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的出版業已經具有悠久的歷史,從古代造紙術的發明到活字印刷術的運用再到現代化的印刷技術,這一個個的進步,都彰顯著我國人民的聰明才智,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電子網絡時代的到來,給我國傳統的出版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不論從出版的技術方法、傳播方式還是載體的形式,都需要做出調整和改革。本文從我國傳統出版業的現狀及存在的弊端入手,分析了新媒體給我國出版業帶來的影響及創新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出版業;現狀及弊端;影響;創新對策
隨著現代化科技所帶來的數字化技術及電子網絡技術在我國的廣泛應用,人們的思想意識及觀念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其閱讀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給我國傳統的出版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然而,這也是我國出版業進行轉型的一個機遇,它可以在新媒體的促進下拓展空間、進行創新,以取得更加長遠的進步和發展。
一、我國傳統出版業的現狀及弊端
1.追求經濟效益下的出版業市場蕭條
近年來,書籍的種類越來越多,單一品種書籍的效益越來越低,而圖書上架的周期越來越短,再加上人工成本越來越高,逼迫出版社為了維持生計只有不斷的增加出版量,拼命擴大規模,但現實情況卻不允許他們這么做,因為大量的書籍滯銷,有些文藝、雜志類的書比一些好書、名著的價格還要高,造成圖書市場混亂,而出版業不得不以經濟效益來作為出版物的衡量標準,缺失了出版業最起碼的文化傳承,長此以往就會讓出版業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2.出版時間長、效率低
隨著時代的發展,出版業也進行了企業化、集團化的大變革,這在出版業改變發展史上是一大飛躍,但與新媒體下的電子讀物相比,因為要進行選題、約稿、編排等等一系列的程序,所以其出版時間長、效率低下等等弊端讓多數人偏愛電子書,而慢慢遺忘了這些紙質出版刊物。
3.紙質版出版物攜帶及閱讀不方便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非常明快,要求的工作效率越來越高,而紙質版的書籍、刊物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再加上電腦、手機的普及和應用,更讓出版業的經濟效益大打折扣。
二、新媒體給我國出版業帶來的影響
1.引起傳統出版理念的騷動
現代化的電子網絡傳輸快、資源豐富、消耗低、信息廣等等特點,不得不引起傳統出版業的深思,使出版業在重重壓力下進行了新技術、新理念的研究和創新,于是新興的出版形態誕生了,那就是我們現在經常看到的一些博客、手機報、文學網站等等,這些脫離了油墨味的刊物更適合現代人的品味,引起了人們更大的興趣,也得到了各大出版企業的推崇。
2.改變出版業的主體地位
我國傳統的出版流程大都需要出版者自己尋找出版社,甚至自己出資來出版自己的著作,這樣出版社就占據著主動權,它可以選擇適合本時期人們品味的書籍類型進行出版,也可以拒絕一些作者的出版請求,而電子時代的到來,徹底打破了出版業的主體地位,互聯網的應用可以讓每個人都能成為出版者,發表自己的作品,這種現狀致使出版社及電子刊物市場不得不做出新的規劃和布置。
3.推動出版業向多元化發展
新的出版格局造就了作者可以充當出版者,還可以在網絡上進行各類的學術報告,達到其商業的目的,還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科學家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也就是說可以在網上進行各種信息、情感、思想、觀念、價值等等的溝通和協調,使許多學術界人士擺脫了出版者的束縛,達到自身的目的,這種形式下的出版業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不得不向全面化、多元化的形勢發展。
4.更新了出版的流程
傳統的出版流程從約稿、修改、校對、排版直到印刷和銷售,要經過一系列的流程才能實現,不僅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還嚴重影響著出版的效率,使集團化后的出版業經濟利益得不到提升,工作質量得不到提高,再加上出版業向來“編、印、發”獨立操作,不可替代,已經制約了出版業的發展,所以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出版業必須要改變老化的出版流程,讓創作、編輯與出版融為一體,共同推動出版業的發展。
5.出版物市場被電子網絡侵占
電子網絡的興起,可以說是出版市場的一次革命,引起了人們思想意識及價值觀的改變,而在網絡環境下成長起來的80、90后們,所受的教育程度較高,對電子網絡較熟悉,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強,并且都比較追求個性化,在這些有利條件的大力支持下,電子網絡嚴重充斥著出版物市場,而出版業也只有迎合廣大人民的興趣和愛好,以消費者的價值取向為依據來進行出版物市場面貌的更新。
6.出版者的經營觀念發生變化
傳統的出版業總是崇尚以出版物為中心的理念,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考慮讀者的意愿,但大多數的出版社不管從選題、編輯、排版還是印制上都還是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而網絡化的時代,出版社可以與消費者進行直接的溝通和交流,非常的快速和方便,而且出版物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直接的發表或傳遞,同時還可以滿足出版營銷個性化的需求,這樣消費者的利益就占據了出版業的重要位置,也說明出版者的經營觀念發生了變化,不再以自我為中心。
三、新媒體下我國出版業的創新對策研究
1.用新媒體的頭腦來做武裝
企業化、集團化管理下的出版業工作人員、領導干部、高層決策者必須要用新媒體的頭腦來武裝自己,善于運用新技術、新手段來提升自己,修煉自身的專業素質,并提高綜合業務的水平,徹底改變傳統的出版模式,創造數字化、網絡化、現代化的新型產業種類,為新媒體下的出版業打造一個嶄新的平臺。
2.從新視野的角度去分析
要善于揣摩消費者的心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從新的視野、新的角度去進行市場分析,因為市場決定出路,沒有市場就沒有出路,要緊緊抓住出版業的特點與規律,并通過新媒體對出版業的影響來進行研究,進行磨合,找出其共同點及結合點,從而開發出新的產品市場,比如說,近年來手機報的開發與盛行就是兩者結合的典型事例,它不僅節約了人力、物力、財力,還為人們茶余飯后了解一些國際、國內信息等等提供了方便,另外,還必須要學會探索人們的熱點、焦點,要運用人們感興趣的話題來激發他們的興奮度,刺激他們消費,擴大出版市場。
3.擴大規模,開發新產品
社會在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進步,所以出版業如果停滯不前,就會遭到自然淘汰,只有運用新技術不斷進行出版業市場的更新,研發出更多適合各類人群需求的產品,才能經久不衰,比如說為了吸引年輕一代的眼球,可以開發一系列的網絡游戲,而且這種游戲不能一成不變,要迎合著人們的需要進行升級,讓這款游戲在他們心中永遠都是渴望的,另外,還要利用新技術結合新思想來壯大出版企業,使企業具有更強的實力去開拓市場、占有市場。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適應新媒體和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發展,作為出版部門必須要做出合理的資源配置,重新認識新媒體環境下出版業的市場危機,從危機中去尋找生機,使新媒體成為傳統出版業的臂膀,讓傳統的出版業得到徹底的改變和全面的提升,出版物市場得到有效的開拓和延伸,與新媒體通力合作,共同發展,為我國的出版業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參考文獻:
[1]賴政兵.中國出版業制度創新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2.
[2]叢挺.我國出版企業新媒體技術采納研究[D].武漢大學,2014.
[3]周倩倩.我國傳統出版業數字化轉型研究[D].山東藝術學院,2012.
[4]劉蒙之.改革開放以來的大陸民營圖書出版業研究[D].復旦大學,2010.
[5]劉姍.我國現代出版業發展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
[6]張楚旎.首都出版業公共服務體系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9.
作者簡介:
劉春萍(1980.8.21~),女,遼寧,漢族,本科,中級,研究方向:數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