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劉華富
【摘要】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程,老年教育培訓需求日益引起關注。基于此,以北京市老齡調查數據為基礎,分析城鄉老年人當期教育培訓使用及潛在需求,以期在借鑒國內外經驗基礎上,對提升老年社區教育培訓的覆蓋面、整合資源、豐富課程設置、提升師資能力等方面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老年教育培訓;潛在需求;實證研究
【中圖分類號】G77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8794(2016)08004103
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持續縱深發展,在關注老年人養老、醫療等物質需求的同時,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引起廣泛關注,在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理念下,老年教育培訓需求日益凸顯。為了進一步考察老年人的當前及潛在教育培訓需求,本研究抽取了北京市26個社區,對487位50歲及以上的準老年人及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和深入訪談,分析了老年人接受教育培訓的現狀、未來潛在需求、接受教育培訓的機構分布、感興趣的教育培訓內容等,借鑒國際老年教育培訓的經驗,以期為滿足老年人社區教育培訓需求及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質量和滿意度提供對策參考。
一、老年人教育培訓的當期使用和潛在需求(一)老年人教育培訓的當期使用
老年人教育培訓當期參與情況:調研中有33%的老年人參加過教育培訓,當期有三分之二的被調查老年人沒有參加過教育培訓。教育培訓機構的選擇如圖1所示,在接受過教育培訓的老年人中,大多數老年人參加的是在社區/村委會接受的免費再教育培訓,比例高達86.9%;參加商業機構教育培訓的占4.4%;參加由單位組織的教育培訓的占5%;參加其他教育培訓的占3.8%。老年教育培訓信息知曉率:通過社區/村委會獲取老年教育培訓信息的老年人最多,占33.4%;通過電視、報刊、單位通知和親朋轉告獲得教育培訓信息的比例分別為8.7%、7.5%、3.1%和3.0%。老年人對教育培訓的滿意度:當前接受過教育培訓的老年人,絕大多數對教育培訓感到滿意,比例為85.2%;11.1%的老年人認為教育培訓一般;僅有3.7%的老年人表示不滿意。
(二)老年人教育培訓的潛在需求
對老年人未來是否接受教育培訓意愿進行分析發現,老年人潛在教育培訓需求旺盛,未來意愿接受教育培訓的比例遠高于當期實際參加教育培訓的比例。數據分析結果表明,大多數老年人未來會參與教育培訓的人數占總人數的62.4%,37.6%的老年人認為以后不會參加教育培訓。對以后不愿參與教育培訓的老年人進一步詢問,得知“身體狀況不便”、“沒有時間”是老年人不參加再教育培訓的最主要原因。其次,“不感興趣”、“擔心學習效果不好”、“沒有合適的培訓項目”等是老年人不接受再教育/培訓的次要原因。教育培訓內容潛在需求如圖2所示,老年人最感興趣的教育培訓內容是興趣特長和健康養生,分別為35.2%和37.8%;其次是廚房烹飪,為12.2%;另有7.9%的老年人希望獲得職業技能方面的培訓。總體來看,老年人潛在教育培訓需求旺盛,遠高于當期實際參與教育培訓水平。在培訓內容方面,興趣特長、健康養生、廚房烹飪、職業技能備受青睞。
二、影響老年人社區教育培訓的因素
(一)老年人數量的快速增長
我國自2000年步入老齡社會以來,老齡化程度縱深發展。根據最新資料顯示,2014年末,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達到2.1億,占總人口的15.5%,預計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時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所占比重將達到18%。[1]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296.7萬人,占總人口的22.3%;65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200萬人,占總人口的15.0%;89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為51.6萬人,占總人口的3.9%。[2]
(二)老年人養老方式的選擇
老年人選擇社區教育培訓與其養老方式的選擇緊密相關。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家庭養老仍是城鄉老年人主要的養老方式,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養老受到家庭規模和結構變遷的挑戰,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希望接受社會化養老,尤其青睞社區居家養老。按照規劃,北京市基本形成“9064”的養老格局,即90%的老人居家養老、6%的老人社區養老、4%的老人機構養老的養老服務模式。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下,社區成為老年人活動的主要場所,老年人青睞在社區參與教育培訓活動。
(三)社區教育培訓的優勢
社區在對老年人提供教育培訓方面具有天然的時間和空間優勢。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機能的衰退,從便利性及距離遠近考慮,社區是理想的活動空間。在社區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同時,社區老年教育培訓獲得長足發展。
三、老年社區教育培訓供給狀況分析
為老年人提供教育培訓的機構種類不少,如老干部工作機構、老年大學、老干部活動中心等,都會以講座、輔導等形式 ,提供音樂、舞蹈、攝影、戲曲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包括一些公共圖書館在內也會結合社會熱點和老年讀者需求舉辦講座等活動。但作為老年人日常生活場所的社區,其教育培訓在課程安排、師資能力建設方面有待于繼續努力。
(一)老年社區教育培訓供給案例
北京市西城區從德勝和月壇街道起步實施居家養老,養老服務方面發展相對較好,本研究以德勝街道社區和什剎海街道社區教育培訓為案例,分析探討老年社區教育培訓狀況及遇到的問題,并提出未來發展的建議。
