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師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新時期大學生發展的新情況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理論課教師僅僅局限于書本教學已經不能適應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必須不斷給自己充電,不斷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自己的頭腦,豐富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寶庫,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投身于教學實踐,逐步提升自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進而為學生傳道解惑。尤其是奮斗在教學一線年輕一代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更要埋下身子下狠功,耐得住寂寞,扎實搞好理論積淀,培養自身吃苦耐勞的精神。
1.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的政治理論素養,要求理論課教師時刻保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熱情,保持對馬克思主義的熱愛,在理論教學中積極通過參加教學研討、教師培訓、教師講座等途徑擴充自身理論儲備,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準確把握時政前沿問題,通過學術交流開闊視野。
2.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的政治理論素養,要求理論課教師做好實際調查研究,深入學生思想,認真做好大學生思想工作,進而有的放矢地搞好理論教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不僅要與學生進行學習交流,更要主動地與學生進行生活情感溝通,努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培養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3.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的政治素養,要求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在增加理論知識儲備的同時,還要關注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用人格魅力感召學生,進而激發大學生學好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熱情和信心。
二、創新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教學的方式方法
進入新時期,信息革命技術飛速發展,互聯網普及的同時微信、微博等新媒體迅速崛起,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傳統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尤其對于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這種本身帶有哲學思辨性、理論晦澀的學科,傳統的教學模式亟待創新,改革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教學方式成為推進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
1.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活動為主線”的教學原則。新時期的大學生尤其是90后是一批個性突出、自主意識較強的新生代,他們在學習生活中渴望獲得肯定,在行為方式上愿意表現自我。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必須根據當代大學生的這一特點制定一套符合新時期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方法,其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活動為主線”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堅持的一項主要原則。這項基本教學原則要求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各種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轉變以往“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盡可能地讓每位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嘗試著開展“翻轉課堂”系列活動,爭取讓學生從“開口講”到“愿意講”最終實現“講得好”的教學目標。古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在傳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方法以及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看待、分析問題的視角和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途徑。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是大學生獲取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主要途徑和渠道,因此堅守和優化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是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一項重要任務。
2.搭建和利用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網絡教學平臺。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是大學生獲取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主渠道,但高校課堂時間有限,且多以大課形式開設,不能夠完全保證全部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搭建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網絡教學平臺有利于每位學生充分享用公共教學資源,成功打破了教師與學生進行學術交流的空間時間束縛,高效利用了大學生課余時間,實現了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設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專欄,定期更新閱讀書目,推送優秀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術文章,既滿足資源共享又讓學生實現在線閱讀。教師還可以設立時政新聞專欄,成立專門的新聞小組,組織學生輪流更新時政資訊。此外,教師可在網絡教學平臺定期拋出一個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相關的話題進行線上討論,發散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在利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網絡教學平臺的基礎上利用微信、微博等新興微媒體,建立微信、QQ群,定期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努力發展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搭建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網絡教學平臺順應了新媒體發展的要求,符合大學生學習、生活模式的轉變,是完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體系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的重要環節。
3.理論聯系實際,拓展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社會實踐。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是加強和改進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的有效途徑,從課堂理論學習到理論指導實踐的過渡是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方式的重中之重。近年來,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在教學方面存在著理論脫離實際的傾向,理論講授空洞枯燥,照本宣科,導致高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厭學情緒高漲,嚴重降低了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興趣。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隊伍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能否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客觀實際相結合,能否做到知行統一,學以致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只有帶著學生走出課堂,參與實踐,積極投身社會活動當中,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才會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魅力,才能讓學生相信、接受它,進而才能讓學生去主動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因此,在傳統“師講生聽”的同時也要提倡“師生同做”,把理論灌輸與客觀實踐相結合,理論課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還應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系統性,遵循大學生認知規律進而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
4.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分階段教育。新時期大學生自主意識較強,個性突出,且成長學習環境不盡相同,如何針對不同學生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是創新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育教學的關鍵環節,是對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考驗,是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改革的重要步驟。分層次教學、分階段教育就是根據大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程度、大學生的年級情況和專業分布,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從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思想實際情況出發,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宣傳、教育、武裝大學生頭腦,使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堅定社會主義信念,認清自己的歷史使命,并為此努力奮斗。對于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程度薄弱的大學生高校理論課教師要給予積極鼓勵引導,適當選擇篇幅小、易于理解的基礎書目帶大學生入門;對于擁有一定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的大學生、黨團骨干、入黨積極分子等,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要引導其研讀內容深刻、意義深遠的經典篇目,與學生進行分析、交流。
三、完善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隊伍的選拔管理機制
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優秀工作者既是推動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健康發展的關鍵力量,又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主力軍,因此,吸引更多卓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人才投身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工作是推進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有力保證。要培養出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時期青年,就要嚴格選拔出專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從事高校教學一線工作,選拔一批專業素質過硬、人格魅力突出且擁有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熱情的人才從事教育教學。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隊伍管理是推進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通過責任制、獎懲制等管理手段進行科學管理,保證高校馬克思主義教師隊伍有序健康發展是推進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建設的基礎和前提。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師隊伍建設是一項細水長流、任重道遠的工作,需要凝聚國家、高校、教師三方的力量,在共同努力下最終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隊伍優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