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亮
【摘要】本文結合北京電臺體育廣播《激情賽場》節目近年來的創新經驗,從廣播直播節目傳輸方式、節目形式內容、操作流程、新媒體融合等幾個方面,闡述利用高清直播、規范直播和操作流程,以及微博微信平臺,加強與受眾互動,促使該類節目做到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廣播轉播 體育賽事 創新 新媒體 互動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2015年世界三大體育賽事之一的田徑世錦賽在北京舉行、北京首鋼男籃四年三奪全國男籃聯賽冠軍、中國北京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權……伴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水平賽事和未來更多賽事的舉辦,體育漸漸成為了大家茶余飯后談論的重要話題。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山東、天津等在內的廣播電臺都設有體育賽事直播類節目,雖然在直播方式、內容等方面有著很大不同,但賽事直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可以滿足那些關注體育比賽、又沒有其他傳播及時了解比賽動態的人群需求,使他們輕松了解比賽的進程和比分,廣播賽事直播節目越來越多的被上班族、出租車司機人群所接受。
在不少電臺的體育頻率中,賽事直播類節目隨著體育賽事在中國的火熱,播出頻次也越來越高。但這類節目發展到今天,也遇到了一些困擾節目發展的瓶頸,具體表現為:比賽場內特殊的場地條件,使得節目傳輸質量參差不齊;節目形式單一,缺乏創新,聽眾易產生審美疲勞;轉播流程不嚴謹,易發生播出事故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改善直播信號質量,給不在賽場的聽眾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讓直播節目更吸引人,成為很多賽事直播類節目亟待解決的問題。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體育廣播的《激情賽場》節目在近兩年不斷探索,辦出了自己的特色。
一、創新節目傳輸方式,實現高清直播
近年來,為了使節目傳輸信號更加穩定、清晰,《激情賽場》節目組先后嘗試了使用電話線、手機信號轉播機和第三代、第四代通信技術(3G、4G),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等多種方式進行賽事直播,但效果都不很理想。
目前最普遍的方式是記者使用電話直播。這種方式是通過移動通信信號傳輸,基本能夠滿足體育賽事轉播地點不固定和使用方便、快捷的要求,但是這種轉播方式的音頻帶寬僅7KB/S(KB/S意為千字節每秒),音頻播出質量較低,且比賽現場噪音大、雜音多,使得最后呈現的聲音非常嘈雜,很難滿足聽眾對賽事轉播的需求。
隨著科技的發展,2011年前后,我們曾嘗試使用3G、4G網絡信號進行賽事轉播。網絡信號傳輸在空曠的體育場內效果非常好,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技術人員發現,到了真正的比賽,現場最多時涌入5萬到8萬名球迷,當大家共同分享帶寬時,轉播信號一下子變得非常不穩定。所以,實際情況就是:賽前測試的時候完全沒問題,但到了比賽當天,足球比賽半場45分鐘的比賽轉播,會出現十多次中斷,顯現出比較嚴重的播出事故,所以這種方式也只能作罷。
除了上述兩種方式,我們還嘗試使用過ISDN。但以目前國內體育場館的硬件設施來看,絕大部分場館無法滿足轉播需求,少數能夠滿足要求的場館因人員成本增加且花費較高,也沒有被廣泛采用。
對于這個多年困擾廣播賽事直播的問題,2014年,體育廣播頻率聯合本臺技術部門,把現場直播信號通過電視轉播車光纜傳送至臺本部,再由光端機通過主備兩路光纖傳回,最后將解說聲解析出來,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高清轉播。
轉播實現高清后,除了聲音質量有了保證,現場的一些實時音響:教練員現場布置戰術的聲音、皮球敲擊地板的聲音等,也都可以通過光纜傳回到直播間,這些聲音的使用極大豐富了直播的現場感和立體感。
二、創新節目形式,豐富直播內容
有了清晰的轉播傳輸信號,《激情賽場》的節目形式也隨之產生了變化。以中國足球超級聯賽的轉播為例:體育廣播在多年聯賽報道經驗的基礎上,延長了比賽當晚的直播時間。每當有比賽直播的時候,打通當晚節目,賽前連線前方記者,介紹球隊準備情況、現場氣氛等;賽時對比賽進行直播,賽后圍繞剛剛結束的比賽,邀請嘉賓結合球迷的短信、微博、微信問題進行評論,延續了比賽的熱度。
另外,為了讓節目更具可聽性,我們也在直播前后增設了轉播、評論嘉賓:前方是解說員+解說嘉賓的配置,后方直播間是主持人+評論嘉賓的組合,評論嘉賓、解說嘉賓主要由退役運動員、項目專家、各媒體專項記者組成,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解說把激烈的比賽呈獻給收音機前的聽眾。
