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瑩
摘 要:國家的穩定和社會的和諧,離不開民眾物質生活的可靠保障。現代社會,就業壓力長期存在,給社會穩定帶來了一定負面影響。為此,國家實施了失業保險制度,旨在通過基本的物質保障,降低失業人員生活壓力,使其平穩過渡到再就業階段,從而在社會秩序、經濟環境和政治環境方面實現穩定保障的作用。失業保險制度的實施,本質上是為了加快失業人員再就業進程。但在實際工作中,失業保險促進就業的效果還很不理想。文章圍繞如何發揮我國失業保險促進就業功能有關問題進行探討,分析了當前我國失業保險在促進就業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產生原因,并就充分發揮失業保險促進就業功能提出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失業保險;促進就業;功能分析;對策建議
引言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政府都把保障民生作為政府工作基本職責之一。隨著時代發展,各種措施、方案紛紛出臺,在保障民生,維護社會穩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代社會,就業問題凸顯,失業保險是政府保障失業居民最基本生活需求,維護社會安定和諧秩序的重要舉措。我國于1999年開始實行失業保險制度,為失業期間的公民提供了重要的生活物質支持,是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就目前實際實施情況而言,失業保險雖然在保障失業人員生活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在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單純發揮著“輸血”功能,更重要的為社會“造血”功能尚未形成。深入研究失業保險機制,充分發揮其在失業再就業方面的積極作用,是當前政府及行政管理單位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
1 當前我國失業保險在促進就業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1.1 失業保險金給付條件審查不嚴
失業保險作為政府支援、扶助失業人員,保障其日常生活基本需求的一個重要措施,在給付時是有其規范制度的,只有符合對應的政策的人員才能夠領取失業保險金。具體到實際工作中,我國失業保險給付法定條件主要有三條內容,其中,非本人意愿中斷就業以及履行繳費義務滿一年這兩個條件相對而言較為容易審查判斷,一般都有其明確的文件、材料作為判定依據。而第三項條件,“有就業意愿并正在尋找工作”這一項關乎失業保險申領人主觀意志,如果要從客觀實際情況來判斷,就需要進行大量摸底調查、取證,實際執行中工作難度大,內容繁瑣,以當前各級社保經辦管理單位的人力、物力、財力無法承擔,難以取得真正實效。而失業保險申領人員為了獲取保險金,也有可能會隱瞞自己當前的求職情況,甚至出現為了領取失業保險金而虛報瞞報的情況。
1.2 有關促進就業的服務項目匱乏
要實現失業保險的促進就業功能,就必須在制定失業保險制度的同時配套實行促進就業的服務項目。而當前的失業保險制度更多的在于失業保險金的申領和給付,對于配套的促進就業的服務項目關注較少,即使有一些配套的促進就業服務項目,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往往會面臨很大的困難,不能滿足失業人員的就業需求。現有的再就業培訓和職業介紹服務也顯得單調和流于形式,與當前就業市場實際情況之間存在一定差距,實效不顯。特別是就業傾向測評、符合企業要求的專業技能培訓等服務缺乏嚴重。而就業市場信息流通速度慢,求職人員獲取信息渠道單一等情況也是影響再就業水平的重要因素。
1.3 有關促進就業的基金投入不足
在失業保險促進就業機制中,再就業效果依賴于對應的配套服務,而配套服務開展的好壞,又在很大程度上受投入資金額度影響。當前政府財政普遍緊張,用于促進就業的配套資金十分有限,從而限制了促進就業服務的快速高效開展,促進就業情況成效不顯。就業狀況沒有顯著改善,其反饋到社會保險方面的資源就少得多,無法形成二者間的良性互動。
2 失業保險在促進就業方面所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2.1 失業保險金申領審核和支付機制實效性差
作為失業保險制度的關鍵部分,失業保險金申領審核和支付機制實效性差是影響失業保險促進就業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失業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也投入了大量資源進行相關體系的建設和開發工作。但失業保險具體承辦部門的建設速度還較為緩慢,人員、資金有限,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僵化,面對巨大的失業保險申領業務,失業保險管理單位明顯力有未逮,在失業保險申領過程中的審核環節難以做到嚴格把關,審核質量不高,對于申領失業保險的人員是否具有就業意向,并正在尋找工作這一關鍵指標無法做到準確判斷,使得這一項條款流于形式,無法發揮應有作用。另外,失業保險金替代率較低,難以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給付標準過于簡單,不能對失業保險金申領人員實際狀況做出準確評估,可能造成部分失業人員安于手中的失業保險金而懈怠尋找工作的熱情,自然也就不能發揮“促進就業”的效用。
2.2 對促進就業服務缺乏重視
就業問題是我國當前存在的主要社會問題之一。為了提高就業率,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由于就業影響因素眾多,制定就業相關政策所考慮的內容十分廣泛,諸如失業人員生活狀況、技能水平、市場需求等因素都要納入考慮范圍之內,整個制定過程非常復雜、繁瑣,任何一個環節沒有做到位都會影響正常實行效果。此外,政策的實施往往意味著巨額資金的投入,由于對促進就業服務缺乏足夠的重視,配套資金投入十分有限,從而導致失業者再就業過程緩慢,效果不明顯。從長期角度來看,就是再就業動力缺乏。
2.3 失業保險促進就業機制有待完善
機制不健全是妨礙我國失業保險促進就業的重要問題。由于缺乏相應的資金來源,促進就業的配套服務項目難以開展,或者實施效果輕微,遠遠達不到預定目標。促進就業和失業保障是一項工作的兩個方面或者說是兩個階段,失業保障是手段,促進就業是目的,同時也是失業保障的投入來源。單純實施失業保險,而在促進就業方面很少投入,只會涸澤而漁,沒有就業增長帶來的經濟發展和資金反饋,失業保險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水之源,無力為繼。
3 充分發揮失業保險促進就業功能的相關建議
3.1 優化失業保險金給付機制,切實做好資質審核
要加強失業保險金使用的規劃指導,失業保險管理部門不能僅僅發揮著發放保險金的作用,還要根據領取人的情況動態調整失業保險金發放節奏,鼓勵、督促領取人盡快就業。要防止領取人產生對失業保險的依賴心理。要嚴格把好失業保險資質審查關,全方位考察申領對象,特別要對其近期求職動態進行掌握。
3.2 強化再就業服務,完善政策保障體系
要充分發揮失業保險對再就業的促進作用,就必須大力開發、推進再就業服務項目。各級政府要積極做好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針對當前企業實際需求,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幫助失業人員做好再就業規劃,有針對性地選擇求職目標,從而大幅提高就業成功率。
4 結束語
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正在步入深水區,產業結構調整勢必使得一些低端企業面臨關停并轉的結局。就業形勢空前嚴峻,各地政府必須想法設法切實抓好失業保險促進就業工作,通過完善的服務項目,幫助失業人員盡快找到新的工作崗位,為我國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做好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劉瑋.淺論我國失業保險的就業導向[D].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3.
[2]丁煜.完善我國失業保險制度的政策研究——以促進就業為導向[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