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廷祥
摘 要:班級,是學校教育管理的基層單位,是學生健康成長、個性化和人才成長的搖籃。班風則是班級的向心力和航標。因此,要設法創建一個優雅舒適、寬松和諧、積極向上的環境,學生置身于這種優雅舒適的環境中生活和學習,就會不由自主地得到情操的陶冶、思想的教育、理想的升華,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重要的精神基礎。
關鍵詞:班風建設;集體;90后;思想獨立
班集體是學校的基本元素,學校要想形成一個良好的校風,就得以良好的班風為基礎。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作為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自然而然成了班風建設的主要實施者和引導者。長期以來,班主任都比較重視通過制訂完整的班章、班規,把它作為學生在班級活動中必須遵守的基本準則,并附有詳細明確的獎勵或處罰條例,這確實對規范學生行為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實踐操作中發現這往往對學生的思想、個性心理的正確引導和發展難以突破,很難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因此,如何在班主任班風建設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實施以班風影響集體”的管理,從而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是當前廣大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所探討和研究的課題。
我國的素質教育目標是面向全體學生,讓所有學生的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為了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尊重學生個性是很有必要的。針對我校的實際情況:學校地理位置較偏遠、留守兒童占很大比重的情況下,我在教學實踐中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班風建設的。
一、定班規,選班委,開好頭
一個全新的班集體,同學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心態、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學習成績來到同一個集體,怎么才能更快更好的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呢?
首先就得制訂一個全面的班規,讓學生有章可循。班規包含中學生守則,應該告知“可為”“可不為”“不可為”的,因為初中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還不完善,所以應盡量細致。當然應該還有明確的獎懲條例。這樣才能讓學生對號入座。有了班規,就必須要有人來監督實施,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且有時不盡全面,所以選好班委是班風建的又一重要措施。成績好、表現好、管理能力強的學生是班委的首選。選好之后接下來就是一個漫長的實施階段,一定要嚴格執行,從班主任自身做起,從班委班風抓起,從而帶動全班。
二、周記,一個重要的工具
作為班主任,我還是要求學生每周必寫一篇周記。這樣就能更好與學生心靈交流。我發現90后,尤其是留守的90后,是被信息社會影響的一代,他們的思想更早熟,很多事只是一個人承受,不向任何人述說,包括自己的父母。通過寫周記,大部分同學很愿意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訴老師,這樣就為班主任的管理與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那周記怎么和班風建設聯系起來呢?合理的命題就會使它們之間相通,我在周記題目設計里限制了范圍。為了讓同學們轉化角色,我安排的題目是《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要同學們感恩父母,所以題目是《寫給爸媽的信》;讓學生樹立遠大目標的題目《十年后的我》;讓學生反思自己進入中學以來的行為,題目是《進入中學,我學到了什么》;同學們交往多了,就明白是非黑白,慎重交友的題目《擇友》;教育學生珍愛生命,題目就是《四川大地震觀后感》;期中考試了就寫《期中自我總結與反思》;一定要給學困生一定要樹立信心,題目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等。這些都能為班風建設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寫周記主要還是讓他們思考問題,當然我還會評講,將寫得好的同學的進行全班分享,同時寫上評語。
三、變班主任管理為班委管理,再到學生的自我管理
開始班主任管理班集體,隨著班集體的變化,應該讓班委管理更恰當、更深入。最后經過反復的教育,隨著年齡的增長,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
四、學習習慣比成績更重要是班風建設的又一目標
在班集體的班風建設工作中,每個學生都是生活的個體,他們每時每刻都在編織著自己美好的夢,隨時都可能出現與班規、校規相悖的舉動。這時,教師不要貿然地對學生的舉動橫加指責,應堅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原則,要用飽滿的熱情去溫暖學生的心靈。這樣,學生的心靈就會受到感化,教師就能自然而然地贏得學生的尊敬、理解和支持,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生活就會感到很溫暖、很自在、有上進心,從而使學生自覺地去遵守正確的道德規范,自覺地去執行班級與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起各自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和良好的習慣,有利于良好班風的形成。
總之,班風建設作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工作,實踐起來是繁瑣雜亂的,正確建設和樹立優良的班風,會使得班集體的學習生活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參考文獻:
陳興貴.談如何搞好班風建設[J].教育教論壇,2010(32).
編輯 丁可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