三、重要賽事提前策劃,賽事直播加大報道力度
除了球迷關注的足球、籃球聯賽,針對一些年度的重大賽事,體育廣播提前策劃,力爭把比賽以更加立體化的方式呈獻給聽眾、球迷。以2015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為例,這項大賽是首次在北京舉辦。開賽前一個月,經過多方協調,體育廣播在鳥巢搭設直播區域,把中午的《喜鵲登枝》、晚間的《激情賽場》《體壇夜話》節目的直播間搬到了鳥巢。體育廣播也成為除中央電視臺、田徑世錦賽官網網易外,在鳥巢搭建直播平臺的中國廣播媒體。世錦賽期間,節目組邀請到了前百米亞洲冠軍胡凱、在世錦賽中創造出個人最好成績的中國短跑女飛人韋永麗、北京田徑隊教練等作為轉播嘉賓,對大家關注的焦點賽事,如:男子百米、男子4×100接力比賽等進行現場評述。與以往單純派出記者報道比賽相比,這次世錦賽的直播和特別節目的設置,使得體育廣播對田徑世錦賽的報道內容更加豐富、立體。特別節目的播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8月23~8月30日一周晚間節目的收聽率明顯高于同一時間段的平均水平。
四、規范直播操作流程,提高節目運行質量
伴隨節目傳輸方式的創新、節目形式的改變,隨之而來的是體育廣播各個環節工作方式的變化,一場比賽的直播需要更多部門的通力合作才能確保萬無一失。對此,節目專門制定了新的“轉播流程和預案——解說員版、導播版、機房主持人版”,細化了轉播流程。
按照流程要求,除極特殊情況外,一場比賽的直播需要提前至少3天提交轉播報告,并完成以下幾個步驟:
1.確定轉播場次、轉播人員、嘉賓人員、節目安排,并提交詳細報告。
2.出轉播通知,并報告相關部門做好轉播保障工作,確保安全播音。
3.節目負責人將轉播場次、具體信息傳達給節目主持人、轉播當天值班導播以及機房值班主持人,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到目前為止,新的轉播流程已經運行了有大約兩年時間,整體平穩,效果良好,沒有發生過任何播出事故。
五、整合全媒體資源,增加節目關注度
“在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正面臨著邊緣化的危險。因此,傳統媒體的全媒體化戰略成為傳統媒體在全媒體時代絕地反擊的必經之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像以往一樣關起門來做節目肯定是行不通的。
廣播傳播在公信力、互動性方面有著自己的優勢,但相比新媒體,覆蓋人群相對固定和集中,所以,可以通過網絡、微博、微信等方式擴大影響力。為此,體育廣播《激情賽場》節目做出了以下嘗試:
(一)利用微博、微信平臺預告,進行互動
賽前一天,直播的場次、內容、嘉賓、賽前分析等準備信息通過體育廣播的微信公眾賬號、官方微博對外發布,提醒大家收聽;比賽進行中和比賽結束后的點評時間,也會開通以上平臺和球迷展開互動。目前,體育廣播的官方微博有大約58萬粉絲,微信公眾號有約5萬人關注,日常活躍人數達到20%以上。通過這些互動方式,可以更有效、更準確地把賽事信息傳達給目標人群。
(二)解說員參與電視、網絡直播,擴大影響力
廣播賽事直播對解說員有著很高的要求。大概兩個小時的比賽,既需要解說員準確無誤地描述比賽場面,又需要他們在解說的時候適度地加入背景資料和相關消息,增加直播的可聽性。優秀的解說員是賽事直播成功與否的關鍵。除了完成日常的解說、采訪工作,體育廣播的籃球、足球解說員都會定期到北京電視臺體育頻道、樂視體育、搜狐等平臺擔任解說嘉賓,擴大影響力,提升知名度。
(三)知名嘉賓參與轉播,提高關注度
近幾年,《激情賽場》節目在北京進行的現場直播中,都安排了解說員+直播嘉賓的配置。從2015年開始,隨著新媒體的發展,節目組又聯系了一些在網絡非常活躍、有更高關注度的直播嘉賓參與,提升節目在新媒體上的關注度。目前,北京國安足球隊的主場轉播嘉賓是前國安隊員南方、北京首鋼籃球隊的現場嘉賓是前首鋼隊、國家隊后衛李克和微信公眾號“北京是冠軍”的運營者周赫,他們在通過自媒體發布消息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廣播賽事直播的關注度。
賽事直播節目在廣播頻率已經運行了多年,在北京體育廣播更是成為了全頻率最具特色的拳頭欄目、全天收聽率最高的欄目之一。經過不斷改進和創新,雖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如何進一步提升節目質量使節目得以持續發展、如何讓聽眾把通過廣播直播關注比賽當成一種“習慣”,使廣播賽事直播在新媒體的“圍追堵截”下重新煥發生機,仍然是值得廣播人思考的話題。
注釋
①范晶晶《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生存之道》,《青年與社會(下)》,2013年第10期。
(作者單位: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體育廣播)
(本文編輯:呂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