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艷
摘 要:語文對于初中生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閱讀在語文學習整個環節又占有重要分量。良好的閱讀水平不僅有利于學生后續的學習,也能讓他們更好地領略語文的魅力。從我國初中生的閱讀實際情況來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存在許多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結合多年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經驗,對如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出了策略和方法,希望為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供有效思路。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目前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1.教師備課不夠充分完備
當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師需要先對授課內容進行備課,只有將備課工作做得完整、充分,才能提高閱讀課堂教學效率,但是,由于目前許多語文教師負擔和壓力較大,往往無法做到精細備課。這就造成教師上課時未形成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對于采取何種教學策略也是模棱兩可,學生也無法按照課堂內容進行有計劃的學習,對于閱讀能力的提高也不利,造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不理想。
2.對學生的輔導欠缺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往往缺少足夠的指導,教師往往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將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結構和所講述的內容傳遞給學生,而缺少對學生進一步的指導和輔導,這樣,學生便不能在閱讀中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理解。
3.對教材內容缺少必要的延伸
通常情況下,教師在完成講授內容后,很少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外延和拓展,這樣學生對教材只能有部分看法和意見,對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知識點和常識一知半解,這樣下去,學生難以在語文閱讀中激發出創造力和思維能力,也就對語文閱讀失去了必要的熱情和興趣。
二、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
1.備課要準備充分
課堂開始前的備課可以劃分為兩個環節:教師按照自己對所授內容的理解為學生指明教學目標和任務,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課堂輔導,使學生在課堂開始前知道本課學習的目標和側重點,這樣在閱讀過程中便不會無的放矢,做到胸有成竹。以《捕蛇者說》為例,教師在講授時,可以先對作者的人生閱歷和時代環境進行說明,這樣有利于學生在閱讀時體會到作者寫作的意圖和所要表達的思想。
2.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適當提升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拔高。教師可以在講課時,不時地向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對優秀的文章進行分析、欣賞,這樣學生能對文章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以《閏土》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閏土的外貌、言語、形態描述進行分析,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在有效閱讀中熟練掌握。
3.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
教師應該在講授完教學內容后對與文章相關的知識點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外延,學生通過這些外延和拓展對文章所處的時代背景、所要傳達的中心思想、所要表達的意圖有全面了解;教師也可以對與文章內容相近的內容進行講解,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知識視野。
三、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性的實施
1.大力激發學生閱讀語文的興趣和愛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應大力培養學生閱讀語文的興趣和愛好,對語文閱讀有興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閱讀,可以在精神層次上獲得滿足感,逐漸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愛好。濃厚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夠培養學生情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以《我的叔叔于勒》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讓學生探討于勒叔叔貧困的形象是不是叔叔故意打扮的形象?按照這個思路,于勒叔叔下步會面對何種處境?故事情節應該發展成何種版本?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喜歡閱讀、享受閱讀,才能建立有效的閱讀愛好和閱讀策略。
2.強化輔導,加強思考
初中語文閱讀不同于小學語文閱讀,除了讓學生明白文章的中心思想、寫作策略、文章架構外,還要求學生能夠通過閱讀理解文章創作背景、作者創作時的心理,這樣可以走進作者內心,對作者所要傳達的思想和感情有客觀的認識和理解,這就要求語文老師對學生強化輔導、加強文章內容思考,這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特別重要,不容忽視。
文章對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情況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對提高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探討,對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性的實施提出了建議和意見,為學生從閱讀中體會到樂趣提供了參考。在初中語文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提升語文鑒賞能力和欣賞層次,有利于學生積累知識、陶冶情操、開闊視野、擴展思維。文章的闡述希望為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性提供有益參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
參考文獻:
[1]陳斌.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探究閱讀教學[J].讀寫算:教研版,2013,12(4):66-68.
[2]李梅.在閱讀中探究 在探究中提高:淺談初中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策略[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3,4(2):12-14.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