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杰
【摘要】源于遠程教育發展成果的學習支持服務理論對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助學服務體系建設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在對自考助學服務體系建設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以學習支持服務理論為指導提出自考助學服務體系建設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自考;支持服務;體系
【中圖分類號】G726.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8794(2016)08001603
以個人自學、社會助學與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對自學者進行以學歷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與其他開放教育形式比較,社會助學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獨有特征。社會助學的質量不僅影響自學者的學習效果,而且也是影響自學考試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從現實情況看,社會助學發展急需從理念、目標、體系建設、運行方法、技術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創新與完善,以滿足自主學習者的需要,推動自考事業的健康發展。
一、學習支持理論的主要觀點
學習支持服務是現代遠程教育領域重要的教育理念,當前這一理念對整個教育領域產生了深刻影響,對同樣具有開放教育屬性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助學服務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對自主學習者的持續性關注
從20 世紀70年代起,在世界遠程教育領域,英國開放大學不僅在實踐中取得了成功經驗,而且也促進了學習支持理論的發展。對學習支持的理解,國內外學者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觀點。英國開放大學的艾倫·泰特指出,學習支持是與學生個體進行互動或對其做出支持的服務,包含學術性與非學術性的學生學習支持活動。[1]我國學者丁興富認為,學生學習支持服務是遠程教學及其代表教師等為遠程學生提供的以師生或學生之間的人際面授和基于技術媒體的雙向通信交流為主的各種信息的、資源的、人員的和設施的支助服務的總和,其目的在于指導、幫助和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遠程學習的質量和效果。[2]
在早期實踐中,遠程教育機構主要以向學生提供學習材料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學習指導,教學質量和效果不佳,中途輟學現象嚴重。為此,英國開放大學的戴維·西沃特提出,遠程教育機構除了提供一個教學包外,還必須具有咨詢和教學輔導的功能。而提供對學生的連續關注,應是一個系統中能適應學生個人獨立學習需要的一部分,也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3]對“持續關注”的理解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從學習過程角度,反映教師和每個學生之間錯綜復雜的交互作用過程。遠程教育學生以自主學習方式開展學習,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惑、困難,僅憑自身的學習毅力與經驗很難支撐其順利完成整個學習過程。因此,學習支持需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開展學業導學、學習輔導,并為學生考試、畢業提供相應的支持服務。二是從學習支持內容角度,需要依據學生個性化學習的特點,在滿足學習需求的基礎上,開展全面的、多維度的學習支持服務。大衛·西沃特在《遠程教育學生支持服務系統》一文中指出,學習支持服務的內容包括,在學習中心組織集體教學、個別輔導;組建學習或自助小組;輔導教師通過通信設施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以此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學習和社會交流的需要。
2學習支持在人際交互影響的過程中得以實現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邁克爾·G.穆爾提出了“交互影響距離與學習者自主學習的理論”。他認為,成功的遠程教學除了提供合適結構的學習材料以外,還要為教師和學習者之間提供適當的對話機會,即適當的交互影響距離,使學習者能運用最佳的自主權進行學習。[4]這一理論探討了師生交互影響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強調了適宜的師生互動對自主學習取得良好效果的意義。邁克爾·G.穆爾通過“對話”、“結構”和“學習的自主性”這三個概念構建了遠程教育中的“交互作用距離”這個范疇。交互影響距離理論包含的不只是物理學和地理學意義上的距離,而且是一個心理學和教育學的概念。[5]他對學習自主性的理解是,一個高度自主性的教育計劃課程設計是以學生為中心和保證學習的自主性,而一個較少自主性的教育計劃課程設計則是以教師為中心和由教師嚴格控制教學過程的。過分強調學生的自主性,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盲從或者是失誤;而完全由教師、教材來控制的學習過程,也會使學生感到乏味,使得其學習的主動性喪失。為此,該理論特別提倡通過對話來縮小彼此的心理距離,這種對話發生在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習內容、學生與學生之間。
