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麗娟
(黑龍江財經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25)
民辦高校公共英語個性化教學模塊系統的構建
白麗娟
(黑龍江財經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25)
文章通過對民辦高校公共英語教學現狀的分析,以模塊化教學理論為基礎、以民辦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以就業需求為導向,提出民辦高校公共英語個性化教學模塊系統的構想,并倡導基于多媒體信息資源的自主學習方式,最后提出上述系統的保障體系。
公共英語;教學模塊;個性化教學;自主學習
大學公共英語是民辦本科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在課程設置中地位突出。如何打破以傳統理念為支撐的教學模式,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需要,完善課程體系,大力推行因材施教,提升畢業生的職業競爭力,是諸多教育專家、學者一直探討的課題。本文通過對公共英語教學現狀的分析,論述了公共英語個性化教學模塊系統的框架,最后提出上述模塊系統正常運行所需要的保障。
(一)傳統教學模式與個性化需求之間脫節
民辦高校的生源入學成績低,尤其是英語,他們的底子薄、起點低、自主學習能力差,普遍表現出自信心不足、學習興趣低等特征。進入學校后,很多學生有種失落感,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更不會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因此,教師的引導和幫助至關重要。然而,目前公共英語課在很大程度上仍沿襲著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擬定教學大綱、編寫教案、課堂授課等各個環節中,只顧及教學內容和進度,沒能區分對待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個性差異。這種“一刀切”“齊步走”的方法導致的后果可想而知。
(二)“被動學習”現象普遍存在
民辦高校師資力量匾乏,為了彌補師資力量的不足,外聘了一定數量的兼職教師。兼職教師一般都缺乏對受聘單位整體教學環境的了解,“填鴨式教學”現象普遍存在,影響了教學質量。另外,擔任公共英語教學工作的大多是青年教師,他們一般都擔任數門課程的講授,工作量基本飽和,因此沒有充足精力進行教育理論的學習、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改革創新的實踐。青年教師一般都非常努力,但由于傳統模式的落后,加上自己經驗的匱乏,上課時難免有不足之處,例如,有的教師為了讓課堂內容飽滿、信息量大,他們滿堂課用學生難以聽懂的口語,而且語速較快,學生感到很吃力;還有的教師擔心學生聽不懂,重復內容多、練習多,但是內容過于簡單,基礎好的學生感到“泛困”。總之,上述的現象中,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他們的主體地位得不到真正體現,不利于激發學習熱情,提升學習效果。
(一)模塊化教學
模塊化教學(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是20世紀70年代初由國際勞工組織研究開發的以現場教學為主,以技能培訓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法能將一個復雜的課程體系分割成若干個部分,即“模塊”。這些模塊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和交叉。實踐證明,通過模塊的形式,將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整合,有利于個性化的學習需要,能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
圖1 民辦高校公共英語個性化教學模塊系統框架圖
(二)民辦高校公共英語個性化教學模塊系統的基本框架
以就業為導向,民辦高校公共英語課的教學更需要因材施教。基于模塊化教學的理念,可將公共英語教學過程分為若干個主模塊和子模塊,并根據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整合在一起,構成民辦高校公共英語個性化教學模塊系統,它的基本框架如圖1。
1.個性化。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例如,圖1中的“查漏補缺模塊”,就是針對民辦高校部分學生中學英語沒學好這個現狀設置的,通過該模塊的運用,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查找到自己的知識薄弱環節,“對癥下藥”,有助于他們盡快趕上同伴,恢復到正常的學習狀態,從而樹立他們英語學習的自信心,達到滿意的學習效果。
2.自主化。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圖1中的各個模塊按照學習的地點可分為課堂教師講授模塊和課下自主學習模塊。教師在開課前應通過“說課”等方式將整個教學過程和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在開課后針對學生知識薄弱的各個環節,指導他們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根據事先設定的目標,利用各種學習資料進行學習,增加文化知識,提高信息素養。
3.協作化。有助于打造“教”“學”團隊的協作共同體。這里所說的協作,既是師生之間的協作,又是學生之間的協作。這種學習方式符合當今信息社會的發展需要,便于參與者理清思路、隨時溝通、明確任務、達到目的,有助于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4.多媒體化。模塊教學倡導學生多途徑獲取知識。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資源從傳統的教材、書籍擴展到各種網絡化電子信息資源,新的教學理念能夠打破傳統課堂的束縛,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媒體不受環境和時間的限制隨時學習,碎片時間得到充分的利用,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一)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
從圖一可以看出,無論是主模塊還是子模塊,都要以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以及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充分照顧到學生的專業特點和知識水平。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課改成果的不斷推進,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不斷完善,傳統教學模式的不斷更新,教師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圍繞著教學目標科學地構建和完善公共英語教學模塊系統,使自己在教育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有所突破。
(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當今的信息社會,知識大爆炸,人們學習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許多新知識、新問題,英語的學習也不例外,提高英語成績不是憑幾次認真聽講就能解決的,尤其是成績較差的學生。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耐心引導學生堅持自主學習,努力幫助他們提高信息素質和技能,使他們適應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不受環境和時間的限制隨時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提高英語水平。
(三)基于網絡的英語教學平臺的構建
在英語學習方面,因各方面的因素,每個學生具有不同需求,并且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和速度也不盡相同。個性化的教學模塊中有一部分子模塊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量身定制”的,它能夠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個性化學習資源,學生只需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自己的薄弱之處,找到相對應的子模塊進行認真訓練,就能起到很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向學生推送資料、學生課下的“聽說讀寫”訓練等都離不開良好的網絡化英語教學平臺,學生和教師的交流也離這個平臺,因此,基于網絡的英語教學平臺是開展公共英語個性化教學的基礎。
(四)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的完善
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具有自身的特點,監控內容通常包括:學院各系(部)教學工作狀態監控、課程教學質量監控、教師教學質量監控和學生學習質量的監控。公共英語個性化教學模塊系統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要,但是由于它與傳統的理念和方法有很大不同,在實踐的各個環節中,必定存在不足之處,因此,我們要有效發揮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的職能,及時發現問題,找到癥結所在,及時解決問題,確保個性化教學模塊系統的正常運轉。
總之,在生源、師資、資金投入、辦學經驗等各方面與公辦院校相比具有很大差距,要在競爭中求生存,就要敢于撬動傳統的教學理念,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穩步提高教學質量。在大學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個性化”是人本精神的體現,“模塊系統”是順利完成“個性化”教育、實現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手段。科學、有效地開展個性化、模塊化公共英語教學,會給在校生的英語學習帶來更大的信心和希望,為他們今后的職業生涯奠定豐厚的知識基礎。
編輯/宋宇
白麗娟(1965-),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