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文化藝術產品有了更高的需求,文化創意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然而,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類目繁多,不同的經營管理理念對產業的未來發展存在不同的影響。本文以美學角度思考,對美學思想指導下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方向和策略進行了深入分析。
關鍵詞:美學思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發展方向
文化創意產業(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種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產業,它尤其注重凸顯產業自身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強調文化主體的作用,通過技術、創意和產業化的方式開發、營銷知識產權,從而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經濟的持續繁榮發展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溫床,目前人們對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是文化創意產業想要不斷發展,就要不斷創新文化理念,滿足受眾的審美需求。因此,在美學理念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十分必要。
1 文化藝術產業與美學理念的相互關系
美學思想,簡單來說是屬于人們對感官的感受,它主要的研究對象是人與世界的審美關系,即審美活動屬于人類的精神文化活動。中國當代美學主要是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美學的實踐唯物主義和實踐觀點為基礎,經過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審美的要求不斷提高,美學理念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進步和發展,并且已經逐漸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不斷加深,帶動了審美理念和美學思想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在這種狀態下,美學不僅是一種精神活動,其本身就是一種美的行為與代表,是普遍與特殊、一般與個別、客觀與主觀、理性與感性的統一。美學理念不僅能夠讓人們了解自我,更能夠讓人們在審美的基礎上實現自我價值的升華,這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理念存在著明顯的共通性。
從哲學的角度來講,物質對于意識具有決定作用,而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國家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旨在不斷滿足廣大群眾的文化藝術精神需求,進一步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文化創意產業屬于新興行業,是一種具有環保性質的產業。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文化創意產業,是指在進行某些創意性的文化活動時,將思想、智力密集型元素和創新思維的技術等統一的加以利用,從而將經濟發展過程中生產和消費的價值進行提升的一種產業。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新時期,為了實現全面、可持續的發展,需要逐漸轉變以資源消耗為主的傳統經濟增長模式,進而向智力型產業發展,用文化和智慧開辟全新的產業途徑。
與傳統產業發展模式不同,文化創意產業注重的是產品的核心文化價值觀念,注重利用文化和藝術對產業的發展模式加以引導。除此之外,文化創意產品只有兼具文化藝術功能以及情感表達功能,才能夠持續的占據市場。也就是說,文化創意產品不僅要帶給消費者一種愉悅的產品購買體驗,更要表現出對人們個性化精神的充分尊重與理解,使消費者通過感官的享受及刺激感受到自我價值。可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美學理念的發展存在著明顯的相似性。一方面,二者都與社會環境的發展存在著較為明顯的關系;另一方面,二者尤其注重人們的感官感受和心理、精神的特點。然而,審美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也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性,主要表現為“文從道出的私人性特點無法與文化產業所訴諸的共同性協調統一,文化審美的藝術理念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技術難以實現有效的結合。
2 美學理念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方向
雖然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我國文化產業起步較晚,在發展模式和發展途徑上尚未形成獨一無二的發展體系。目前,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主要依托三種途徑,即特色化文化藝術產業園區、文化創意文化藝術產業旅游、影視作品推廣文化藝術產業。這些形式對我國的文化藝術產業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這些模式未能夠實現與美學理論的充分結合。所以,從美學角度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首先需要進一步創新文化產業發展和管理的理念。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合作以及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審美經濟時代已然到來。這是一種超越產品的實用功能和一般服務,以實用與審美、消費與體驗相結合為主要特點的產業經濟新模式,文化創意產業屬于大審美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產業模式的發展意味著文化產業藝術生產的藝術本質、審美本質應當同生產勞動性質、商品性質達到辯證統一。也就是說,文化產業及產品在美學理念下具有更加突出的審美價值和藝術特性。
為了進一步提高文化創意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傳統的文化產業需要勇于打破傳統的藝術管理模式,通過創新藝術文化形式實現藝術管理模式的創新。例如,在一個企業中,文化產品設計人員需要與產業管理人員進行更多的交流與溝通,實現產品理念的統一,形成鮮明的企業產品核心文化價值。
此外,在美學角度下思考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需要注重發揮人才的作用,因為對于文化產業而言,人才的創意和思想才是企業得以長久發展的核心。因此,國家應該更加積極培養更多的文化產業專項人才,國家、高校、企業共同努力,加強宣傳,為文化創意產業招收更多的人才,為產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我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和發展,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審美體系和文化藝術。這些中國元素隨著中外合作與交流逐漸被世界所熟知,已然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成為中國美的象征。因此,打造中國特色文化創意產業品牌,是對美學理念的最好貫徹。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創意產業模式,對于保護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更好地保護和弘揚我國眾多面臨失傳的傳統藝術文化形式。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審美情趣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因此,各種文化元素在創意產品中的應用也需要不斷的改良和創新。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模式一定要與文化發展的地域、形式、文化底蘊相結合,確保與人們的審美標準一致。
3 結語
文化創意產業在當下和未來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美學理念在文化創意產業中的應用勢必能夠進一步促進產業的繁榮與進步。同時,文化創意產業也將進一步完善中國當代美學體系,提高全民的審美情趣和能力。本文相關分析希望為同行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順利實現美學視野下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位政.文化創意產業與傳統文化對接時的思考與實踐[J].創意與設計,2011(04):4-7.
[2] 李賽可.華萊塢之提出及其文化創意內核——基于易智慧對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思考[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4(02):73-82+161.
[3] 蔣婷婷,張言,張璐.軟創新的存在性及文化創意產業創新評價的再思考[J].現代管理科學,2014(06):87-89.
[4] 任雙雙,梁亞東.對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的工藝設計水平的思考[J].現代裝飾(理論),2013(02):213.
作者簡介:胡睿(1989—),女,安徽安慶人,工程師,研究方向:美學與文化創意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