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晶琳
摘 要:語文課堂是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帶領學生欣賞文學、享受文學的圣地。在教師的努力下,一方面讓學生能夠輕松應對升學考試,另一方面也能夠充分感知語文的神奇魅力。如何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鐘內發揮無限的價值,打造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是主要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高效;高中語文;課堂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無論哪一節語文課,遵循的幾乎都是相同的模式: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朗讀課文—劃分段落,概括大意—總結與升華。但是這樣下來,學生真的學到東西了嗎?我們真的挖掘到文本內涵了嗎?新課程改革標準實施以來,也為高中語文課堂吹來了一股清風。作為高中語文教師,理應對高中語文課堂做出一番創新。那么,該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呢?
一、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及時更新教學理念
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從某種程度來說,能否打造高效課堂,教師起決定性作用。如果教師因循守舊,不肯改變現狀,一味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語文課堂也不會散發新的光彩。首先,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教師一職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教學觀念,才能跟得上課改的步伐。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之余,多參加一些專業培訓活動,以及利用一些豐富的網絡資源來充實完善自己,加強與前輩、同事之間的交流,課后進行反思、總結和再備課,并不是下課之后就萬事大吉,即使是相同的課文,也爭取每一次講都有進步;其次,勇于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創新能力。習慣成自然,很多教師習慣了屬于自己的教學習慣,是不舍得忍痛割愛的,但如果自己的教學習慣已不適應如今的學生,遲早會被淘汰的,不如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前就勇于改變它;最后,深入領會課改思想,吸收其精髓,運用于自己的教學之中。新課改的意義在于針對中小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做出改變,教師要充分重視起來,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并且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便于更好地將其融入教學中。
二、明確教學目標:單一、清晰、有深度
教學目標是一節課的靈魂,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更不是輕易確定下來的。要想打造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就要明確一個單一、清晰而又有深度的教學目標。
1.單一
提到單一的教學目標,恐怕很多教師都會嚇一跳:一節課只確定一個教學目標,會不會太少了一些?但是試想,我們羅列了一大堆教學目標,在授課時每一條都如蜻蜓點水一筆帶過,最終教學目標實現了嗎?與其貪多求全,不如只設計一個教學目標,專而精。這就要求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學會很好地取舍,面對林林總總的教學目標,能夠穩、準、狠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一個。諸如“知識與能力”方面的目標,大可交給學生自行處理,不必占用課堂時間,在信息資源異常豐富的今天,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不必面面俱到。例如,《雷雨》這一課我所設定的教學目標為:概括戲劇中揭示的思想主題,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在于周樸園的階級意識與人性之間的矛盾沖突。只有確定了單一的教學目標,在組織教學內容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各個環節的教學內容都是有意義的,圍繞這一個教學目標而進行展開。
2.清晰
有的語文課堂聽起來熱熱鬧鬧,但是仔細分析,卻毫無邏輯性可言,雜亂無章,教師自主發揮的空間比較大,追溯其根本原因,無非在于缺少一個清晰的教學目標,抑或是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的確設定過一個清晰的教學目標,但在具體授課的過程中,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而被遺忘在角落里。如果缺乏一個清晰的教學目標,也許講到最后連教師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講些什么,更無什么高效課堂可言。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多花一些心思,明確自己想要講一些什么,學生能夠得到一些什么。例如,《故都的秋》這一課我所設定的教學目標為:引導學生帶著情感朗讀,體會語言中所蘊含的美好情感與作者的人文情懷、故都情愫。這一目標確定后,“秋雨話涼圖”“秋槐落蕊圖”“秋蟬殘鳴圖”等每一幅圖畫都因此展開,邏輯清晰,有規律可循。
3.有深度
高中語文教材選編的課文都是具有學術價值的,而高中生通過之前的學習已經具備了基本的鑒賞能力和文學功底,語文課更不應該停留于淺顯的層面,而應對文本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這就要求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充分分析文本的內涵,確立一個有深度的教學目標,解決課文最具有價值的部分和學生所不能理解的部分。例如,《祝福》這一課我設定的教學目標為: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劇的原因,揭示小說的主題。這一課我帶領學生透過表象去看本質,體驗魯迅的文字力量。
總而言之,想要打造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僅僅依靠以上幾點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各位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進行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盡自己最大努力讓有限的課堂時間發揮無限的價值和意義,讓高中語文課堂煥發新的光彩,帶領學生在語文的海洋里暢游,讓學生愛上語文,愛上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王慧玲.如何打造高中語文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4(43).
[2]張曉燕.新課改下如何打造高中語文高效課堂[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