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玲
信息技術是現代化社會的重要技術之一,中小學信息技術是信息技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上好信息技術課已經成為教育科研所關注的一個熱點,而說好課是上課的關鍵組成部分。"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下面談談個人對信息技術課說課的一些膚淺認識。
一、說課的概念
說課是為了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而開展的一項教研活動。說課是指以教師口頭語言表達為主,以教育科學理論和教材為依據,針對每節課的具體特點,以教師為對象,在備課和上課之間進行的教學研究系統。
二、說課的內容
1、說教材
教材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是教師教、學生學的具體材料。因此說課首先要求教師說教材。 說教材即說明所授課內容在全冊教材或某章節中所處的地位及依據。只有確立了該課內容的地位,才能確定教學目的,教學目的要求是一堂課的指導思想,是講課的出發點和歸宿。有了明確的目的要求,教師安排教材、選擇教法、設計教學程序才有依據,教學才能有的放矢。從而才能準確地確定該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為教師備好課、上好課奠定了基礎。
2、說教法
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應該遵循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主線的教學原則。說教法就是說在這一節課中將采用哪些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并說明采用這些方法的依據及所能達到的教學效果。在一堂課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針對不同的學生可
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這需要老師花一定的心思去觀察、準備。
同時教法又包括教學手段和教學過程。教學手段就是根據教師的課堂設計,需要課前準備哪些設備 。教學過程是說課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應從導入新課、傳授新知識入手,從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如何進行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思想教育等方面一一闡述。導入貼近生活,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為后面的學習做好了準備,好的導入是一節課成功的一半。在這個過程中,不需要教師具體的講概念、講操作,只要教師說出采用什么方法講授和為什么這么講。用什么方法突破難點,這一過程最能體現教師的基本功和素質。
3、說學法
學法指導是指教師在傳授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使他們
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并獲得選擇和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進行有效的學習能力。對于學法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準備教給學生什么學習方法,培養哪些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2)結合教學目的,教材特點和學生年齡,貼切并具體地說出理論依據。
4、說操作
學生上機操作是學生對學習信息技術的一個重要手段,對教學效果的一個檢查。說操作練習題側重于說明教師選擇這些練習題的意圖,檢查鞏固哪部分的知識。
5、說說課和上課的區別。
上課是對教案的實施,對象是學生。上課是教師在課堂上師生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是教師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實踐過程,而說課的對象往往是同行或上級領導,是對經備課后寫成的說課稿的實施它側重于理論的闡述。說課活動其實可以看成是一種教研活動,是教師取長補短和學習教學理論的好舉措。
三、說好一節課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一)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1.熟悉大綱,鉆研教材,這樣才能掌握本課在本冊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明確重點和難點。另外要不斷學習,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了解計算機領域的最新動態,這樣才能使說課更具深度。
2.教師平時多讀教學理論書籍,研究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理論,為說課打下理論基礎。
3.認真寫好說課稿。為了能有條理的說課,說課前必須先寫好說課稿,說課稿詳寫還是略寫由需要而定。
4. 增強自信心。要消除緊張心理,使自己發揮最佳水平。“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打沒有把握的仗”這都說明事前準備的必要性,充分準備是說課成功的起點。
(二)說課時應遵循的要求
1、要求把握科學性原則。就是不要教給學生錯誤的東西,應做到教材分析準確、透徹,教學重點和難點正確把握,教學設計合理。
2、要求切合實際的原則。說課沒有固定的模式不必講究形式。特別是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不像語文、英語等學科板書較多,信息技術教師不必寫出如何板書。
3、要求有創新。說課是深層次的教學研究,一節優秀的說課,對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教師要在說課中注意將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和提高,同時要注意發現新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這樣才能使教師業務水平不斷提高,進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4、要求莫把說課變成上課。說課時切忌讀課,把說課稿從頭到尾讀一遍,要重點突出、詳略得當,避免重復,要感受現場聽者的反應。
5、要求語言優美,完整準確,體態自然大方,充滿激情。
6、要求說課人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心態、心境及相應的應變能力。
說課,是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是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鼓勵教師不拘一格的說,詳略得當的說,疏密有致的說,理論聯系實際的說,個性張揚的說,放松自如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