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潔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通過對初中語文教學進行嘗試,來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新課改主要是要求教師通過引導來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同時還要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嘗試不僅有利于語文學科地位的提高,同時還能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打下基礎,所以,教師應該嘗試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使初中語文教學的嘗試在新的課改背景下取得成功。
關鍵詞:新課改;學習環境;自主學習
初中語文教育的嘗試是為了讓初中語文教學變得更加有效,然而怎樣的教學才會有效呢?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不斷的嘗試來尋找到最適合初中語文教學的方法。有效的教學就是在教學之后,學生能夠從中得到知識,并且能夠將知識進行應用。一節語文課不能夠讓所有的學生有所收獲,一個問題學生需要得到更多的啟發,正因為如此,教師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只有對初中語文教學進行不斷嘗試,才能得出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嘗試快樂學習
在相關的心理研究的結論中,輕松愉快的環境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師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學也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家巴普若奧在他的書中解釋了快樂學習的意義,同時他還說:“只有在快樂的基礎上,才能夠學習好知識,快樂學習應當是教學的重要目標”。但是現在的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并不是很大,每天只是為了應付家長和老師來進行被動學習,根本不可能會主動學習,更沒有在學習中體驗到快樂。在這種情緒下的學習,教師很難進行有效的教學。因此,初中語文的教學必須要建立在輕松愉快的前提下,學生才能體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其中,教師可以用很多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
比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一小段視頻,視頻中是濟南冬天時的樣子,在學習課文前就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能夠讓學生對接下來的知識更感興趣。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多給學生發表自己想法的機會,同時在看完視頻后,組織學生有序地發表各自的想法。同時要求教師不能過于死板,只把教學范圍設置在教室里,多媒體的使用就是為了把學生的學習空間拓寬,偶爾走出教室,讓學生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魅力,同時鍛煉了學生在寫作時的觀察能力,給學生出創造出快樂的學習環境。
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打下語文學習的基礎
嘗試初中語文教學,教師首先要能夠充分地給學生以尊重,并把學生看作課堂教學的主體,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過程應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通過實施新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從而讓學生自己來對知識來進行探索。然而語文課堂上,并不僅僅是語文教師一個人表演的舞臺,而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空間,來表現自己,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然而要通過怎樣的方式來做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呢?
比如,在學習《古代詩歌五首》時,教師可以通過朗讀詩歌的方式來向學生展示朗誦的技巧,并能夠讓學生學習到一定的朗誦技巧。通過教師對曹操的《觀滄海》等古代詩歌的有感情的朗讀,學生會對詩詞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無論怎樣展示,教師都是為了提高學生對詩歌的欣賞水平,這正是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所要求的。
三、開發探究能力,讓學生自主學習
初中語文教學的嘗試,不僅僅停留在教材以及課堂教學本身,初中語文是最基本的教學科目,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培養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是其中的重點,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綜合能力,只有立足于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上,才能夠幫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以及提高教學質量做到有效教學。
比如,在剛開始學習《中秋詠月詩詞三首》時,教師可以先講授一些基礎的詩詞知識,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詩詞,避免錯誤的學習方法。在了解了基礎性的知識后,就要進行更深入的學習,也就是理解詩詞作者所要傳達的思想內容,以此來讓學生進入更深層次的探索。如何發掘學生的潛能?例如,在文化層次的角度,讓學生對月亮在詩詞中的意象進行探討。“月亮”一詞在古代詩文中經常被用來表達感情,所以出現了許多關于月亮的詩詞,《靜夜思》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從這一點入手,讓學生收集關于月亮的文章和詩句,并和教材上的月亮進行比較,然后對此進行概括,嘗試這樣的教學模式會收到不錯的效果。
作為一名初中的語文老師,應當不斷地嘗試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的應用,讓知識更加立體化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教師應認真對待課堂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從中受益,并通過讓學生之間進行合作以及競爭的方式來進行相互的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響應新課改的發展目標,讓初中語文教學在不斷的嘗試中取得進步。
參考文獻:
[1]周恒國.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亞太教育,2015(32):151.
[2]陳小飛.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3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