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淵
摘 要: 生動鮮明的插圖能夠彌補文字的抽象性,達到圖文互補的效果,使英語學習內容變得更形象具體。作為小學英語教學中重要的教學資源,運用插圖輔助英語教學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理解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和表達能力,幫助小學生釋放天性,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探究插圖、實施高效的插圖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同時這一教學方式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而言更容易被接受,可以說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教師應深入挖掘這一教學資源,使英語教學更具感染力,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和啟發性。
關鍵詞: 插圖 小學英語 運用探究
插圖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是教育現代化發展的趨勢,隨著新課改的推行,課程資源的開發問題逐漸發展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內容。結合小學英語教材的內容我們不難發現——插圖,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資源,是英語教師的另一種輔助型教學資源。對小學生而言,與各種教材內的文字相比,圖片更具吸引力,但插圖教學的運用還不夠系統,因此,教師要進一步對插圖教學的運用進行細致的分析,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提出插圖教學實施的建議。下面我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 巧妙導入
導入部分直接影響整節課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在實施插圖教學時,為了使圖片的優勢發揮至最大,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借助插圖設置自然、有趣、新穎且對學生有啟發意義的導入環節,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基礎。我們以蘇教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在學習四年級Unit 1 “I like dogs”這一單元時,開始教材就引入一個對話:“——Look at this cat! I like cats.—I like dogs. Do you like dogs, Su Hai?—Yes, I do. Do you like dogs, Mike? —No, I dont.I like pandas.Theyre cute and fat.”在這之中提及了貓、狗、熊貓三種動物,此時教師可以投放插圖,還原對話場景,讓學生初步感知,隨后播放對話中提及的三種動物即貓、狗和熊貓,出示圖片和單詞讓學生連線,或出示圖片讓學生說出圖片對應動物的英文,接下來教師可以順勢提問:“你們喜歡什么動物呢?那我們一起去動物園看看吧?!迸浜喜鍒D引入新單詞的教學。 這種導入方式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進入新課學習的狀態。
二、 預測內容
插圖教學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單一的教學內容對學生來說未免過于枯燥,教師要引導學生借助插圖預測學習內容,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這也是插圖教學的一大目的。實施插圖教學,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學會看圖”,走馬觀花式地瀏覽一遍插圖只能給學生帶來一時的新鮮感,對學生識記教學內容并無多大幫助,這也是對教學資源的浪費。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從插圖中尋找知識點,將插圖轉換成文字,通過觀察找出學習的重點,是教師教學任務的關鍵。例如教材中“Cartoon time ”(動畫時間)這一模塊,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觀察插圖,通過觀察圖片中對話人物的動作、神態等,猜測它們之間的關系和對話的內容,這樣不僅可以填補語言藐視的空白,圖文并茂的形式也可以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并且通過這樣一個過程鍛煉學生觀察、思考、想象、記憶的能力,同時對學生的創新精神的形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插圖轉換成學習的直觀“線索”,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三、繪制插圖
插圖不僅僅局限于英語教材,教師要突破插圖教學的限制,對課堂進行有效創新。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所學內容,自主繪制插圖,鼓勵學生大膽創作,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創新中得到發展。小學生正處于想象力、創造力發展的黃金階段,教師不能壓制小學生的個性,埋沒他們的天賦。學生在自主繪制插圖的過程中往往就逐漸形成了自身的理解標準,對課堂學習內容會有更深刻的了解,這也是我們鼓勵學生自主繪制插圖的主要原因。通過繪制插圖可以實現多個學科的融合,實現“交叉教學”,繪圖過程不僅可以提高英語水平,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繪畫水平有限,自主繪制插圖具有一定難度,教師可以設置“插圖繪制合作小組”,一組分五六個人,引導學生借助小組的力量共同完成插圖繪制,而教師充當的則是指導者和監督者,要盡量減少對學生不必要的干擾,給學生充分的肯定,鼓勵學生大膽創作,請每個小組在繪制完成后與其他同學分享,描述繪制的思路,講述圖片與學習內容的聯系,這一方式是基于“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下實施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鼓勵表達
我們實施插圖教學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借助圖片彌補文字的空白,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更加深刻、清晰的認識,而插圖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對此,教師要借助插圖,鼓勵學生大膽表達,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插圖教學這一教學方式下得到進一步提升,這是改變“聾啞英語”的最佳途徑之一,畢竟口語是英語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插圖能夠為學生的口語表達提供一個平臺,尤其教材中的插圖大多取材于現實生活,所呈現的也大多是小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內容。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借助插圖誘導學生的無意識活動,使學生“入情入境”。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可以出示幾幅圖片,讓學生簡述圖片內容,可以圍繞圖片,采用不同句式描述,打開學生的思路,這樣盡管是簡短的幾句話卻能夠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表達習慣,長此以往,學生可以逐漸掌握正確的表達方式,他們的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都得到提高。
五、結語
插圖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是在教育現代化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教師要有效使用插圖,借助插圖為小學英語課堂增添魅力,同時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幫助學生識記學習內容,使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中完成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周紅玉.插圖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小學生:教學實踐, 2014(10):84.
[2]王春華.小學英語課本插圖在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2(1):38-39.
[3]鐘蓉蓉.插圖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 2013(92):105-106.
[4]張秋平.圖片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