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濱如
摘要:作為培養會計從業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主陣地,會計教學機構如何有針對性的整合和優化教育配置,發揮教育職能,加強會計教學中對學生職業判斷能力的培養,是當前的一項重要教改任務。
關鍵詞:職業判斷;教學改革;措施
一、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現狀
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是會計發展的關鍵,但是目前,我國會計人員中存在著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觀念的人。這些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只是追求個人利益,缺乏道德良心,利用工作職權進行會計信息偽造、隱匿、毀損等行為,并提供虛假的信息。這樣的行為,為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嚴重的影響,會計人員基本職業技能以及,職業道德是經濟發展的根本。
二、基于會計職業判斷能力培養的會計教學改革措施
(一)會計專業技能教育
1.推廣會計案例教學和模擬教學
“填鴨式”教學在職業學校的會計教學中比較普遍,該種教學方式忽視了會計案例教學和模擬教學方式。造成這樣的原因有兩點:第一,會計教師對案例教學和模擬教學認識不足;第二,教師在進行進行案例教學和模擬教學時缺乏教學創新。
案例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是一種具有啟發性的教學模式,能夠有利于提高學生應用能力。首先老師需根據教學內容搜集會計案例材料,對會計案例內容、背景等相關知識進行講解,學生則要根據老師安排閱讀會計案例并查找相關資料,對問題進行分析、評價、總結,最后提出解決方案。其次學生討論,各抒己見,互相辯論。老師要把握會計案例討論的方向,應因勢利導,將探討引向深處。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再進行會計案例分析,分析是會計案例教學法的重要環節,它要求學生要對會計案例自行分析、總結,而老師只是講解會計案例的難重點的必要解釋。案例教學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
2.在實踐教學中注重實行崗位輪換制度
在模擬企業教學中,學生取得各類原始憑證,然后將憑證進行審核以及信息篩選,接下來,將所取得的會計憑證進行處理,如填制、審核、匯總、裝訂、登記賬簿及編制等工作,最后制定成會計報表。接下來再對會計報表上的數據進行歸類匯總處理,在計算機軟件下,對其進行簡單分析,在會計賬務處理程序下將其整理完畢。
在實際的實踐教學中,很多教學內容如會計實踐教學、出納、稅務會計等崗位知識的教學并不是很注重。實習中也沒有為學生設置相應的崗位,即使有這些崗位,在實習中,學生也很難真正地接觸到這兩個崗位。基于這樣的情況,需要進行教學改革。在實際的改革中,筆者呼吁學校為學生設置這些對應的崗位,讓學生分別擔任出納、企業辦稅人員等職務,通過崗位模擬進行實踐操作。在實際的實踐中,學生就能知道企業財務出納人員的工作性質,以及需要做些什么,怎么做。對于企業辦稅人員來說,企業辦稅人員在每月填制納稅申報表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同時還能夠在納稅申報、繳納稅款等領域將其技能提升。
(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1.進行會計良知教育,堅持把誠信教育貫徹始終。
朱镕基先生曾題詞,“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原則,不做假賬。”高校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應以誠信教育為基石,并堅持在整個教育階段從三個方面加以貫徹落實。一是有關課程應融入誠信教育。如在《德育》等相關課程中強化誠信教育的內容。二是建立誠信評價指標體系。在校期間要對學生各種遵守紀律等行為進行細致歸納分析,建立科學的指標體系,評估學生誠信指數,作為學生評優等的主要依據。三是建立誠信檔案。以“學生誠信承諾書”和“信用記錄”應作為學生誠信檔案的重點。
2.進行會計法規教育,堅持把會計行為規范和責任教育滲透全程。
在實際教學中,將社會資源中的與會計教學相關的內容融入到實際教學中。這樣做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會計行為規范與會計責任教育的大部分教學根據都來自于社會企業、會計監督、教育部門以及社會管理部門。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中,這些部門中的信息更新速度比較快,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大力融入社會資源。
初期階段:將學生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提升。剛開始接觸該方面知識的學生年級比較小,對任何事物還不太熟悉,這段時期最為主要的任務就是積極的培養學生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首先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幫助學生認識經濟發展形勢,認真分析當前的國內外經濟趨勢,并帶領他們關注會計職業判斷,對于經濟建設中的重要性意義;其次,開展實例教學,將實際案例向學生展示,在這些具有說服力的案例教學中,使學生了解會計職業判斷的失誤以及偏差,將會給企業、國家帶來的經濟損失。
中間階段:引導學生對會計行為規范熟練掌握,并主動學習會計責任主要內容。并且教學時應做到以下兩點,一是對國外先進教學經驗的借鑒,把會計行為規范和責任視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專業基礎課進行教學,二是進行案例教學。我國每年都發生許多經濟案件,與會計人員有關的很多,可以精選一些典型會計案例,穿插在會計課程教學中,讓學生知道違法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后期階段:實施強化教育。學生畢業的階段教學比較重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抓住學生畢業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強化教育,為學生走上社會,夯實牢固職業道德基礎。同時,可邀請法院經濟法庭工作人員給學生上專題法制課,從而使會計職業判斷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孟凡斌.會計職業判斷影響因素分析[J].財會通訊,2015(7):6,53-55.
[2]趙曉潔.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5(35):103-105.
(作者單位: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徐州財經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