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功學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階段就開始了作文教學,小學生正處于學習寫作的起步階段。不少學生一提到作文,往往都有畏難情緒,寫起作文來如同擠牙膏,寫出來的文章干巴巴的,缺少應有的生動與精彩。要改變這種現狀,讓學生輕輕松松作文,并愛上寫作,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從生活中積累素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害怕寫作,主要原因是感覺沒有內容可寫,正所謂“習作難,最難心中無事談”。語文教師要引領學生找到“下鍋的米”,解決作文素材問題。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習作離不開與生活的深刻對話,離不開對生活的感受和理解。教師要引領學生以兒童特有的視角觀察生活、思考生活,表達對周圍世界的認識、理解和看法,寫出“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文章。
特級教師于永正曾說:“我從未感到作文無事可寫、無人可寫。原因簡單得很,就是因為我有素材意識。我留心周圍的一切,隨時隨地為自己、為學生捕捉到可寫的東西。”可見積累作文素材并不難,教師要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引導學生樂于觀察、勤于觀察。如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笑,微笑、冷笑、皮笑肉不笑、捧腹大笑等,并在課堂上表演。學生樂在其中,經過仔細觀察、親身體驗,再用語言描述“笑”的動作、神態及表演時的熱烈場面,效果自然水到渠成、游刃有余。其實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可以是觀察的對象,我常引領學生深入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開闊視野,體驗生活,并指導他們堅持寫觀察日記,鍛煉學生觀察能力,養成觀察習慣,隨時隨地積累習作素材。
二、在教學中激活思維
回眸作文教學,有的教師不厭其煩地講方法、談技巧,喋喋不休地教學生怎樣開頭,如何結尾。這種強硬灌輸、單邊說教忽落學生與生活的真切對話,不顧學生的真實感受,自然不能喚醒學生的寫作激情,同時禁錮學生的思維。學生在教師的硬性規定下,習作往往千人一面,缺乏個性和創新。久而久之,學生思維固化,習作技巧雷同,習作熱情被澆滅了。鑒于此,教師要努力創設能激發學生興趣的課堂教學情境,在尊重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進行和諧平等的師生、生生對話,使他們情緒飽滿、思維活躍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實現師生思維同步、情感共鳴、真情互動,與無痕中實現對學生的引導、幫助和激勵。
“情動而辭發”,習作的本質始于情感抒發。我常常運用各類運動比賽、手工制作、實驗、采訪、郊游等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探究欲望和訴說需求,以期激活學生思維,形成真實生動的習作。平時閱讀教學中,讓學生與文本展開充分對話,引導學生品詞析句,掌握表達方法和寫作技巧,同時注意挖掘教材的讀寫結合點,為學生提供口頭表達和書面練筆的平臺。如學完《天安門廣場》,引導學生走出教室仔細觀察校園,用上所學方位詞介紹校園內的景物;學完《學會查“無字詞典”》,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觀察生活自然現象,生生對話,完成文本練習等。這樣,以文本為范例進行拓展訓練,學生鞏固了語言形式,擴展了習作素材,提高了思維水平,發展了語言運用能力。
三、在評改中共同提高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重視對作文修改的評價。考查學生對作文內容、文字表達的修改,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度、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自該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傳統作文批改往往是把學生的作文全部收上來,在辦公室批改。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部分學生對教師的批改視而不見,造成作文批改高耗低效。為了改變傳統單一的評價模式。從重視文轉變為關注人,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的語言意識,提高作文心理品質和寫作效率。
如何引領學生自改互改作文,形成修改作文的技能呢?首先要端正態度。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改變學生認為把作文寫出來就完成任務的錯誤想法。課堂上營造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懷著端正的學習態度進行批改。讓學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在和諧對話中共同進步。其次指導方法。教師要教給學生批改作文的具體方法,如批改的一般步驟、常用符號等;還要明確批改要求,從各個角度找出可以修改的地方,如錯別字、病句、段落劃分等;要能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具體修改意見,以便交流討論;對文章的優點,如語言優美、立意新穎、結構巧妙等,要學會賞析和借鑒;在自評、互評的基礎上進行二次作文,力爭出佳作、出精品。最后欣賞鼓勵。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學生作文里任何一點可取的地方,都應找出來,肯定他們的想法和寫法。作文評講在指出問題的同時重在欣賞激勵,要評出習作信心,評出習作熱情。
四、在收獲中鞏固興趣
夸美紐斯說過,教育者的最大責任在于激發受教育者的學習熱情。小學生對一件事情很容易產生興趣,但往往“三分鐘熱度”,難以持之以恒。教師應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體會到分享的快樂,提升學生作文自信心,鞏固學生寫作興趣,激發創作熱情。
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我一直堅持組織學生寫“循環日記”。對學生合理分組,選出組長,組長安排寫作順序,天天堅持練寫。通過組內互評、組間共評等活動,評出月冠軍、學期總冠軍等優秀習作者并進行表彰,營造你追我趕的濃厚習作氛圍,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收獲寫作幸福。班級里還開辟了佳作園地,學生的佳作美文都可以在這里交流與分享。特別優秀的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征文比賽,或把他們的文章推薦給優秀刊物。學生的才華得到了展示與尊重、賞識和認可,寫作內驅力得到了激發,自然而然地愛上寫作,持久地保持創作熱情。
綜上所述,有了切身的生命體驗、豐盈的習作素材、扎實的讀寫基本功、強烈的表達欲望,寫作其實并不難。“我手寫我口,童年談童心”。讓寫作回歸心靈自由、個性彰顯、情感真實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