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峰
【摘要】實驗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延伸與補充,是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更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因素,隨著創新教育的開展,實驗教學改革日益受到高校重視。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人才需求,本文探討了實驗教學改革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幾點體會,以期對高校的實驗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實驗教學;教學改革;創新能力
人類進入21世紀后,知識經濟引領時代潮流,創新教育成為主旋律,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日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視[1]。實驗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延伸與補充,擔負著培養學生科學品質、求學態度、創新思維的重任,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2]。然而長期以來,國內各大高校普遍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片面地強調理論教學,而忽視了最為關鍵的實驗教學[3]。本文就實驗教學的內容、實驗教學的方式、實驗教學的管理體系等方面探討了實驗教學改革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幾點體會。
1創新實驗教學內容
增加設計性實驗,減少驗證性實驗,創新實驗教學內容[4],具體可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1)增加設計性實驗項目,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愛好,準備并設計完成實驗項目,期間老師只起輔助作用;(2)選擇日常用品作為實驗樣品,讓實驗項目來源生活并貼近生活;(3)在實驗教學中引入老師的科研項目,了解該實驗的目的、意義、方法及解決問題的思路;(4)在實驗課程中結合實際生產工藝,緊密聯系生產實踐,從整體流程上看待具體科學問題。如此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2開展研究式教學方式
改變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注重實驗教學的過程,開展課前預習、課后討論的研究式教學方式,具體可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1)實驗前要求學生認真查閱相關文獻,做出具體的實驗方案,并寫出預習實驗報告,老師在課前隨機抽查學生的實驗報告,被抽到的學生要為大家講解自己所做的實驗方案,并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2)學生講解完成后,老師就實驗方案和存在的問題做總結補充,同時介紹實驗技術的發展情況和應用前景,引導學生在業余時間進行擴展學習;(3)實驗中要求學生積極思考,自己動手完成各項實驗操作,老師負責提示實驗要點和注意事項,并糾正學生的不規范操作,讓每個學生的動手能力都能得到充分鍛煉;(4)實驗后要求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特別是研究性實驗,一要討論實驗方案是否合理,分析實驗結果是否精確,探討設計思路是否唯一,并鼓勵學生設計新的實驗思路;二要總結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進行集中點評指正,使大家共同受益。通過開展課前預習、課間動手、課后討論的研究式教學方式,不僅能培養學生嚴謹求是的學習態度,而且能鍛煉學生獨立自主的創新能力。
3優化實驗教學管理體系
優化實驗教學管理體系,完善實驗教學運行機制,優化實驗教學人才隊伍,提高實驗室人才培養能力[5-6],具體可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1)建設實驗室管理委員會,負責實驗教學設備的管理與維護,藥品試劑的采購與管理,實驗教學改革與實驗教材的編寫與服務;(2)建立實驗室設備的信息管理平臺,將實驗設備的編號、名稱、規格、型號等信息統一輸入該平臺,實現網絡化管理;(3)建立實驗教學監控和評價體系,采用專家不定時聽課、學生不定期評教等制度,調動實驗教學隊伍的積極性,促進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7];(4)改變傳統的實驗課程考核方式,綜合學生的實驗方法、操作技能、試驗態度以及實驗過程中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新的實驗教學考核體系。學生的實驗教學成績由實驗報告成績(40%)、實驗平時成績(40%)、其他(20%)等多項構成,考核方式包括口試、操作、報告、筆試、答辯論文等多種方式,既保證了成績的客觀公正,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4實行開放式實驗教學
隨著實驗教學的改革,傳統的封閉式實驗教學已不能滿足創新人才培養的需求,圍繞實驗教學和創新能力的研究,構建資源共享、統一管理的開放式實驗平臺勢在必行[8]。學生經過申請批準可進行開放式實驗課程,該課程內容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時間,還可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到這個開放式實驗平臺,開展選修的實驗課程,充分利用實驗平臺現有的儀器設備,提高實驗平臺的使用率,不僅延長了學生與實驗的接觸時間,鍛煉了學生的實驗能力,而且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擴寬了學生的實驗思維,為實驗教學培養創新人才提供了基礎條件。
5信息技術助推實驗教學
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技術得以廣泛應用,實驗教學也不例外,通過信息技術助推實驗教學改革,可通過以下幾方面開展:(1)設計制造先進的實驗教學儀器與設備,保證學生受到高科技含量的實驗訓練;(2)編制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將難以理解的儀器設備進行分解組裝,揭示其復雜構造下的知識原理,易于學生理解;(3)構建網上實驗室,將實驗動畫和錄像等電子音像材料傳到網上,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通過自學即可了解實驗內容,深受廣大學生歡迎。
6鼓勵學生參加科研活動
組織高年級學生盡早參加科研活動,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利用業余時間跟著本專業的老師、研究生進行科學實驗,并參加定期組織的學術討論,使學生盡早了解學科方向與前沿,培養學生的科研和創新能力。此外,在學校設立大學生創新基金項目,每年組織一次,以項目管理的形式,資助在校的大學生開展創新性實驗培訓和研究性實驗學習,學生可自主申請項目,并根據申請額度如期完成實驗項目。通過創新性實驗項目的鍛煉,不僅能開闊學生的視野,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偉,黃瑞敏,崔艷宏等.探索實驗教學質量工程新模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11):134-136.
[2] 田飛,趙桂枝,魏秀然.高校實驗室管理與創新探討[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1,109(3):63-65.
[3] 趙鎮,趙醒村,張虹等.對高校實驗室管理的思考[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27(1):108-109.
[4] 施鼎方,徐競成,朱毓秀等.開設綜合性實驗項目促進創新能力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85-87.
[5] 劉鶴,荊晶,王曦.高校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定位與思考[J].高教研究與實踐,2011,30(4):11-15.
[6] 陳憲明.論高校實驗室管理的觀念創新[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2):21-23.
[7] 郝秋娟,李樹立,李娜.生物工業分析實驗教學改革及實踐[J].廣東化工,2013,22.
[8] 肖玉魏,高智琛.高校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1,14(2):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