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蓉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現代信息技術廣泛地運用于教學,服務于教學,對課堂教學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從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拓展數學教學空間,優化數學教學資源,突破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能力等幾個方面,去探討現代信息技術與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同時提出現代信息技術對數學課堂教學具有正反兩面性,有其利必有其弊。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把握有度,充分發揮其長處,而避其短處。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多媒體;數學課堂教學;自主性學習
當今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是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它對課堂教學有著深遠的影響,教師、學生對它都喜聞樂見。然而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是我們今后課堂教學中必須把握的一個嚴肅問題。下面就我個人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一些體會和思考來談談我的看法。
一、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長處,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現代信息技術中各種媒體的使用,不僅拓展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而且擴大了有效的信息量,加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生動性,有利于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的內容上來,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拓寬學生視野。教材中,有很多數學問題非常抽象,特別是一些推理證明題,往往都是需要通過數形結合的方法來進行分析講解,這時我們的教師就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的形式將圖形進行分解和重新組合,讓學生觀察了解到問題的所在從而進行自己的推理和證明。再如,我們的學生大多從小生長在農村,從來就沒有真正的見過飛機,更別說乘坐飛機,那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有關飛機的一些實際問題,學生是感到非常抽象和難以理解的,這時如果我們的教師能充分運用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觀摩飛機的飛行過程,了解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這樣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讓老師能很快的講解這類實際問題,也能讓學生更好更快的理解和掌握這類實際問題。因此,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變抽象為形象,使學生更加輕松地獲取新知識,吸取新知識,應用新知識,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做到“把握有度”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們學習及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熱情很高,然而多媒體只是一個輔助工具,因此應用要適時恰當、科學合理,否則將弄巧成拙。
1、多媒體的輔助性。盡管計算機在信息的識別、分析、判斷及綜合等方面有著其他手段無可比擬的優越性,但他在數學教學中只是一個輔助工具,它不能取代教師。如果把教師比做教學過程的“導演”,而現代媒體只能算是“道具”,導演利用先進的道具,目的是充分挖掘學生這個“主角”的潛能,是起獲取知識的能力。
2、多媒體的科學性。現代信息技術中,多媒體的使用一定要注意科學性,不能只顧畫面生動、色彩鮮艷、生效特異而失去科學性。多媒體的科學有其豐富的內涵,它包括課件闡述的數學概念定理規律科學、再現的場景和圖形的展示形式科學、聲音的搭配科學、課堂上教師對先進媒體操作使用科學等。否則,不但起不到理想的輔助作用,反而會將學生帶入誤區,給教學帶來可怕的負面影響。比如有人在制作課件時,過度的配入一些聲音,在課堂上點擊下一個問題時,突然的配音讓學生嚇一跳,給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影響;還有在使用多媒體教學中,有的教師出現平凡的點擊版面,時問題版面交換過快,有的學生還來不及看清問題的內容,就已經翻過去了,到頭來,學生還是什么都沒有學到,這顯然不妥。數學課件的主要作用,是向學生展示逼真的教學情景,更好地體現數形結合的思想。如果多媒體使用不科學,給學生帶來誤解,給教學帶來麻煩,那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和使用價值。
3、教育信息的加工。由于教師們都擔負著教育、教學、教研的多重任務,沒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將所有教學內容都自制課件,而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之一是可以資源共享,教師們通過網絡能夠獲取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但是,不同教師由于教學經歷、自身素質及學生情況的不同,對教學內容的安排肯定有差別。并且,“橫看成嶺側成峰”, 同樣的教學內容還有著不同的教學組織角度,所以對收集到的信息需要篩選、補充、重組,這樣上課使用時便會得心應手。
三、合理運用信息技術中的網絡資源,使網絡環境和資源走進學科教學,拓展數學教育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引導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上網收集整理相關學習資料,并讓學生把收集整理的資料在課堂上展示,互相交流,分享成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的變化,為了適應這一變化,我們都在積極探索,構建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適應這一變化。
總之,理想的教學應該是把教師與信息技術的優勢同時充分發揮出來把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為此就需要教師設計全新的教學方案而下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