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養寧
摘 要:在文言文教學中,樹立起新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內課外有機結合,改進教學,“得法于課內,拓展于課外?!睆亩粩嗟靥岣邔W生閱讀文言文的水平。
關鍵詞:激發興趣;方法;提高;能力
當前,各校極其重視語文課教學,語文教學改革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相對于現代文教學和作文教學,有關文言文教學改革的觀點及論述比較少,而且零散,對文言文教學的策略研究相對滯后,平時的教學與研究中,了解學生文言文學習現狀的人很多,但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改革的人很少,要求學生翻譯,背誦的人很多,而能深入文本、與古人對話的人少,教學大多局限于課內那幾篇古文,涉及課外的很少。那么如何激發學生興趣,教給學生方法,切實提高初中生課外文言文閱讀水平,值得每一位語文老師探究。
一、樹立新理念,創新教法,激發興趣
在文言文教學中,我們要認真執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樹立新理念,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努力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可以通過創新教法來調動興趣。(1)通過導入,激發興趣。教師可以采用一些新穎奇特的方法導入新課。如以激情導入、以音樂導入、通過繪畫藝術導入等,通過不同的導入方式,創設一種美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從一開始就感受到文章的美,從而調動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主動性。(2)通過朗讀,激發興趣。采用聲情并茂的朗讀營造一種美的氛圍,讓學生感受文章的節奏美、音樂美。在教學時,或聽錄音,或教師配音范讀,或組織學生齊讀,或指定學生朗讀,或小組比賽,把學生帶到一個優美的境界,進入到學習古詩文的最佳狀態,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3)多媒體教學,激發興趣。利用多媒體,加強文章的形象感,創設一個美的氛圍,讓學生體驗美,享受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二、培養參與勇氣,鼓勵學生質疑
在文言文學習中,學生往往會產生畏難情緒,課堂上個個斂聲屏氣,害怕老師提問,喪失學習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對文言文的學習完全失去興趣,更談不上閱讀水平的提高了。
民主的教學氛圍是學生大膽參與課堂教學的前提,因此,教師應摒棄教學中串講到底的傳統做法,鼓勵學生質疑,努力發揮其主體作用。如在《桃花源記》一課中對“世外桃源”進行分析時,有的學生認為那是人類美好的境界,通過努力能夠實現。而有的學生認為那是原始、落后的生活環境,對此持不贊成的態度。還有的學生認為那樣的社會根本不存在,也不可能實現。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于學生提出的獨特見解,只要言之有理,我們都不要妄加否定,而要在精神上給予肯定和鼓勵,學生的質疑問難精神一旦得到肯定,便會勇于表現自我,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三、教給學生閱讀文言文的方法和步驟
1.反復朗讀全文,了解概貌
對于文言文的學習,我們首先要反復通讀,“文”讀百遍,其義自見。對此,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點:①掃除字詞障礙;②斷清句子節奏;③按照標點符號朗讀;④把不懂的字、詞、句標出來,以便在剩下的時間查閱解釋。
2.在通讀的基礎上疏通文本、讀懂文義
教師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學中,應力求學生做到:一是掌握古漢語字、詞、句、章的基礎知識。比如:“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此句中的“犧牲”是指豬、牛、羊等,“加”是虛報,“信”是實情。二是掌握廣泛的天文、地理、歷史等知識。如《出師表》中:“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币肜斫獯司涞膬群仨氈牢菏駞侨龂α⒌母窬忠约鞍椎鄢峭泄碌哪且欢螝v史。三是在疏通的時候,要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補上,把倒裝的句子順過來;遵循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直譯與意譯相結合。不需要翻譯的不要勉強翻譯,比如國名、地名、人名、帝號、年號等等。四是掌握通假字、詞類活用、特殊句式、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等特殊現象,聯系上下文來選擇恰當的意義。五是要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領會文章的寫作特點,以便正確地把握文本的整體內容。
四、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對于文言文的學習除了要學好課內,還要注意“課外功夫”:一要多讀一些與課文有關或相似的文章,以補充課內的不足。例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而死于安樂也?!笨梢匝a充《史記》里面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幫助學生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內涵。二要搜集成語、典故、寓言等文言故事來拓寬自己的視野,借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劍、三顧茅廬等等,以此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
總之,在文言文教學中,只有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內課外有機結合,平時認真分析總結,改進教學,“得法于課內,拓展于課外”,才能使學生愿學、會學、樂學,從而使文言文教學打破窘境,踏上光明大道。
參考文獻:
[1]薛良忠.提高初中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策略[J].時代教育,2009(1).
[2]夏家亮.淺議培養初中生獨立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J].考試周刊,2011(31).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