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 要:加強對國企工會工作面臨的困難及應對策略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國企工會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加強對國企工會工作面臨的困難及應對策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筆者對國企工會工作面臨的困難及應對策略進行了分析探討,希望對相關從業人員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國企;工會工作;困難;策略
當代背景下,國企的人員構成以更加復雜的狀態所存在,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國企工會工作開展的難度,因此,加強對國企工會工作面臨的困難及應對策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對國企工會工作面臨的困難分析
(一)企業發展和員工利益之間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有企業的改革也進入更深層次的調整,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絕大部分的國企工會在工作開展過程中都把企業的發展作為基本的核心,而忽視了對員工利益的兼顧,這就誘發了員工利益和企業發展之間矛盾的產生,這對于國企可持續發展的實現是極為不利的。作為我國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國企在我國體系中所占有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夠把員工根本利益的維護作為核心內容的工會工作是不能夠被順利推進的,這該引起工會工作者的重視。
(二)國企工會工作的難度不斷提升
和傳統的國企相比,在當前國企工會工作推進的過程中所面對的對象以更加多元化的狀態所存在,這對于工會工作的順利推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上,面對對象的增多將會直接使得文化工作的難度得以提升。一個企業的文化氛圍以及文化工作的完成情況將會直接對于國企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和以前國企人員構成相比,當代背景下,員工所處的層次不同,其對于文化的要求也會產生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國企工會人員在推進工會文化建設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對各個層次的員工需求進行兼顧,這必然會使得工會工作的強度以及難度都會在一定程度提升。
(三)員工收入差距的拉大增加了工會工作的難度
在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基礎上,國企中員工收入差距進一步被拉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企工會工作的順利推進。國企中員工收入差距之所以進一步拉大,歸根結底還是由于我國經濟結構的改變,經濟結構的改變將會直接致使國企內部分配制度產生改變,尤其是管理層人員和基層人員的收入差距的擴大,這種收入差距的產生就會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基層員工產生不滿情緒,這也會對企業制訂的各項方針目標的順利實施帶來影響。因此在日常工會工作開展時,工會人員與其他部門同志一起,對基層員工的這種不滿情緒做好解釋,消除負面影響對工作所帶來的羈絆,這將會讓工會工作在推進過程中所面臨的形式更加復雜,也對工會工作的進一步提升有著極大的影響。
二、國企工會工作困難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自身建設,增強企業凝聚力
順應事物發展的規律,才能保持青春活力,企業工會改革亦是如此,只有順應形勢的發展與要求,才會起到紐帶作用。加強工會建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思想、組織、制度、以及能力,增強工會的凝聚力與向心力,致力于將工會打造成為學習型、服務型、以及創新型的新型職工群眾組織,從而使工會更好地為企業職工服務。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工會干部隊伍建設,培養一支組織能力強、服務意識強、維權意識強、文化水平高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廣大干部要在自己工作崗位上,不斷探索,大膽創新,為提升工會工作效率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二)團結國企職工,推動企業發展
第一,組織勞動競賽。開展主題競賽活動,將競賽與企業生產經營目標結合起來,激發職工的好勝心,調動職工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由被動工作轉變為主動工作,這樣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僅營造了和諧、快樂、民主的工作氛圍。這種競賽格局不應局限于臨時聘用的人員、勞務派遣人員、技術工、操作工等,還要擴展到企業管理層,使之形成系統的勞動競賽網絡格局。工會組織與相關部門及時總結勞動競賽的經驗,并不斷加以改進,使其更好地為企業服務。第二,提高職工素質。職工素質關系企業的未來,因此,職工素質的提高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點。企業管理者要多為職工組織講座、職業培訓、以及經驗交流等活動,提高職工的業務水平,使“學習類型職工、知識類型職工”成為企業特色,為企業職工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開展技術創新活動,鼓勵企業職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為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要設置意見箱,鼓勵企業職工對企業的管理方式、經營方式、以及技術改進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從而促進企業更好發展。
(三)做好勞動保護工作
企業不僅要做好安全生產保護工作,同時還要培養企業職工勞動安全意識,使“安全第一”的觀念深入企業職工心中。通過培訓及完善企業規章制度,培養職工自覺遵守安全行為準則的習慣。加強普法教育,學習《安全生產法》,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規范企業職工的行為準則。
(四)關注職工民生,構建和諧企業
工會組織維護職工合法利益,因此要圍繞職工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開展工作,對于發展和諧勞動關系,促進體面勞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等方面都具有積極作用。工會在開展工作時,應學會統籌兼顧,因此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堅持民主管理制度。民主制度建設包括多方面內容,企業領導者首先要建立民主管理體系,使企業職工的各方面權利落實到實處。領導干部的選拔認真傾聽職工代表意見,充分發揮職工的管理與監督作用。加強企務公開,真正做到透明執政。除此之外,在公開內容方面,首要公開職工關心的問題、企業的重大問題與難題,將企務公開融入企業運行的每一個環節。第二,保障勞動者權利。切實落實“三不讓”承諾,建立職工幫困救助機制,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領導者要站在職工的角度思考問題,急職工所急,憂職工所憂,盡心盡力為職工排憂解難,使職工沒有后顧之憂,專心為企業服務。第三,加強維權機制建設。建立健全完善的勞動爭議處理體系,掌握勞動爭議的主動權,能夠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勞動爭議的調查要以實事為基礎,以法律為準繩,公平、公正、公開的處理勞動爭議。提倡平等協商的勞動機制處理辦法,通過平等協商處理職工最關心的問題。提高集體合同的實效性,工會檢查監督小組要定期檢查集體合同的履行情況,并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工會要特別注意女職工權利的維護,開展女性保健知識講座,組織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以及做好女性職工特殊時期的保護工作等。第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開展職工思想教育工作,引導企業職工將個人愿望與企業的未來發展規劃有機結合在一起,使企業職工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為企業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提高職工的責任意識,確保工作質量。
(五)加強對員工核心利益的重視
目前大部分的國企工會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都把企業的長遠的發展作為基本的目標,卻沒能夠對員工的核心利益進行足夠的重視,這對于國企工會工作的順利進行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國企工會在進行相關工作的推進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員工核心利益的重視,在企業發展的基礎上盡可能的對員工的核心利益進行維護,這對于國企工會工作的順利進行有著極大意義。只有員工的利益能夠得到維護,其才更加愿意參與到工會工作中,這對于工會工作有效性的保證與提升極為重要。
三、結語
工會的工作偉大而艱巨,我們要在保證職工利益的同時,促進企業的發展。建立高素質的干部隊伍,鼓勵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從而提高工會的辦事效率,切實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庚馨杰.當前國有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青年與社會,2014(07):118-118.
[2]李勁.當前國有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魅力中國,2013(17):267-267.
[3]常明.論國企工會工作面臨的困難及應對策略[J].東方企業文化,2013(24).
[4]晏承芹.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新問題與對策探討[J].重慶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