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笑
摘 要: 本文從雙軌制的法國高等教育入手,對法國的BAC考試(業士考試)中采用的作文文體、篇章特點、寫作規約和應試策略進行梳理和總結。
關鍵詞: Bac考試 文學議論文 哲學議論文 考試策略
法國“高考”作文一直被國人認為注重哲學思考,不似中國的高考“八股文”限制考生的思想。但事實是否如此?我們對法國“高考”作文存在不少認識誤區,需要梳理和澄清。
1.法國的“高考”
每年6月中旬舉行的法國“高考”其實是高中畢業考試(Baccalauréat業士考試,下文簡稱Bac考試),于1808年由拿破侖設立,通過考試者獲得高中畢業文憑(業士文憑)。
1.1“寬進嚴出”的綜合性大學
法國的高等教育自19世紀初實行雙軌制,分為綜合性大學和“大大學”兩類。綜合性大學實行“寬進嚴出”的政策,只要通過Bac考試,成績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就可以申請大學(université)。2016年Bac的通過率達到了88.5%,近九成考生獲得業士文憑,這些學生只要愿意,基本上都能申請上大學,接受大眾化的高等教育。
1.2“嚴進嚴出”的精英培養
相反,培養精英的“大大學”(grande école,直譯為“偉大的學校”,也翻譯為“大學校”,例如巴黎高等商校、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巴黎高等政治學院等)實行“嚴進嚴出”的制度,在著名國立高中設有兩年的預科班,高中畢業生必須通過嚴格選拔的入學考試(10%左右的錄取率)才能進入預科班。兩年后淘汰約50%(巴黎高師的淘汰率高達80%),轉到綜合性大學就讀,剩下50%的學生才算真正進入這些金字塔頂端的學校。
相對于預科班的入學考試和大浪淘沙般的淘汰率,Bac考試是高中畢業考試,主要作用是程序性的,不是選拔性的,與中國的選拔性高考區別很大。
2.Bac考試作文
2.1法語考試作文:文體“三選一”
Bac考試的第一門是法語考試(20分制),考卷設一個文學主題,提供6-8頁的文學材料,考試內容為一道問答題(4分)和一道作文題(16分)。作文題目分為三種文體(genre)供考生選擇:dissertation littéraire(文學議論文)、commentaire(文學批評)和écriture dinvention(創造性寫作),考生選擇其中一種文體,在四小時內完成作文。
2016年BAC考試的法語考題如下(以文科為例)①:
文學評論要求考生評論材料中的一篇文章或一段文章的文學特點,或比較兩篇文章文學特點的異同,考查的是閱讀、理解和闡釋文學材料的能力。
dissertation littéraire(文學議論文)是一種嚴格的三段論式議論文。寫作者要根據主題在引言中提出一組相關問題,在正文中深入討論這些問題,在結尾處總結觀點并提出新的問題。文學評論和文學議論文的區別在于文學評論評價文本的文學特點,而且沒有嚴格的體例要求。文學評論和文學議論文這兩種文體具有思辨的特點,但都以文學為研究對象,并不涉及哲學論題。
創造性寫作可以根據材料改寫或續寫,題目有寫劇本、演講稿、寓言、社論、書信等。
2.2哲學考試作文:論題“三選一”
一般被用來和國內高考作文比較的文體是dissertationphilosophique(哲學議論文),和文學議論文一樣是一種教學文體,是Bac哲學考試的考題。
2016年Bac考試的哲學考題如下(以文科為例)②:
哲學議論文的重點在于找到該主題不同論點間的沖突性,并且依照嚴格的體例將各方面論點展現出來,每個論點的著墨基本相同。
3.法式議論文:Dissertation
dissertation littéraire(文學議論文)和dissertation philosophique(哲學議論文)是dissertation(法式議論文)的兩個次類文體(sous-genre),具有相同的基本格式和寫作規約。
3.1 Dissertation的篇章格式
法式議論文(dissertation)在格式上有近乎苛刻的要求。
文章格式如下③:
3.2 Dissertation的寫作規約
除了結構上的嚴格規定外,在行文中還有許多規則要遵守④,例如:
(1)引言和結尾篇幅相當,第二部分最好有三個論點,不得少于兩個論點,每個論點篇幅相當,不得有詳略之分,不得使用小標題。
(2)第二部分必須采用論點+論據的結構(每一個論點都必須出現在段落開頭),不得先寫論據,在段落結尾提出論點。
(3)不得使用比喻、類比、反問、設問等修辭手法。
(4)全文不能使用第一第二人稱單數(“我”,“你”),要用第一人稱復數(“我們”)和無人稱(“據說”)表達自己的觀點。
作為教學考試文體,必然伴隨著種種應試策略的誕生。為了考出好成績,法國學生熱衷購買Bac考試的作文集,背誦熟記各類名人名言,上各種考試網站查詢考試攻略,聘請家教或參加作文輔導班。
4.結語
一直以來我們所認為的法國“高考”其實是高中畢業考試,考試的作文分為四種:文學議論文、文學評論、創造性寫作和哲學議論文。文學議論文和哲學議論文都屬于dissertation(法式議論文),有嚴格的形式和內容規定。哲學議論文對于沖突性和悖論的偏好體現了思辨的傾向,在側重邏輯推理和“形而上”方面非常值得我們借鑒。但是,作為一種教學文體,為了應對考試,法國學生同樣鐘情于各類能幫助他們拿高分的考試策略。
注釋:
①每年Bac考試結束后,法國教育部網站http://eduscol.education.fr隨后會公布各門考試的試題,由本文作者翻譯成中文。②同上.
③LEMEUNIER,A.,La dissertation en fran?觭ais.Paris:Hatier.P69-76.由本文作者翻譯成中文,2008.
④同上,P76-78.由本文作者翻譯成中文.
參考文獻:
[1]CHASSANG,A.,& SENNINGER,C. La dissertation littéraire générale:classes supérieures de lettres et enseignement supérieur.Paris:Hachette,1992.
[2]LEMEUNIER,A.,La dissertation en fran?觭ais.Paris:Hatier,2008.
[3]SAVATOVSKY,D.Une néo-rhétorique décole(1985-2005),in CHISS,J.-L.
[4]MERLIN-KAJMAN,H.,PUECH,C.(éds),Le fran?觭ais discipline denseignement:histoire,champ et terrain,Paris,Riveneuve Editions,2011:12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