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明
[摘要]三農問題關系到國家發展大計,與社會進步聯系密切。我國人口基數大,貧困人口相對較多,做好精準扶貧挑戰較大。要以創新思維推動農業生產進步,推動農村改革持續深化,力爭讓更多人口脫離貧困。
[關鍵詞]精準扶貧 農業生產 農村改革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3—0001—01
精準扶貧是一種創新的扶貧手段,為扶貧工作提供新的途徑。農業生產為農民的生活提供物質保障,需要采取積極措施給予支持,讓農民實現增產增收,為扶貧工作創造良好條件,推進農村改革進程,促進農村發展。
1精準扶貧工作現狀
農村發展較為落后,農民收入落后于城市居民,尚未脫貧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農村。在農村推進精準扶貧的意義較大。在農村,扶貧工作困難重重,雖然政府對貧困村投入扶貧資金,基本每村都已達到100萬元左右,但投資力度多年來未有變化,通貨膨脹使這些資金的實際價值在不斷降低。類似的限制情況較多,為精準扶貧的推行形成阻礙。根據扶貧政策規定,扶貧資金中有70%需要進入貧困群體中,進入貧困群體的資金的70%要投資到產業之中。雖然這項規定的主要意圖是用于推動農民脫貧,但在實際應用中難以全面推行。比如,村中的入戶路、供電等方面的設施依舊沒有建成,政府部門在制定規劃時往往會忽略這些內容。
2農業生產是農村發展的關鍵
農民的收入主要來自于農業生產。因此,要對農業生產問題保持足夠的重視。國家發展需要保證糧食安全,農業生產是我國糧食的主要來源。農民生活收入來源少,日常消費的資金主要依靠農作物生產。因此,農業生產也會間接影響農村的消費水平。農村生產狀況良好,農民就會擁有充足資金,拉動農村消費,一些商販的采購的商品也就不會發生積壓,農村發展就會增速。
3推動農村改革的意義
農村發展已經進入新時期,利用改革的力量推動農村發展十分必要。改革開放之后,我國開始重點抓經濟建設,開始走向繁榮發展之路。農村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維護農民利益,如此才能讓農民的積極性提高,可使全身心地投入到農業生產中。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符合我國發展的實際,但在農村發展過程中,各種新問題層出不窮,這些制度中的部分內容已經與實際發生偏離。利用農村改革的契機,可結合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對制度內容進行調整。
4利用精準扶貧、抓好農業生產和推動農村改革促進農村發展的對策
4.1處理好精準扶貧存在的問題
確定扶貧對象,確定基本的扶貧程序,處理好建檔立卡問題,這是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基礎。調查導致貧困的原因,根據每戶的特殊性采取有針對性的指導。如果發現無勞動能力的農民,可利用低保、扶貧等保障機制讓其維持基本生活。某些貧困村缺乏勞動力,要分析當地的生活條件,結合本人的技能、意愿,采取針對性較強的扶貧手段。某些村中存在殘疾群體,可在康復扶貧貸款等條件支持下改變生活現狀。在條件的允許的情況下,可促使其實現轉業,能讓部分村民的收入達到更高水平。某些家庭的勞動力缺乏,但是處于入學年齡的兒童較多,應組織教育培訓,改變家庭貧困的情況。某些村的發展潛力較大,但缺乏發展資金,要宣傳產業發展的理論知識,幫助其獲得貸款和補貼,鼓勵類似家庭發展為家庭農場。在開展識別貧困的工作中,根據扶貧對象的具體情況,采取必要的宣傳措施,促使農戶主動申請,實現村民民主表決,利用這些措施讓精準扶貧順利發揮作用。還要對造成貧困的原因進行全面分析,確定貧困戶、貧困村的具體情況,認真調查當地的地質、氣候等自然條件,前往每個農戶家中調查其經濟收入情況,并對每個農戶建檔立卡,處理好入檔存查工作,認真分析幫扶需求,確定幫扶措施,對檔案實施動態管理。
4.2提升農業生產能力
據調查,農民受教育程度較低,具備一定文化的青年大部分前往城市務工,在家務農者均是老人、婦女等群體,受教育程度較低。因此,利用專業培訓增強這些村民的文化水平勢在必行。科技是促進農業生產的有效動力。政府部門要開展科技、文化的宣傳活動,普及文化、科學知識,使農民真正從中獲益,并讓這種活動成為常態,提升農村的發展速度。政府要全權負責,適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明確各種責任,如此才能處理培訓機構的各種問題。邀請農業專家前往農村調研,對當地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讓農業生產在科學的指導下順利發展。
4.3深化農村改革
為提升農村改革效果,要對城鄉社會發展情況進行分析,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讓貧困農民加入到改革行列之中,享受改革的成果。但是,我國農村發展存在各種風險。雖然有部分農民進城務工,但農村剩余勞動力較多,養老、醫療等方面的制度依舊存在缺陷。這些情況的存在對農村發展形成不利影響,需要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采取積極措施應對這些問題,改善農村民生。在城市化不斷深化的情況下,要出臺保障政策,調動農民進城務工的積極性,解決農民工社保、醫療等問題。社保問題是農民工關注的主要問題,要出臺強力政策,為農民工提供保障。農民工子女進城后,其入學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就會影響其受教育機會。解決這些問題能讓農民更安心地在城市工作。在推動農村改革的過程中,要堅持為民眾負責原則,實施有力的監督措施,確保各項措施能順利落實。
總結農村發展在國家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在農村推行精準脫貧還有較多問題需要解決,要研究農村具體發展情況,對農業生產實施科學干預,利用農業改革的契機清除農村發展的障礙。如此才能讓農村在發展中攻堅克難,使農民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