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珠 潘樂
[摘要]運用認知語言學的體驗觀理論來研究懸疑類英語電影語篇的連貫可以幫助觀眾在心智中建立起各個事件及要素之間的聯系,理解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從而更好地理解電影語篇。體驗觀理論認為,人類的概念、思維、認知及意義均來源于他們對外部世界的感知體驗。對懸疑類英語電影語篇的研究表明:體驗性媒介可以幫助觀眾確定事件的性質,而觀眾過去的日常認知體驗或知識可以幫助觀眾發現案情的疑點,二者對實現電影語篇連貫均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認知語言學 體驗觀 懸疑類英語電影 語篇連貫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6-0083-02
懸疑不僅是一種電影風格,也可以看作是一種電影創作手段的運用。對懸疑電影語篇連貫的研究可以幫助觀眾或語篇解讀者在心智中建立起各個事件、實體及要素之間的聯系,理解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從而更好地理解電影語篇。我們認為,相對于形式和功能語言學的連貫而言,認知語言學所主張的“心智”上的連貫能夠更科學、更合理地解釋連貫的本質。根據關聯理論,交際雙方會認為對方的話語是與交際情景關聯的,在語言形式上看似沒有聯系的語句是具有相關性的,這種相關性要靠聽話者的心理推理才能獲得。本文將運用認知語言學的體驗觀理論來研究懸疑類英語電影語篇的連貫,以驗證該理論對語篇連貫的解釋力。
一、理論基礎
(一)作為知識、意義來源的感知體驗
認知語言學的哲學基礎是體驗哲學,在體驗哲學理論中,他們反復強調心智的體驗性,并把它作為體驗哲學的基本思想和原則之一。認知語言學認為,外部世界作用于人的心智,再由心智產生言語,由言語再形成文字。人類在對外部世界各種現象的感知體驗中產生范疇、概念和思維,抽象出認知模型,建構認知結構,從而在人腦中產生意義。Malinowski更是明確地指出:“最終來說,一切詞義均來自于身體經驗。”[1]因此,對句法、語義、語用、語篇等語言現象做出體驗性的解釋是必要的,合理的,有價值的,有利于更好地揭示人腦是如何理解語言的。認知語言學認為,人類首先對自己、他們的身體部位及生存環境進行感知并定位。然后又基于身體構造對身體和空間進行感知和體驗,獲得意義,并基于對身體和空間的理解產生認識。
(二)身體與意義、主觀認識的關系
我們是用自己的身體(包括各種感覺器官)來對世界進行感知體驗的,這就是身體經驗。人類有自己特殊的身體構造和大腦,以特殊的方式感知世界,形成人類獨特的思維和語言。認知語言學批判了二元論,認為概念不是自治的,不是獨立于身體的心智能力。作為認知和語言的主體,人類本身也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人類用自己的身體部位來表示和理解其他事物,往往以自己的身體體驗和主觀認識來獲得意義。正如古希臘哲學家普羅塔哥拉(Protagoras)所說:“人是萬物的尺度?!盵1]從現象與應用來說,人類的思維具有“體認”特征,常常用其類似的經驗來表示或衡量周圍世界,因此,一些表示人體部位的詞語往往會通過隱喻方式映射到其他語義域中。例如,王寅研究了漢語中表示生氣、發怒的語言形式與人的相應各種生理表現與之間的關系,證明這些語言形式是基于感知體驗的,與人的生理構造密切相關。[1]再如,人類在語言構建過程中發揮著中心作用,往往從自身的角度看待周圍世界,把自己作為參照,形成視角(Perspective),諸如“前后、左右、上下、中心邊緣”等概念也是相對于自身身體,基于感知體驗而形成的。
(三)空間與人類概念形成的關系
人類首先體驗的是空間,包括地點、方向、運動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來源于物質,即來源于客觀世界,這當然也包含了來源于空間的思想。早期的一些學者研究已經證明,空間和視覺經驗在形成人類概念和其他認知中確實發揮著作用,具有高度重要性。地點位置在人類概念形成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認知語言學家也高度重視空間體驗的思想觀點,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解釋,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認知語言學認為,人類首先獲得空間和運動經驗,并以此為基礎,把自己的認識概括、抽象為一些典型的意象圖式。然后,運用這些意象圖式進行某些類推和延伸,建構出所有領域的感知、意象和事件等,形成人類關于所有領域的經驗結構和概念系統,獲得對所有領域的意義和理解??梢?,所有事件和狀態的概念幾乎都是根據空間概念化組織起來的,幾乎所有語義場在概念上都有類似于空間的結構。人類空間定位和運動的概念幾乎適用于任何其他語義域,可用來對其他語義域進行解釋。Jackendoff提出了“主題關系假設(TRH or Thematic Relations Hypothesis)”理論,認為在事件和狀態的語義域中,事件、狀態、路徑、地點——功能是用來分析空間和運動的子集。[1]在現象與應用上,我們可以從英語和漢語中找到很多例子來證明,許多原來表示空間的詞語通過延伸而用來表達諸如“所有”“狀態”“存在”“特征”等其他語義域。我們可以運用空間概念來解釋詞法建構、詞綴、詞匯形成等語言現象。我們還可以利用人類對空間的感知能力,遵循語言形式與空間結構之間的相似性關系來研究英、漢語中基本句型的形成過程,解釋其語法結構。我們也可以把語篇視作概念化了的空間,探討如何利用空間概念來建構語篇,進行語篇分析。
二、實踐分析及應用
(一)體驗性媒介與懸疑類英文電影語篇連貫研究