北京西城區德勝街道社區、什剎海街道社區的教育培訓取得良好的效果。德勝街道社區定期舉辦舞蹈、養生講座等興趣班,社區老年人踴躍參加。什剎海的29個社區都建設有350平米的社區活動室和培訓室,社區舉辦了攝影班、書法班、繪畫班、電腦學習班、圖書室和練歌房等多種老年興趣班。值得關注的是,社區教育培訓內容根據時代和生活的變化,逐漸豐富。在社區中,空巢老人占一定的比例,老年人希望增加和外地子女的交流機會,迫切希望使用電子信息設備,因此,社區專門為老年人建立了從初級到高級的電腦學習課程,受到社區老年人的歡迎。什剎海社區電腦班畢業人數已經達到3 000多人,目前在學老年人有200多人。
(二)老年社區教育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1供給與需求矛盾突出
目前老年社區教育培訓供給嚴重不足,供給和需求矛盾在未來或許將更加突出。在走訪社區過程中,發現不少社區由于受制于辦公場地,沒有條件開展老年教育培訓活動。在農村,社區老年教育培訓更為匱乏。
2社會對老年教育培訓的認識有待提高
本次調研表明,當前仍有34.1%的老年人表示自己并不了解老年教育培訓,也沒聽說過任何教育培訓方面的信息。實際上,老年教育培訓是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年人幸福指數的高低與老年教育休戚相關。[3]不僅是老年人自身,社會普遍對老年教育培訓認識不足。
3課程及師資安排有待加強
老年社區教育培訓課程安排主要以講座為主,在深入系統傳授知識方面有所欠缺。系統性培訓班難以照顧到每位老年人的學習進度,小班額的教育培訓和系統的教育培訓有待提高。師資安排以外請相關人員為主,師資穩定性弱;社區舉辦老年教育培訓時,由于社區工作人員有限,往往缺乏社會工作者,活動的組織開展往往難以照顧到老年人的個性化及精神方面的需求。
四、老年社區教育培訓發展策略分析
伴隨著老齡化的縱深發展,社區養老備受青睞,積極發展老年社區教育培訓成為豐富老年人的生活、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重要途徑。調研結果表明,老年人社區教育培訓需求與教育培訓供給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為了滿足老年人社區教育培訓的潛在強勁需求,需要在借鑒國內外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社區實際構建完善的社區教育培訓體系。
(一)以社區為依托,整合資源,提升老年社區教育培訓能力
社區是老年人活動的主要場所,老年教育的重點在社區。老年社區教育培訓的發展需要以社區為依托,整合老年大學、高校、醫院等單位的教師和專家的力量,使其積極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培訓,提升社區老年教育培訓的能力。
(二)統籌城鄉老年社區教育培訓,促進農村老年社區教育培訓的發展
老年社區教育培訓仍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農村老年社區教育培訓更為匱乏,應充分利用大學生村官以及社會組織在農村開展項目的力量,積極開展農村老年社區教育培訓工作。
(三)充分發揮社區內部老年人的力量,豐富老年社區教育培訓
可以借鑒美國和加拿大的模式,他們的老年大學是老年人自發組織成立的,依托社區成員進行自我管理,老年教育是典型的社區型模式,具有專長的老年人可以執教。[4]充分發揮社區老年人內部的力量,促進老年社區教育培訓的發展。
(四)關注老年人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積極開發適合老年人需求的教育培訓課程
調研發現,老年人對健康養生、興趣特長、廚房烹飪、職業教育等有較強的需求,可根據學員的需求安排和設計相關的培訓講座和課程。
(五)政府加強對老年人社區教育培訓的重視,完善相關配套政策
政府制定相關的政策,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積極參與老年社區教育培訓工作。同時,對社區老年教育培訓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增加專職的工作人員,制定鼓勵和支持社會工作者介入等配套政策,為老年社區教育培訓營造良好的氛圍。
【參考文獻】
[1]北京養老產業發展報告(2015)[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2]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北京市201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EB/OL].http://zhengwu.beijing.gov.cn/tjxx/tjgb/t1412150.htm.
[3]劉文娟,周廣濤.城市老年教育的特殊性及發展策略分析[J].成人教育,2015,(1):39—40.
[4]王文超.美國老年教育發展及啟示[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1:38.
【Abstract】With the process of aging population, the demands of elderl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ause great attention.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Beij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and robust potential demands for elderl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urses of health management, cooking, as well as vocational skills are welcomed by the elderly.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coverage, enrich curricula, and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satisfy the potential demands of the elderly.
【Key words】elderl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otential demands; empirical study
(編輯/喬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