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純芳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如何改革中學數學課程,使教師更好地教,學生更好地學,提高中學數學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成為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中學數學;教師隊伍;興趣
高斯(數學王子)說:“數學是科學之王。”畢達哥拉斯說:“數字支配宇宙。”培根說:“數學是打開科學大門的鑰匙。”柏拉圖說:“數學是一切知識中的最高形式。”笛卡兒說:“數學是知識的工具,亦是其他知識工具的源泉,所有研究順序和度量的科學均和數學有關。”拿破侖說:“一個國家只有數學蓬勃的發展,才能展現它國力的強大。”陳省身說:“我們欣賞數學,我們需要數學。”邱成桐說:“數學在物理上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華羅庚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可見數學的應用之廣泛。
一、新課程改革下中學生學習特點
1.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生對不感興趣的東西總是有排斥心理,無論老師怎么強調數學的重要性,甚至拿期末考試和高考“嚇唬”他們也無濟于事。而且一些學生看不到學習數學的效果,喪失信心,從而從內心忽視數學課,積極性總也調動不起來。
2.依賴高科技。學生寧愿在網絡上尋找名師視頻課堂,也不愿意穩穩當當在教室里坐下來聽教師“現場直播”,更別提讓他們記筆記了。甚至有的學生拿出手機拍幾張教師的教案了事,更有的用手機拍攝別人的作業,再抄到自己作業里去。另外,上課玩手機現象嚴重,有的帶著耳機聽音樂、看電影,有的在玩手機游戲,雖然教師采取了多種措施,但這種現象屢禁不止。
3.動手能力強。很多學生還是比較喜歡動手操作的,雖然他們對數學不感興趣,但如果讓他們參加數學方面的活動,他們還是比較愿意參加的,而且還會有很好的表現。
二、新課程改革下中學教師隊伍轉型
1.加強教師多方面的能力培訓,使教師向“雙師型”“雙能型”方向發展。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傳授高等數學知識,更應該在課堂外利用高等數學知識去指導學生。
2.多舉辦講課、說課大賽。通過這種強制性的活動,迫使教師深入課堂、深入教材,從而更好地演繹高等數學。
3.多聽取名師講課及多參加學術討論班,集百家之長于一身,形成自己的風格;豐富自己的知識見解,使自身成為一處活水,正所謂:“澄其源而清其流。”
4.多“備課”。這里的“課”不單單指教材內容,更指教學計劃、教學要求、重難點、學生基礎、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教師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有底氣站上講臺。
5.對學生多一些愛,少一些冷漠。教師不能只起到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還要和學生做朋友,了解學生內心的所想所需,多鼓勵他們,培養師生感情。對他們多一些愛少一些冷漠,讓學生充分信任你。
6.多一些獎懲措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實行加分制、減分制,例如參加了數學方面的活動并表現良好的,期末考試成績可以適當加分;對嚴重擾亂課堂秩序的學生,可以減分。避免期末考試一刀切的現象,使數學真正深入學生的內心。
7.多參加體育運動。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教師平時也應注意加強體育鍛煉,避免請病假,耽誤教學進度,影響學生的學習計劃。
8.適當地增加教師的福利待遇,充分調動教師的教學熱情。讓教師真正愛上教學,把教學當成一項事業去做。免除教師的后顧之憂,這樣教師才能全身心投入偉大的教育事業中去。
三、新課程改革下中學生學習上的一些建議和要求
1.克服“畏懼”心理,樹立一種“別人能學會我也能學會”的信念,不要輕言放棄,更不能半途而廢,樹立堅韌不拔的意志,抱定“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心理準備。
2.逐漸培養對高等數學的興趣。多看一些數學史,了解一些數學家的學習經歷,多在網絡上收集一些名家講座視頻,逐漸培養對數學的敬仰之心,逐步愛上數學。
3.經常復習和預習。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復習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特別是邏輯性較強的數學學科,更應該復習已學知識,預習要學知識,才能領會到重難點,從而跟上老師的思維,才能真正欣賞到數學的美。
4.多做練習。學習數學必須做大量的練習才能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印象和理解,還要多看書,每看一遍都會有新的收獲。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這是絕對有益的做法。
5.多參加數學方面的活動。每年會有很多數學方面的競賽或活動,應經常參加,不要有心理壓力,數學學不好,不一定活動參加不好。
6.多和老師、同學交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交流能讓思維活起來,也能讓知識活起來,多看,多聽,多練,多思考。
參考文獻:
謝欣欣.淺談新課程改革下的中學數學教學方法[J].素質教育:教師教育,2011(5).
科研課題: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單位資助教育部規劃課題“人才培養模式變革背景下中小學教師培訓有效模式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編號:FHB110125)。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