體驗性媒介可以為觀眾帶來全新的感官刺激和體驗,幫助觀眾確定事件的性質,排除不可能的選項,幫助觀眾更好地判斷、分析和邏輯推理,從而在腦海中形成有關電影主題的完整的、前后一致的認知畫面。例如,電影《一級恐懼》是一部有關精神分裂患者謀殺的影片。各方或觀眾何以能夠判斷Aeron確實患有精神分裂癥成為破解整個案情的關鍵。要判斷這一點,觀眾只憑語言文字信息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還需憑借視頻或聲音等多模態媒介信息來判斷。這些多模態媒介也為觀眾提供了更為生動直觀的體驗,讓他們充分感受到人格分裂是個什么情形,從而確信謀殺者確實患有精神分裂癥而應該判無罪。謀殺者通過視頻影像媒介向觀眾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一方面是懦弱、天真單純、無辜、行為緩慢而又說話有些結巴的Aaron,是一個老實男生的形象;另一方面是語言大大咧咧、滿嘴粗話、行為粗暴、眼神兇殘、邪惡、頭腦簡單的Roy,是一種犯罪分子的形象。Aaron脆弱的心靈被不斷地施壓,在被步步追逼的情況下,軟弱的Aaron那一面逐漸被兇殘的Roy那一面占據,最終Roy成為他的主要性格。觀眾可以通過多模態體驗性媒介更好地感受到這種變化,從而做出判斷,了解真相。
(二)日常認知體驗與懸疑類英文電影語篇連貫研究
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當觀眾接觸到與以前體驗或經歷類似的事件時,會自動地把眼前的場景、事件與以前從體驗中獲得的、儲存在腦子中的、固化的知識或ICM進行對比,判斷眼前發生的事情是正常還是不正常,從而發現案情中的疑點。例如,在電影《后窗》中,推銷員的所作所為越來越引起觀眾的懷疑,種種證據和跡象都表明,推銷員確實殺死了自己的妻子并將其分尸。從證據來說,有兩個典型的現象是非常值得懷疑的,需要借助人們的社會經驗或日常認知體驗來判斷,幫助分析當事者的動機,從而查明真相,更好地理解電影語篇。一是涉及到推銷員妻子的一些貴重物品,杰弗瑞和麗莎發現蘇先生拿著很多首飾、珠寶,還有一個戒指,根據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判斷,正常情況下妻子出遠門不可能把戒指放在家里,證明推銷員的借口是編造的、虛假的。最后,推銷員來到男主角家時說:“她為什么不告發我……能把戒指還給我嗎?”進一步證明推銷員的秘密與戒指有關。二是涉及到小狗的離奇死亡。小狗不停地在花壇里刨著什么,后來那只小狗被殺了,樓上的老婦人看到小狗慘死后大聲哭訴,樓上所有窗戶的燈都亮了,鄰居們紛紛探頭查看究竟,唯獨推銷員家窗戶漆黑一片??梢?,推銷員的確是殺了自己的妻子。推銷員為什么要殺死小狗?他的心理動機是很容易分析的,我們結合我們的常識,狗的嗅覺器官很靈敏,警察有時就用警犬來幫助破案,一旦這只狗聞出或找到帶有血腥味的尸體碎片或物品,推銷員的犯罪事實就暴露了。
三、結語
認知語言學的體驗觀認為,人類語言的意義來自于他們對客觀世界的體驗,人類是用自己的身體來體驗周圍世界的,空間和視覺經驗在形成人類概念和其他認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空間定位和運動的概念幾乎適用于任何其他語義域。本文運用認知語言學的體驗觀理論對懸疑類英語電影語篇連貫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體驗性媒介及觀眾過去的日常認知體驗或知識可以幫助觀眾在心智中建立起前后事件、要素之間的聯系,形成完整的、前后一致的認知世界,構建連貫的語篇。
【參考文獻】
[1]王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01):287,289-290,294,291.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View of Body-based Meaning Theory in The Study of English Suspense Movie Discourse Coherence can help the audience to establish links between the various events and factors in mind, understand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ships between events, thus understand the movie discourse better. The Cognitive View of Body-based Meaning Theory holds that concept, thinking, cognition and meaning of human beings all originate from the perception and experience of the external world. The Study of English Suspense Movies Discourse shows that experiencing media can help the audience to identify the nature of events, and the past everyday cognitive experience or knowledge can help the audience to spot the doubtful points of the case, both of the above two aspac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alization of movie discourse coherence.
Key Wor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 View of Body-based Meaning; English Suspense Movies; Discourse Coherence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