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圣仙
【摘要】舞蹈教學可以讓一個人表現出自己的個性,舞蹈教學者應該針對學員自身的特點來量身打造教學方法,把舞蹈的藝術表現的要素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來研究。本文從藝術創造的角度出發,討論舞蹈教學中的創造對整個舞蹈教學的作用,讓我們看到舞蹈教學中的另一個視角。
【關鍵詞】舞蹈 創新 教學
一、舞蹈藝術教學的創新
創新就是制造前人從沒創造過的東西,不管是在精神還是在物質上。創造不是抄襲和重復,而是推陳出新。從古到今,人們認為藝術家就是創造性人才,其中舞蹈教師的工作作為藝術的一部分,可以說是創造性的開端。以往人們只是認為舞蹈的演出者本人是在進行藝術創造,而舞蹈教學工作是否具有創造性,卻很少有人深究過。
二、舞蹈教學創造內容
舞蹈教室就是培養具有藝術個性化的學生,通過開發學生肢體語言的感知,心靈的感知,對其實行從量變到質變的科學訓練和潛移默化的心靈互動。使其能夠有很強的舞蹈表現力和感染力。
舞蹈教學就是把學員這種天然的物質打造成一個舞蹈的要素,學生在被訓練前對肢體的感知和控制都處于未開發的原始階段,其肌肉也沒有動作記憶,一切都猶如地下的寶藏,通過反復的訓練,學生的各種肢體感知和肌肉記憶才被激發出來,成為具有創造意義的舞蹈的表現形態,如今的大藝術家都經過了這一艱苦的磨練階段。這個訓練過程同樣也是藝術人的成長歷程,即從技術到藝術最后內化到藝術家的人格意識中,。
三、舞蹈藝術的靈魂價值
舞蹈老師訓練出來的學生,不僅僅需要教會他們能力技巧,同時也包括讓他們具有藝術的人格和唯美的心靈,這種對人的心靈的培養,大大不同于去創造一個沒有生命力的物品,比如一個樂器或者模具。舞蹈的教學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在互動下雙方相互感染和啟發。這首先需要教師本人具有藝術方面的人格魅力,其次才需要學院有自身的覺悟和對藝術主動追求的潛力。
可以這么說,不同于文化課的老師,只是交給學生單純的知識或者技能,作為舞蹈藝術教學的老師,還要讓學生感受到一個人格交流,情感互動,心靈感應的過程。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確是舞蹈教學的核心,在這個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去體驗人類共同的情感,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并激發學生內心關于美,關于感性,關于情緒的內在表達的主動性,并通過舞蹈的形式傳遞出來。
如果沒有音樂的感受,沒有感覺的充沛,其實就談不上舞蹈。任何藝術都是情感的表現形式,它既是舞蹈的核心,也是也是每個舞者內心的驅動。作為舞者,要有表現人類情感的責任,他在訴說作為人類個體的內心世界,訴說唯美與和諧,激情和追求。這不僅是舞者的責任,也是舞蹈教學工作者的責任,更是所有藝術應該追求的更高境界。
“凡是學有所成者,都有一個純凈的靈魂” 舞蹈教學者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啟蒙學員內心最純凈的部分,我們要在未來舞蹈的創作者心中,傾瀉對藝術的情感和審美。在經過很多年的訓練以后,其身體的技能,即用身體表達情感的方式逐漸完備,這時候學生會使自己更加趨向整合,即學生會把自己的內心由自然人格向藝術完美人格去升華,這也可以叫做人性的覺悟過程,也可以叫做藝術人格的自我完善。而在這個時候,教學者也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滿足。
四、藝術表現的培養
為了達到學生內心對舞蹈情緒的體驗效果,需要使學生的外部形態動作和內在情感相互結合,所以需要對學生進行兩方面的培養:
(一)培養學生藝術表現的外部形態
1.注重基本功
充分發揮學生自身肌肉的力量,關節的柔軟性以及肢體的靈活,讓學生的身體能夠更加符合音樂的要求,從而完成很多難度大的動作。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到肢體的基本功是舞蹈藝術表達的基礎、
2.培養形象性的表演能力
舞蹈通過肢體這個特殊的表達形式來表達自身的內容,所以舞蹈著的肢體形象是這一表達方式外在美感的唯一依靠,在舞蹈教學中,要提高學生肢體的形象,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從而讓學生的舞蹈外在語言的形象更好。
(二)培養學生的內在情感
1.加強對學生內在情感動作的體驗訓練
內在的情感是人的內心最原始的節奏,但也可以通過一定的訓練進行提高
首先是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增加對音樂各個層次的敏感度,接著需要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欣賞、理解和感受。同時要加強學生的對文化的學習,有了深刻的文化底蘊,才能對音樂有更多故事性的理解,這種舞蹈作品才具有完整的靈魂。
2.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相結合
教師在講解和示范舞蹈動作的同時,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實操,讓學生一方面可以掌握舞蹈的知識,另一方面還可以掌握實際的動作要領。教師應該多讓學生參加學校內的文藝活動,不僅可以把平時訓練的成果當眾展示,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積極尋找校園內外的文藝需求,并獲得他人的認可,從而作為學生外在的動力,把舞蹈堅持下去。還可以使學員將理論知識與舞蹈實踐結合起來,從而有利于學生對舞蹈藝術的深度把握。
3.利用排舞課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在學生學會了基本舞蹈動作的基礎上,可以進行舞蹈編排的訓練,讓學生能夠基于一個舞種的基本功,創造前所有未有的動作和排舞格局,這樣學生不僅在用自己的身體語言表達個人的思維創意和文藝天賦,也通過精密的配合和舞蹈動作的同調,形成了舞伴之間基于身心共振而產生牢靠的友誼。
五、結尾語
總之,舞蹈教學者在塑造專業的舞蹈學生,應該調動自身的心靈,情感,意志為驅動,把肢體作為一個表達靈魂的通道,把其融為舞者想要形象的表達情感過程時一種下意識的自由表現的沖動。這個才是真正的舞蹈,否則就是體操。
【參考文獻】
[1]孫詩幔.淺談舞蹈藝術教學的特殊性[J].魅力中國,2011, (2):
275-275.
[2]薛峰.淺議舞蹈藝術教學重在強化創新性[J].文藝生活:下
旬刊,2012,(2):134-134.
[3]劉迎賓.淺議舞蹈藝術教學[J].學周刊C版,2013,(2):188.
[4]張延鳳.淺談舞蹈藝術教學[J].美與時代·城市,2013,(11):
1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