3學習支持體系建設的系統性
為自主學習者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學習支持,需以一個權責清晰、功能齊備、服務有效的服務系統來支撐,英國開放大學學習支持服務體系建設的成果給我們提供了典范。其學習支持服務體系具有三個方面特征:一是建立了三級管理體系,分為總部、地區中心和學習中心。總部主要負責招生工作,提出培訓方案,制定教學要求,開展考試與評估等。地區中心主要負責組織教學輔導活動,為學習者提供咨詢和服務,監督檢查教師工作情況,培訓師資,評估教學等。學習中心具體負責入學咨詢,教學管理和輔導,組織自助學習小組,課程介紹,收發作業和組織考試等。二是課程建設投入大,課程資源豐富。在課程開發中,由多領域專家組成課程設計開發小組,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尤其注重對交互性強的教學光盤、軟件和網絡課程的開發,互動式課程是其課程開發的重要特點。三是以完備的輔導教師隊伍建設為基礎為學生開展個性化服務。建立完備的輔導教師制度,組建支持服務團隊,由不同專業領域的教師或管理人員專職負責學習指導,學業輔導,管理服務。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開展咨詢、學籍管理和輔導。以輔導中心為基礎,開展面對面的教學輔導,組織學生開展互動活動。
二、自考助學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不足
自主學習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與遠程教育學生學習的共同特征,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完備的學習支持服務應該是自學考試助學面臨的重要課題。近年來,在自考綜合改革的推動下,以助學服務中心為標志的自考助學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快速發展,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方面。
1助學服務體系缺乏整合力
社會助學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特征和優勢之一,自考助學服務體系是以自考生為服務對象,以一定的整合機制將教育考試機構、主考學校、助學機構等服務主體及其提供的助學服務納入到統一的系統之中,使分散的社會助學資源和服務功能實現系統化、結構化、機制化,以此滿足自考生自主學習的需要。與現代開放遠程教育學習支持系統比較,自考助學支持系統的結構化、機制化和系統化建設薄弱,尚未形成相互滲透、相互協同、有效控制的內部結構。主要表現為,系統內服務主體間,即自考行政主管部門、主考校、助學單位之間協同關系模糊,無法滿足以“按需定教”的需求;缺乏統一的、開放的教學資源和助學管理平臺;缺乏系統化的運行規范和標準。
2助學服務中心的服務能力與規范不足
助學服務中心在自考助學服務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直接面對學生提供助學服務,是整個助學服務支持體系的基礎。在英國開放大學學習支持體系中,地區及分中心服務運行實現了既有機構、人員的保證,也有制度、方法和內容的保證,從而使其服務質量能保持較高的水準和質量。[6]與之比較,自考助學服務體系正是在這個基礎環節存在較大缺失。助學服務中心的服務意識淡漠,而且助學教師隊伍的質量和數量不能滿足助學服務的需要。許多民辦學習支持服務機構由于經濟、 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在所招聘的教師中,學歷層次參差不齊,職稱一般較低,很多教學工作多由在校研究生擔任。這些教師往往缺乏實際的教學經驗和能力,流動性也大,對自學考試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缺乏針對性的指導。[7]
3助學服務活動缺乏互動性
英國開放大學泰特教授認為學習支持系統,是通過面授、函授、電話和萬維網而進行的導學、咨詢、學習中心的組織;通過電視、收音機和網絡進行互動教學以及其他活動。這些活動都有一個關鍵的要素,那就是以支持學生完成學習為目的,不論他們是單獨學習還是小組學習。[8]這一論斷強調了,為以自主學習方式學生提供的教學與支持活動應通過技術手段加強教與學之間的互動性。從目前自考助學和服務看,一方面,缺乏即時性的互動溝通渠道。在已有的自考網絡信息服務平臺上,主要以靜態信息為主。比如,設置“自考概述”“政策法規”“自考研究”“網上助學”“網上報名”等,各級自考考試主管部門尚未利用網絡信息平臺與考生開展即時性溝通互動。另一方面,“導學”“輔導” 等助學形式未得到重視和應用。各類助學組織大多還在以單一使用課堂教學的形式開展助學,為考生提供專業導學、輔導,建立學生學習小組,加強學生間互動等滿足自主學習需要的助學方式應用不足。
