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發自湖南長沙、湘西)
一個貧困村“精準扶貧”的實踐
——湖南省委黨校“精準扶貧”湘西龍山縣里耶鎮杉樹村略記
文_本刊記者(發自湖南長沙、湘西)

張國驥(右)代表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為杉樹村送去扶貧捐款

湖南省委黨校扶貧隊請省農科院專家到杉樹村傳授柑橘種植技術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湘西州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時,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這一扶貧新思路。至今,十八洞村“精準扶貧”成效初顯,讓人耳目一新。同樣地處湘西的龍山縣里耶鎮杉樹村(2015年鄉鎮合并前稱隆頭鎮杉樹村)也是貧困村之一。資料顯示,杉樹村位于龍山縣南部,全村面積13.5平方公里,伴路依山而建,自然環境優美。但山清水秀的背后,卻是該村大面積貧困的窘況。那么,杉樹村“精準扶貧”的實踐效果又如何呢?
對扶貧工作“回頭看”,對符合扶貧條件的全部納入扶貧對象范圍,對不符合條件的全部剔除出去。
龍山縣里耶鎮杉樹村是中共湖南省委黨校的對口扶貧村,2015年3月,湖南省委黨校扶貧隊入駐杉樹村,開始了駐村“精準扶貧”工作。一年多來,湖南省委黨校結合實際,爭取各方支持,為杉樹村的脫貧攻堅做了不少實事。湖南省委黨校后勤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勇與教務處學籍科科長王長東如今入駐杉樹村,分別擔任扶貧隊隊長、副隊長的重任。
據悉,杉樹村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山寨。全村3個居民組,161戶,693人,以土家族為主,屬于貧困村,有貧困人口76戶,309人。全村60歲以上的145人,占全村總人口的21%。有五保戶8人,低保戶77人。杉樹村整體文化程度不高,上過高中的較少,還有一部分文盲。經濟方面,柑橘是杉樹村的特色支柱產業,主要種植臍橙,另外還有水稻、玉米、紅薯等種植業,雞、豬、羊等養殖業。全村基本沒有較大規模的農業大戶,沒有集體經濟,村民收入主要來源于外出務工。由此可見,杉樹村的貧困是客觀條件導致的。
要對杉樹村進行“精準扶貧”,首先就要對該村的扶貧對象進行重新核定,這可稱之為扶貧對象的“精準定位”。“杉樹村確實是比較貧窮的村莊之一,毫無疑問是需要扶貧的。但是需要對扶貧對象進行動態識別?!眲⒂陆榻B。
所謂“動態識別”,是國家制定統一的扶貧對象識別辦法。各?。ㄗ灾螀^、直轄市)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銜接,按照以縣為單位、規??刂?、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每個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以前貧困戶的認定是由村干部甚至鄉鎮干部上報的,上級政府很難進行鑒別,難免會存在一些弄虛作假的現象,一些地方不少真正的貧困戶和低保戶被排除在外。
劉勇說:“簡單地說,就是對扶貧工作‘回頭看’,對符合扶貧條件的全部納入扶貧對象范圍,對照‘六個不準評’標準,將不符合條件的家庭予以剔除?!边@樣做的好處很明顯,就是一方面可防止不符合條件的人冒領貧困補助金,另一方面就是將扶貧資金用在刀刃上,為真正的貧困戶提供資金和扶持。
在杉樹村,有白血病患者、喉癌患者、殘疾人、失智人員等弱勢群體,還有很多在溫飽線上下水準的家庭,到底哪些家庭是最需要扶貧的對象,不能光憑表面印象和道聽途說而定。要做到對扶貧對象的“精準識別”并不容易,扶貧隊要挨家挨戶進行調查了解。通過對扶貧對象的“精準識別”,杉樹村的扶貧對象戶數、人數均發生了變化:貧困戶由89戶減少到76戶,貧困人口由284人增加到309人?!啊仡^看’之后的扶貧對象更精準了,這76戶都是真正需要扶貧的。”扶貧隊隊長劉勇說。
湖南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院長張國驥多次囑咐扶貧隊員,要多為百姓辦實事、好事,把好事辦好,千萬不能留下后遺癥。
向有關部門爭取以及向社會籌集扶貧資金,無疑是扶貧方式之一。除湖南省扶貧辦下撥的扶貧專項資金,扶貧隊共籌集100多萬元用于扶貧,其中58萬元資金用于杉樹村建設,25萬元支持隆頭鎮敬老院改擴建,20萬元用于危房改造,組織教職工和學員為杉樹村貧困戶累計捐款捐物10多萬元……
