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飛速發展和改革全面深化,我國會計管理體制、報表體系、監督體系、法規等諸方面都進行了改革調整。在新形勢下教師應如何順應改革、更新觀念,搞好財會教學工作呢?
【關鍵詞】學法指導 財會教學 應用
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最終取決于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隊伍的培養。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為國家培養合格的人才。在新形勢下教師應如何順應改革、更新觀念,搞好財會教學工作呢?
目前中職學校的學生,年紀輕,缺乏職業意識,畢業后從事財會工作,能否學以致用,適應社會需要?這個重任就落在了職校教師的肩上。在教學中,我深感改革教學方法,突出學法的指導,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通過近幾年的教學,著重在教會學生“課前預習、專心聽講、參與教學、及時復習、歸納知識、應用知識”方面進行了嘗試,力求做到“教”是為了不“教”。
一、課前預習
課前自學教材是教學的準備和基礎,是最容易被學生忽視的環節。為了給學生上課創造一個有利的心理狀態,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應根據教學內容的多少,安排5-10分鐘的時間進行預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教學具有針對性。比如課堂上提問,只要學生事先自學了教材,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多數能積極發言,盡管有的學生回答不盡完美,但只需稍加講解點撥,就能事半功倍。
在講解新內容之前,富于啟發式地向學生提出預習要求,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讀書了解教材梗概、劃出重點、準備回答問題,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
二、專心聽講
專心聽講是學好知識的關鍵,是教學中學習知識的中心環節和主要途徑。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對所教的專業充滿激情,充分利用語言技巧,把教材的概念、知識的難點及內在聯系,深入淺出地講出來,吸引學生專心聽講。
三、參與教學
參與教學是讓學生按要求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回答提問,參加組間競賽,在老師講解中或講解后思考質疑,開拓多層次教學途徑,改單向傳導為雙向交流,讓更多的學生積極發揮“樂”學優勢。如結合教學內容抓住“重、難點”、“興奮點”、“熱點”提出問題,啟發思維,適當引入競爭等調控手段,定期開展討論。
四、及時復習
課后及時復習教學內容,是知識的提高和升華。復習是消化學習內容,強化知識,形成知識體系的重要方法。一課、一個單元、一個學期結束都要復習,指導和督促學生按教學進度,逐步實現有計劃地復習,讓學生自己動腦,把教材、筆記 、練習結合起來,編制復習提綱,指出重點難點,既及時消化了知識,又鞏固了知識,使知識更系統化、條理化,從機械記憶過渡到了意義識記,形成了一定的技能。
五、歸納知識
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整理、小結,根據教學內容的章節,或畫出圖表,或分類列出教材的基本內容,通過歸納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對所要掌握的知識能清楚地篩選和呈現出來。
如《基礎會計》教材,它的內容安排是采取“積木式”結構,每章節之間都有一定的內在聯系,進行歸納時,采用圖表法效果很好,它能把概念、觀點,原理等理論知識形象地表現出來,也能使抽象、復雜、難懂的教學內容更形象、簡明、條理和系統,這對學生弄清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原理之間的邏輯結構會有明顯的作用。
另外,采取先練后歸納的逆推式方法,效果也不錯。如講“會計憑證”一章時,對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如何填制這個問題,采用逆推式方法,先由教師啟發講解,讓學生做例題,然后通過練習,具體填制憑證,讓學生自己歸納“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填制方法。這種先練習后歸納的教學方法,改變了課堂的結構,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并培養了學生歸納概括能力,使其成為了教學主體。
六、應用知識
應用知識,是在接受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再學習,也是理論聯系實際,正確地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它可以使所學知識得到檢驗和深化。
會計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為了能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把知識變成技能、技巧,發展記憶思維、想象等認識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采取形象化的教學方式,展示具體的會計實務處理過程和有關資料,結合實際,進行分層次、分類別的課堂教學,以模擬練習為主,突出技能訓練,啟發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技能,開發學生的智力。
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模擬練習,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投影、PPT等)以及建立會計實驗等方式開展教學,比教師獨占講臺,“包打天下”的填鴨式教學效果要好得多。
上述六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各環節都有特定的作用。通過這幾個基本環節的教學,學生可以:(1)掌握教材的基本內容及重點、難點知識;(2)通過基本原理(觀點)的運用,提高自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知識的正遷移;(3)落實雙基教學配套,融知識、能力,覺悟的培養于一體。
通過開展“學法指導”,改變了教學模式——變“單一式”為“復合式”;改變了課堂結構——變“填鴨式”為“三主式”;活躍了課堂氣氛——變“死氣沉沉”為“生機勃勃”。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了素質,也增強了教師的教研意識和教研能力。
總之,教有教法,學有學法。我認為在財會教學中,教法和學法相結合,以教帶學,才能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當然,改變教學方法,開展“學法指導”,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還需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繼續努力探索,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王麗南,于曉紅.案例教學法在財務管理教學中的應用[J].財會通訊,2009(5).
[2]王存民.淺議中職財會專業課程案例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等職業教育,2009(23)
[3]馬佳,涂冰艷,楊珍斌.改變傳統會計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學生自學能力[J].財會月刊,2008(18)
[4]楊九俊.教學組織策略與技術[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5]劉曉麗.《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科技信息,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