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波
【摘要】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初高中英語學習出現了明顯的不銜接。這種不銜接給英語教學工作帶來了困難,也給學生的發展帶來了障礙。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僅從學生生理、心理及學習方法方面的成因出發,借鑒中外教育領域的先進理念,提出了從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這一關鍵環節入手來解決這一問題,并在實踐工作中取得實效。
【關鍵詞】引導 學生自主學習
一、引導學生自我調節疏導,提高心理適應能力
學生由初中剛升入高中面對的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人文環境都是全新的。新校園、新集體、新教師、新同學、新教材、新課程、新教法甚至連作息時間都是新調整的,這一連串的新著實讓學生應接不暇,招架不住,難免心里會產生不習慣、不適應。如果這種看似正常的心理變化處理不好的話,學生就會產生消極的負面影響。不適應高中生活,更有甚者會厭倦高中生活而不想學習。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要不斷向學生滲透正確處理這方面問題的方法。
首先,當學生遇到此種情況時首先應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用積極的心態去處理各種難題。要對新生活充滿信心,相信自己很快就能適應新環境。
其次,平時多與新老師新同學溝通交流,說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上的困惑,多聽取老師和同學的建議。還可以向認識的高年級同學或親戚朋友家的已上高中的哥哥、姐姐尋求解決問題的經驗。
再次,應給自己定合理的期望值。過高的期望值不管是對成績好的學生還是成績差的學生都是一種負擔。學業成績好的學生總擔心被別人趕上、超過,學業成績差的學生總覺得自己不如人,自卑心理越來越重。學生應該清楚了解并接受初中英語和高中英語在難度上是存在很大差異的,高中英語是很難取得滿分的,甚至是90分以上的高分的(假定滿分是100分)。所以在制定奮斗目標時,應該切合學科和自身的實際不能盲目追求高分,以免達不到時灰心失望。
二、引導學生優化學習方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1.提前了解高中課程。中考過后的暑假可謂是輕松無比。經歷了初中三年緊張的學習終于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大多數學生會選擇徹底地放松把書本拋之腦后。這樣做勢必會加重對高中新生活的不適應。因此,這個暑假學生不妨適當的預習一下高中的新教材,提前了解和感受一下高中的新課程與初中的不同之處,對高中即將到來的新生活有個心理準備。此外更重要的是,預習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高中學習階段必備的能力。
在加強初高中教學銜接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江蘇省是個典范。近幾年來,江蘇省推出新舉措即把原來的寒、暑假作業換成了學生自主學習手冊。手冊上的題目是要學生自主預習完新教材上即將講的內容才能解答得了的,還有一部分是對之前所學知識的鞏固。任務完成后,在學校定期安排的學生返校日,由教師進行檢查。以此來培養和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做好課前預習。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學生應該認真做好課前預習。利用課余時間把下節課的主要內容做個簡要的預習。預習時遇到自己覺得重點、難點的內容用筆做出標記。對自己自學不懂的地方提出疑問,先自己嘗試解決。第二天帶著問題進入課堂,遇到自己預習中的疑問點認真聽取教師的講解是否和自己事先預想的解法一致。如一致給自己個鼓勵;如不一致,先不要氣餒,下課及時向教師咨詢自己的解法正確與否。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前預習在學習中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才能真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3.提高課堂效率。課堂才是學習的主要陣地。高效率的課堂是高效率的學習的前提和保障。課堂時間沒有利用好,課下就算花十倍的時間也是難以彌補的。因此,學生要充分利用好課堂這四十五分鐘。首先,要認真聽講。聽課不能單純地用耳朵聽,而是要充分調動各個感官一起參與。耳朵聽,腦子記,手來寫即聽老師講的同時大腦要進行活躍的思維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把老師講的重點、難點、補充點隨時記錄下來以備課后復習之用。其次,要踴躍發言。在課堂上發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的前提條件是確實認真思考了老師剛剛提出的問題。因此,課堂上要積極發言,這樣才能促進大腦積極思考。
4.做好課后復習。復習不僅能加強對原有知識的掌握還能加深對原來知識的理解。因此,學生應該及時做好課后復習的工作。要想提高復習的效率就不應該把復習孤立出來。很多學生每天都急匆匆地完成任務般的做好課后作業。剩下時間坐在那里背當天所學內容。結果可想而知,一會兒就睡著了。復習也就是做做樣子。其實,復習應和課后作業緊密聯系起來。要先復習當天所學內容。復習時,在不看書和筆記的情況下先在腦海中追憶當天所學知識的要點。把回憶出的重點、難點簡單地寫在草稿紙上,再打開書和筆記看是否有遺漏的知識點。
5.善于反思自己的學習。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強調了反思在道德修養中的作用?,F代教育中也十分重視反思的作用,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學生在學習中都應該不斷的自我反思以求取得不斷地進步。學習中的反思就是對原有學習經歷的回顧、重新思考。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一切知識最終都必須通過主體的建構活動才能得以完成,反思是建構主義的一個核心特征。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朱熹早就提出了“學、問、思、辯、行”的學習模式,實踐證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多創造學習反思的機會,多進行反思的行為,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反思的習慣,不但可以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可以產生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對學生來說終身受益。
綜上所述,如果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對學生進行積極正確地引導,引導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勢必會在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問題的解決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