要用好扶貧資金,主要在于監督管理。這方面,杉樹村所屬的龍山縣有整套的監管制度,扶貧隊也制訂了一系列措施。湖南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院長張國驥多次囑咐扶貧隊員,要多為百姓辦實事、好事,把好事辦好,千萬不能留下后遺癥。為了保證資金使用效益,每個項目不論大小,都嚴格按規定的程序實施。因此,在設計項目實施方案時,扶貧隊反復征求鎮、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意見,將實施方案在每個村民小組和村部進行公示,請全體村民對項目建設進行全程監督。比如,杉樹村的安全飲水工程涉及每家每戶的利益,扶貧隊深入各個家庭征詢他們的意見,并要求村干部組織所有家庭開會認真討論建設方案,征集了不少好的建議,項目建成后效果比較好。
“結對幫扶”也是一項普及面非常廣、以資金幫助為重要內容的扶貧政策,即黨員干部“一對一”結對子,幫扶城鄉困難家庭的活動。在杉樹村,扶貧隊建立了“結對幫扶”聯系表、名冊,湖南省委黨校每一個校領導及各處室都有“結對幫扶”的扶貧對象,這也是“精準扶貧”的一個重要工作方式。
湖南省委黨校領導、老師、學員多次結對幫扶來村“一進二訪”,慰問資助特困家庭。該村村民王進友在外務工期間患了白血病,醫藥費花了好幾十萬元,光靠大病救助顯然不夠。湖南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張國驥率隊到杉樹村慰問貧困人口時,就專門看望了王進友。王進友在湘雅醫院治療期間,湖南省省委黨校副校長李巍又代表校領導去醫院看望了他。像這樣的村民家庭就是“精準扶貧”亟須幫扶的重點對象。
在杉樹村,“結對幫扶”的例子還有很多。村民彭順庭家發生火災,湖南省委黨校扶貧隊及時給予資助,并聯系有關部門爭取資金幫他新建房子。湖南省委黨校教職工還資助了杉樹村的一批貧困學生讀書。例如,第48期中青班學員、株洲市政法委委員李大捐款1萬元資助特困學生彭官田讀高中,他還聯系株洲市的愛心人士進行愛心接力,資助更多的貧困學生讀書……再如村民王世際一小孩上大學,一小孩上初中,自己身體差,但還在外打工支撐全家,妻子彭蘭患重病在縣城陪讀,扶貧隊多次到租住地進行慰問資助。
除提供資金方面的資助,“精準扶貧”還體現在對貧困戶的技術輸送方面,如免費贈送玉米、稻谷、柑橘苗等良種,免費組織技術指導,贈送農業技術光盤、書籍供村民學習。2015年6月19日,受湖南省委黨校領導邀請,省農科院專家彭俊彩教授、李先信研究員赴杉樹村現場指導農業生產。兩位專家表示,將繼續給予杉樹村村民以技術指導和支持。農民通過現場學習,掌握了新的技術,也增強了發展產業的信心。
“精準扶貧”還要從整體上、長遠發展上考慮問題。
2015年11月4日,張國驥在杉樹村調研中指出,扶貧工作并不簡單,要有全局思維和長遠眼光。全村的工作是一個整體,村與鄰村、全鎮乃至全縣都是相關聯的,要從整體上、長遠發展上考慮問題,無論是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還是產業發展、村民教育、文化建設、鄉村治理,各個方面都要統籌安排。
比如說,搞好項目建設,就是立足整個村甚至周邊連片地區,而不僅僅是針對單個家庭的扶貧措施。比如,扶貧隊在當地組織了安全飲水工程建設,解決了村民飲水困難的問題;新修了2000米產業路、60多個柑橘蓄水池、近200米村組道路,整修了2000米水利設施,方便了百姓生產生活;對村部進行了改建,添置了現代化的設施,村民開會、培訓擁有了比較標準的場地……
扶貧不能光看眼前的成績,還要為當地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據介紹,今后兩年,湖南省委黨校還將以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為重點,協同推進產業建設、民生事業、環境改善、基層組織建設和鄉風文明建設。為此,抓緊開辟增收渠道,增強造血功能是今后一段時期扶貧工作的主要思路。
比如,建設80千瓦光伏發電站,發展集體經濟。預計年收益8萬元左右,使用壽命25年,收益的70%用于扶持貧困戶,重點是特困家庭;30%用于土地租金、維護和公益事業。再如,建設標準化無公害柑橘基地,發展集體經濟,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新開發200畝土地租期30年;流轉6年果齡的果園30畝,租期4年。
又如,加強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路網,對村級組織活動中心提質改建,亮化美化生活環境,完善農村水利設施,完成全村危房改造。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開展村民培訓和文化建設,建設文明鄉風……通過諸如此類的努力措施,力爭杉樹村在2017年整體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