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孝義
摘 要:漫畫以生動形象的畫面,對某種錯誤的思想和行為進行辛辣的諷刺和批判,從而給人以啟迪和教育。名言言簡意賅,既方便了教師深入淺出地教學,又有利于學生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對鍛煉學生心理品質,加強品格修養,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正確運用漫畫、名言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漫畫;名言;哲學課;教學
在政治學科的高考試題中,哲學試題的背景材料,常用一些漫畫、名言警句、成語典故等設計選擇題考查哲學知識。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之下,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正確合理地運用漫畫、名言、圖片等教學方法。
一、漫畫在教學中的應用
漫畫在教學中已不是單純的點綴物,儼然擔當起了釋疑解惑的重任。現行《生活與哲學》教材中共出現了12幅漫畫,它以諷刺和幽默的方式來表達哲理和反映現實,在給人帶來愉快的同時,也給人以思考、警示及教育,起著其他教具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教師正確合理地使用好這些漫畫,會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認真研究教材,把握漫畫設置的用意,找準漫畫解讀的切入點
漫畫是教科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形象化的教材,反映的是相關的教學內容。漫畫由標題、構圖和文字表述三部分組成,構圖是文字表述的延伸,是為了說明、理解、深化文字內容。所以要解讀漫畫,就必須認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這樣才能把握漫畫設置的目的,找準漫畫解讀的切入點,這也是正確使用漫畫的前提條件。如《生活與哲學》第58頁的漫畫“木桶和木板的對話”(木桶效應),學生看了漫畫馬上會想到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但漫畫設置在“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標題之下,說明漫畫也有揭示事物內部要素的有序性,統籌考慮,優化組合的用意。
2.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深入領會漫畫所反映的內涵
漫畫詼諧幽默,妙趣橫生,寓意深刻,發人深省。因此,教師必須對漫畫進行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弄懂漫畫所要表達的意思和隱含的寓意。尤其是對含蓄的隱性哲理,必須深入挖掘,綜合分析,實現從現象到本質、從表意到寓意的飛躍,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課本第71頁的漫畫,表面上來看好像是蘋果與水果的問題,但通過對漫畫的綜合分析,理性把握,寓意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這樣的教學,既能使學生獲得感性知識,又能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使漫畫體現出它的應有價值。
3.側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真正領會和掌握漫畫
漫畫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觀察和理解,進而透過現象分析本質。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問題,擬好討論題目,引導學生放開思路,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達到學習知識和提高能力的統一。一般設計問題應從提出問題(是什么)、分析問題(為什么)、解決問題(怎么辦)三個角度進行。如教材第67頁的漫畫可設置如下問題:漫畫反映了什么哲學觀點?他為什么不敢燒斷繩子?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看待矛盾?
二、名言在哲學課教學中的應用
據統計,現行《生活與哲學》教材中共設置了六十多條名言,在教學過程中,善于運用好這些名言,準確理解和把握其含義,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研究教材,領會名言設置的用意
在課堂教學中,有些老師對名言的使用不夠重視,使名言起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名言也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教材相關內容的具體體現。因此,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教材,深入領會名言設置的目的。如思格斯的名言:“人們遠在知道什么是辯證法以前,就已經辯證地思考了。”這則名言除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法觀點外,因它設置在“哲學就在我們身邊”標題之下,所以此名言的重要用意是說明哲學并不是高高地懸浮于空中的思想樓閣,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所處的社會密切相關。如果教師沒有吃透教材,就會使學生不能全面地理解知識。
2.正確理解名言的含義
名言言簡意賅,有利于學生深刻地理解哲學觀點。哲學教材中的名言都設置在相關內容之下,因此教師必須認真分析教材,綜合教材內容來理解名言的含義。如荀子的名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則名言結合教材內容說明了事物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則名言結合教材說明了自然界、人類社會的運動、變化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規律是客觀的。只有正確理解名言的含義,在教學中才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3.引導學生選擇相關的名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對中學生的思想、言行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相關的格調高雅、引人向上、激人奮進的名言警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用以勉勵自己、警戒自己、指導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比如,教師可以把愛因斯坦的名言“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該看他取得什么”作為學生的座右銘,以引導學生在人生道路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總之,應用漫畫、名言的教學方式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哲學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我相信,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下,漫畫、名言必將發揮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參考文獻:
張秋鳳.淺談故事、漫畫在哲學教學中的運用[J].成才之路,2009(5).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