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杰
摘 要: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內容是教學信息化。教學是教育領域的中心工作,教學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學手段科技化、教育傳播信息化、教學方式現代化。其技術特點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它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對音樂教學的改革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改革;音樂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0-0253-01
一、教育信息化技術促進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改革
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提高教學的效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不僅能促進教學手段和形式的革新,還能豐富音樂教學內容。傳統的教學內容不僅有限,而且內容更新慢,致使知識老化。運用信息技術搜集了大量最新的音樂教育資源,并將音像教材引入音樂教學中,增強教學的科學性、直觀性趣味性,彌補了音樂教材的滯后和不足,為音樂教學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因此,信息技術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對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革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運用教育信息化技術,豐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我國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的力量是巨大的。興趣對學習產生的影響,超過教師的督促和簡單的說教。對于小學生來講,兒童的學習興趣對鼓舞和鞏固他們的學習動機,并激發學習積極性起決定作用。一旦激發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求知欲望。課堂上多種多樣的教育信息化手段,能使學生輕松舒暢的發展個性,全神貫注的投入學習。例如案例一:
在教唱歌曲《捉泥鰍》時,由于學生在現實中很少見到或仔細觀察過泥鰍,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理解想像歌曲的音樂形象,我將有小朋友捉泥鰍的視頻,搬到大屏幕上播放,讓學生聽著音樂,看著畫面,進行律動。一起捉泥鰍的有趣畫面深深的吸引了學生,使學生情不自禁的萌發了學習這首歌曲的興趣。
三、運用教育信息化技術,增強學習氣氛,提高音樂知識的教學效果
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主要是對形象具體,形式新穎的事物容易好奇,在教授音樂知識時,如果只通過簡單、枯燥的講述,很難讓學生提起興趣,還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采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將文字、圖像等直觀地展示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動靜結合的教學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音樂興趣。案例二:
在學唱《夏日的雷雨》這一課中,通過切蘋果的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切分節奏,這種傳遞教學信息的形式,也使學生能學得更快,學得更好,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質量。
四、運用教育信息化技術,激發求知欲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觀察是感知活動的重要手段。直觀地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各種器官,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眼見其形、耳聽其聲,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為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環境。在教唱《金孔雀輕輕的跳》一課中,我讓每個學生根據之前查閱的相關民族風情特色、音樂特色、舞蹈特色等,然后進行舞蹈模仿的創編。每個環節學生自己動手,充分發揮了自己的主動性和靈活性。教育信息化使學生感受到學習音樂輕松、有趣,而參與性又激發了他們對學習的主動性和自發性,潛移默化地啟發了學生獲取信息的思路,從教學實踐的結果看,學生愛學、要學,效果相當好。案例三:
在學歌曲《踏雪尋梅》時,其實有描寫雪景和小毛驢的情景。而在我們生活中很少有雪景,小毛驢更是學生們很少見的動物,學生們不能想象出“臘梅處處香,騎驢把歌唱”的景象。我們利用幻燈片把雪中臘梅的景色圖片展現給學生看,他們看到圖片就像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比老師形容要更貼切。
五、對于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1.提高師資隊伍信息化掌握水平,打造信息化的音樂專業教師隊伍。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戰略舉措。而教育信息化則是國家信息化的基礎。結合我國小學音樂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要求,我認為,合格的音樂專業教師應具備的信息素養能力包括:良好的計算機操作及網絡應用能力、能獨立進行多媒體課程制作與傳播、能及時從網絡和媒體獲取各種音樂教育相關信息、能通過信息化渠道進行學習與培訓等。
2.將信息化音樂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努力打造小學音樂教學實踐體系。盡管信息化教學相對于傳統教學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但也不能完全依賴。在音樂教學活動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對象、條件等因素,合理選擇不同教學手段。因材施教,將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
六、結語
總之,教育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是課堂教學之中是一種嶄新的教學形式,它不僅能將大量的信息迅速地反映給學生,還能將抽象的音樂通過畫面的處理變得通俗易懂,使音樂形象化,它給教學帶來的巨大幫助是無庸質疑的。如何更好地使用教育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在新課程教學中只有不斷轉變教學理念,正確認識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現實意義和其輔助功能,不斷提高整合教育信息化技術的能力,努力把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形成優勢互補,才能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