三、加強助學服務體系建設的對策
以自考生學習為中心,以系統化思維構建自考助學服務體系,通過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能力為自考學生成才提供有效支持。
1“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服務觀念
自考學習支持服務是自學考試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考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也是保證考生順利通過國家考試的橋梁。堅持“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理念,首先,要實現角色轉變,由“施教者”轉化為“服務者”。對于自主學習的學生,“施教者”不在主導學習進程,而是圍繞由學生主導的自主學習進程發揮引導者、咨詢者、評價者、輔導者的作用。其次,要把學習者視為“客戶”,為其提供教育產品或服務。課程教學、學習軟件、導學活動、輔導活動等是助學服務體系提供給學生的產品或者服務,只有滿足了學習者自主學習的需要,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才能產生自身價值。
2系統化構建助學服務體系
為自主學習者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個性化服務是自考助學服務支持體系建設的目標。為實現系統的總目標,需保持系統內各組成部分及其功能發揮要服從于系統總體目標的要求,保證系統整體性特征的體現。系統的整體性制約著系統內各組成部分的基本行為方式,從而保證系統內各個組成要素體現系統的整體特征,滿足系統整體功能的需要。首先,明確助學服務主體在系統中的功能定位,形成由上至下的統一管理。對全國考辦、省市考辦、主考學校、助學組織等助學服務主體的功能定位、保障條件、系統結構、聯系機制、產出與收益、監督、反饋等方面進行系統規劃。其次,需在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領導下,建立統一的自考助學服務信息平臺。信息平臺的服務內容包括學術性服務和管理性服務。按照國家與省市考辦的職責劃分,實行分級、分類建設和管理。實現信息公開、共享和互動。再次,建立助學服務組織的資格準入制度。社會助學組織與助學服務組織有著本質區別,助學服務組織是助學支持服務體系內的基礎單元,是滿足自考生自主學習需要的輔導站,是師生間、學生間交互作用體現最為充分的場所。因此,助學服務組織的資格準入制度需重點規范與考察助學機構是否具有助學支持服務的理念和能力,是否具有開展導學、輔導,推動小組學習等助學支持服務的能力和條件,而不是只局限于對其辦學能力的考察。
3在互動中提供個性化服務
目前,在自考網絡課程教學、咨詢服務及助學組織的管理和教學活動中,傳統的課堂教學與學校管理觀念根深蒂固,忽視了在教學與管理服務中構建與學習者平等交流的學習環境。自主學習者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和差異性需要,只有與其保持平等、暢通的互動交往,才能了解學習者的真實狀況和需要,這是提供有效服務的基礎。因此,在自考助學服務體系與自考學習者之間需建立多層次、多維度的交互空間和聯系機制。注重吸收遠程教育學習支持系統建設的經驗,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及互動式教學、導學、小組學習等助學方式,增強服務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信息和情感互動。
4管理者和助學師資的培訓
助學服務過程中,助學服務中心的管理者和助學師資發揮著關鍵作用。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再只是信息的傳送者,而是要成為自主學習者的咨詢者、引導者。教師要針對學生學習中產生的有關學習方法、材料選擇、疑難問題做出解答。因此,加強對管理者和助學師資的培訓顯得尤為重要。一是對助學教師加強新媒體應用技術的培訓,提高課程開發和服務的質量。二是對各級、各類助學組織的管理人員開展助學服務方法的培訓,提升助學輔導的能力,積極為自主學習者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孟琦.成人學習支持系統的比較與構建[J].教育探索,2008,(5):11—13.
[2]章玳,徐正東.遠程教育學習支持服務滿意度調查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1,(4):20—26.
[3]杜瓊英.學習支持服務理論研究簡介及啟示[J].云南電大學報,2001,(3):15—18.
[4]龔自康.遠程學習支持服務系統探討[J].交通高教研究,2001,(3):91—93.
[5]卓發友.對穆爾交互影響距離理論中對話變量的分析[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4,(5):1—4.
[6]薛偉.開放大學學習支持系統的比較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4:27.
[7]李盛聰,黎奕林,韋鷸,翟梅伶.自學考試學習支持服務研究[J].職教論壇,2011,(1):65—68.
[8]喬興媚,徐海波.社區教育網上學習支持服務體系的調查研究[J].職教論壇,2014,(15):54—57.
(編輯/趙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