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詩雯
摘 要:從繪畫發展歷史角度來看,畫家在作品創作過程中通過自然世界、新天地、人間塵世等的描繪,實現了對實際生活信息的傳遞,同時引導欣賞者在藝術作品的導向下,想象實際生活,感悟人生百態,最終更好的面對生活中所帶來的困境,達到最佳的生活狀態。即畫家對現代化社會的快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為此,應注重對此領域展開深入探究行為,同時在探究工作開展過程中感悟藝術真諦,突破現實困境的限制,推進社會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畫家;社會;貢獻
中圖分類號:J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0-0169-01
畫家對社會的貢獻體現于實現了對中國藝術領域的傳播,為此,在當代社會發展過程中,應注重鼓勵對藝術人才的培養,以此來打造良好的社會發展空間。以下就是關于畫家對社會貢獻問題的詳細闡述,望其能為當前社會的發展提供有利的參考。
一、傳達抽象概念
“愛國精神”、“堅韌思想”等概念在傳達過程中呈現出抽象性特點,從而影響到了人類對中國傳統精神的傳播。為此,畫家在作品創作過程中,為了實現對抽象概念的傳達,將愛國精神寄托于繪畫作品中,繼而以直觀的形式對抽象概念進行闡述。例如,《紅字招展》、《街景》、《亡國奴》、《枯林逢春》等繪畫作品在創作過程中,通過對風景、靜物等的描繪,傳達了光復國土興奮之情及愛國思想,且通過對《亡國奴》中人物形象的刻畫,傳遞了人們苦難生活,最終引發了欣賞者愛國思想①。此外,部分畫家在作品創作過程中,為了實現對抽象性少數民族精神面貌的反映,在作品創作過程中融合了少數民族生活氣息,繼而達到了最佳的作品創作狀態,并為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利參考。例如,《拉卜楞寺前歌舞》作品在創作過程中,為了實現對風土民情等抽象性信息的傳達,在作品繪畫過程中,強調了光、色間的相互融合,同時注重采取厚重的色彩創作形式,最終達到了精神傳達目的。
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就當前的現狀來看,我國傳統文化在傳播過程中逐漸呈現出限制性問題,影響到了人類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認知,而畫家藝術作品的創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傳播提供了良好的傳播平臺,最終由此推進了當代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例如,《維族女像》繪畫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即通過對頭戴白色面紗貴族女子形象的描繪,傳遞了中國少數民族純真質樸民族精神,同時,該作品在創作過程中,為了深入描繪少數民族生活氣息,對女子高聳鼻梁、微笑面容等作出了精準刻畫,由此實現了對欣賞者精神的感染,引導當代人類在繪畫作品賞析過程中感悟作品中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對其進行傳播。此外,畫家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亦體現于,A.E.CTenhob和阿·克列緬吉耶夫畫家在中國傳統文化傳播過程中,為了達到最佳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播狀態,于1926年前往中國哈爾濱留學,同時注重在留學過程中臨摹哈爾濱風景,且以惟妙惟肖的形式對哈爾濱風光進行描繪,最終通過油畫作品實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
三、傳遞優良精神品質
畫家對社會的貢獻亦體現于實現了對優良精神品質的傳遞,例如,油畫作品《母親》、《馬克思、恩格斯戰斗生活》等在創作過程中,即融入了堅強的、個性化的人物品質,從而引導欣賞者在作品賞析過程中,能提高自身精神思想,并傳播愛國熱情,同時在實際生活中準確定位自身價值,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再如,2015年9月2日,臨沂紅色美術館在油畫藝術作品展覽過程中,為了傳遞優良精神品質,推進當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在活動舉辦過程中,引進了49名藝術家,223幅作品,同時注重在作品選取過程中考察作品中所蘊含的“繪畫品質”,繼而由此實現對精神品格的有效傳達。即多彩的藝術氛圍有助于實現對優良精神的傳播,為此,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應注重強調對畫家社會貢獻的發揮,以此來營造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
四、反映社會現實
畫家在繪畫作品創作過程中,更為注重創作題材與實際生活的貼近性,例如,《女神酒吧間》、《草地上的午餐》、《馬鈴薯食者》、《塔希提島上的女人》等作品在創作過程中,為了豐富繪畫創作內涵,即強調了對社會現實的反映。同時畫家為了彰顯繪畫特色,亦注重深入到社會實踐中,由此達到社會現實反映目的,且就此引導欣賞者在作品賞析過程中,總結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例如,不正風氣等,并對問題進行處理,打造良好的社會發展空間②。再如,梵高于1888年作品創作過程中,為了實現對法國南部社會發展現狀的反映,即利用黃色創作了《向日葵》等作品,繼而彰顯了社會發展現實,同時通過侍者、醫生、房子等的描繪,引發了人們對現實社會的思考。
五、結語
綜上可知,在藝術領域發展過程中,畫家對社會做出了反映社會現實、傳遞優良精神品質、傳達抽象概念、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等層面的貢獻,為此,當代社會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為了打造和諧、安定的社會發展空間,應注重強化藝術人才的培養,從而通過繪畫作品的創作,精準傳達思想內涵,推進當代社會領域朝著可持續、科學化等領域發展,此提升人們整體生活質量。
注釋:
①李琳.論明代畫家陳洪綬對中國插圖藝術的貢獻與影響[J].藝海,201
4(02):81-82.
②李靜萍.陳高華對古代畫家史料整理的貢獻[J].蘭臺世界,2014(0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