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超群
摘 要: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和當代初中數學所需要的教學模式已經漸行漸遠。因此,教師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性改革,通過改革不斷完善初中數學的教學模式,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由于初中生年齡偏小,不是很成熟,讓他們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已經很不容易了,要是長時間進行機械學習,便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惡情緒,完全沒有學習效果。所以,需要通過合作的學習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對學習的樂趣,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數學;研究與實踐
我國教育改革發展不斷深化,合作學習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由于它的實用性,在初中數學課堂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但是,在平時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上,這種教學方式并未獲得相應重視,多數教師也只是應付了事,促使合作學習應有作用嚴重缺失。因此,要讓一線教師了解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并且能夠認真將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最終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對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優勢的研究
合作學習教學法的實施,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可把所有學生組成一個個互助學習、共同進步的團體,打破以往傳統教學方式束縛。當前大部分初中生都是嬌生慣養的寵兒,普遍以自我為中心,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非常薄弱。但相關的實踐研究表明,團隊合作意識能夠很好地幫助取得進步。生活中,當一個人遇到非常大的困難時,通常會選擇放棄,但是當一群人遇到困難時,他們往往會變得更加堅強,并通過集體的智慧來把問題解決掉。
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生硬死板,就知道一味把知識灌輸給學生,也不考慮學生是否接受得了。因此,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積極性很難被激發出來,甚至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惡。把合作學習的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應用,同時要注意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多交流,教師通過這種交流的形式,能夠更加充分及時地對學生自身所學知識的情況加以了解,同時可掌握學生本身的合作情緒,之后才能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活動,讓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讓學生體會成功所帶來的滿足感。例如,當一個小組得到一個課題時,自然會遇到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是他們還沒有學習到的以及之前知識的延伸,根據此類問題,教師可由此分析出學生具體的學習困境,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最終幫助學生學習好數學知識。
二、對初中數學教學合作學習的實踐
教師需要根據班級的切實情況來進行合理分組,通常是四人一個小組,這樣就是前后兩桌,方便談論,小組里男女比例最好是1比1,如果女生較少,但最少要保證一組有一個女生,還有就是根據學習程度的不同,同樣進行1比1的搭配,學習積極的和學習不太積極的分到一個小組,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習不是很好的學生也能得到提高。
為了使合作學習發揮它最好的效果,教師應該對合作的時間做一個合理安排。但是,合作時間過長則無法保證其他課題的時間,合作時間過短則無法保證所有人都能夠完成指定的任務,導致半途而廢,更不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所以教師要根據問題的不同給學生一個或是幾個課時來讓學生進行合作式探索。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只是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必須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從而得到自己的觀點,這個過程對于學生的思維形成非常重要。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的教學任務也發生了改變,不僅要傳授基本的數學知識,還要對數學知識進行內化,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但是在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只會通過成績這一項指標來評價學生,而不能對學生有一個全面認識。初中學生在成長階段非常看重教師對自己的評價,然而教師不能給學生一個正確而全面的評價,會對學生的信心以及自尊心造成一定打擊,從而使學生產生對學習的厭惡。所以教師亟須建立一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評價的內容應該更加全面,評價的標準也不盡相同。而針對合作學習的有效評價,教師必須充分利用各個學習小組的興趣和心態,恰當、適時引發各個小組之間進行良性的競爭。
在對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踐過程中,不僅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變,而且使學生對于學習數學有了更多的方法。同時,合作學習有很強的針對性,能夠幫助每一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從而使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增進了學生與學生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最后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得到相應提高。
參考文獻:
[1]陳茹.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18):156.
[2]潘良杉.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化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52):195-196.
[3]馮麗.合作式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5(9):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